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TOPSIS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区域间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对比研究,对加速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借鉴OECD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及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最后运用TOPSIS法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做出了综合评价,并对不同区域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和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加速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区域间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对比研究,对加速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借鉴OECD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及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最后运用TOPSIS法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做出了综合评价,并对不同区域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和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加速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TOPSIS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研究是指引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明灯,有利于地方政府制定有益于本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有利于高等院校运用有限的资源增强其竞争力。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研究最重要的是对其指标体系的选择以及评价方法的选取,目前已有许多学者用不同的方法对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指导。例如,李健宁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学管理与评价遇到了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不同学年度学生的成绩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的成绩比较,不同班级教师的教学水平比较,等等。以上这些问题可以运用教育测量中的测验等值技术来解决。根据中小学教学管理与评价问题的不同,测验等值需要进行不同的设计。本文结合实际案例,介绍测验等值技术在中小学教学管理与评价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存在一定差异,与该地区经济水平、地域差异、历史文化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通过对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的分析与评价,全面、客观地反映了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及实力,从而得出促进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王素  方勇  孙毓泽 《教育研究》2012,(7):122-129
高等教育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产出在和别国比较时所具有的相对优势和能力,其内涵包括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对人力资源的贡献、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高等教育对知识创新的贡献四个层面。高等教育竞争力系统的构成要素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处于不同的维度和层次。本课题组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依据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的火箭模型,遵循指标数据的敏感性、可获得性和国际可比性的原则,构建了两个维度12项指标的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对53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竞争力进行评价与排名,分析中国高等教育竞争力的优势与劣势。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地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阳  李琳 《高教探索》2008,(3):44-48
首先运用改进S型主成分分析法对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两大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然后通过曲线拟合建立协调函数,应用模糊数学思想的协调度指标测度各地区的协调水平,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层次区域的协调发展程度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揭示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与学生满意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08年"首都高校学生发展调查"本科高年级学生数据时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和学生满意度进行了分析,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提取了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6大因子,并比较了不同类型和水平的高校的质量差异.采用定序因变量回归模型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对学生满意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类型和水平的高校,其学生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有着显著差异: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过程"对学生对所在高校满意度的"结果"有显著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9.
潘杰宁 《广西教育》2014,(11):99-100
阐述元评价的内涵、功能及方法,提出元评价在高等教育评价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强大的高等教育系统。本文从规模效益和财政收支两个维度构建了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模型。实证研究表明,美国高等教育存在地域发展不平衡,越是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发达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就越高;反之,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则较低。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应正确认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既要不断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和着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更要鼓励和加强省级政府对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的统筹和投入。  相似文献   

11.
Beginning with an overview of various international initiatives which have been taken in recent years with regard to exchanges of information and experiences on quality assess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this article reflects on the adoption of quality assessment techniques and accreditation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of eastern and central Europe. The principles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 self‐evaluation, the structures of formal accreditation,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of quality assurance are discussed, examples being drawn from several countries. The point is made that the countries of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must individualize the evaluation and accreditation systems which they choose to adopt in ways which are compatible with specific cultural and national factor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upholding international norms of quality.  相似文献   

12.
Under the recent state of higher education, “Outcomes Assessment” has become a familiar term in Japan as in other nations all over the world. However, actual conditions of outcomes assessment and its contribution toward educational improvement are not always obvious. Thus,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clarify: (1) Japanese higher education reforms since the 1990s focusing on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2) the influence of reforms on outcomes assessment implemented by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3) how much the results of outcomes assessment are used in self-reviews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4) whether application of outcomes assessment contribute to educational improvement. The results of national survey conducted in Japan reveal that assessments are clearly being carried out, but may not have been supporting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3.
课程评价方式改革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总结近年来高职课程评价方式改革的成果与不足,分析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考核的特点,建议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的评价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以铁路桥梁施工与维护课为例,介绍了上述评价理念在课程评价中的应用以及评价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范围的高等教育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美国社会对优质的服务学习课程的诉求日益强烈,高等教育进入关注课程评估的质量保障时代。基于服务学习课程的主体多元性、内涵丰富性、情境的动态性等特点,本文从评估目的、评估主客体及内容、评估方法及工具和评估运用等方面探析美国高校服务学习课程的评估方案,指出其评估理念、评估过程、评估方法和工具能为我国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通识教育的国家,随着通识教育在美国高校的地位日益重要,其质量评估体系也日趋完善,值得借鉴和学习。美国的通识教育评估机构主要包括区域性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社会专业评估机构(协会)和院校本身三种形式。在对高校进行通识教育评估时,美国采用了多种直接或间接的通识教育评估模式,以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美国高校通识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考察,可以为我们更好地评估通识教育,提升通识教育质量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走进以知识经济为主旋律的时代,社会对高职教育培养人才规格的要求发生巨大的变化,作为测评和认定人才是否合格的教育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国对学生的评价仍然迷恋于传统的学生评价,其为人所诟病之处在于不能客观全面的评价学生。真实性评价作为一种新型的评价模式,契合了现行高职教育的课程和教学改革与发展需要,同时,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并将使"教、学、评"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一种评价方式。它以真实性、动态性、人本性、过程性的评价特征赢得了众多高等职业教育界人士的追捧和热议。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有效性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政策评估问题。从宏观层面看,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主要指外部质量评估体系,它包括政府评估、质量认证和大学排名等。根据政府介入程度的不同,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可分为认可型评估和认证型评估。从问责制的视角看,中国实施的第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实质上是一种政府对高校的问责制度安排,属于行政问责。第一轮本科教学评估的有效性被认为"一般",基本上被认可,但改进空间巨大。提高中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有效性,必须建立社会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18.
教育评价是对教育现象中的人或事物进行价值判断。教育教学评价方法则是达到评价目的、实现评价目标的手段。随着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各国的教育教学评价专家、学者都在不懈地研究、挖掘、创新能满足当代教育发展需要的教育教学评价方法。教育教学评价方法正朝向多元化、多样化、科学化、客观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与创新。了解教育教学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与创新走向,把握好教育教学评价的实施方法与技术,才能根据实际需要对各类教育教学现象及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9.
根据高等教育的特点,以目标管理理论为基础,以数理统计方法为手段,探讨了在高等教育质量体系中应用统计技术的方法,为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教学质量管理更具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quality movement in English higher education through an examination of four quality techniques, those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ssurance of systems, assessment and audit. A heuristic device is used to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rough examination of judgements concerning association of the four techniques with a range of purposes, criteria and methods of evaluation. An emphasis throughout is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improvement and evaluati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are the focus of the discussion. Some of the conclusions are linked to possible ways forward for the next phase of assessment, including the need to reduce emphasis on external evaluation and measurement and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a culture more aligned to improv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