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手机新闻客户端的用户体验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新闻客户端产品特点及用户特点提出影响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体验要素,并通过对问卷研究分析得到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体验的三个维度:内容获得性、交互沉浸性和成本消耗性,从而构建出用户体验评价模型假设。  相似文献   

2.
夏涛 《视听界》2013,(6):23-25
移动终端上的新闻客户端的竞争,近两年才兴起,却已引来各家媒体纷纷进场。用户体验是新闻客户端吸引用户、留住用户的重要竞争要素。本文通过对门户网站系新闻客户端以及广电系新闻客户端的研究,得出新闻客户端用户体验的关键词:海量资讯、图文呈现、全面互动以及原创内容。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6,(6):43-48
原生系移动新闻客户端是一类初创于移动终端的新闻资讯APP,它不同于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媒体系移动新闻客户端和以网易新闻、搜狐新闻为代表的门户系移动新闻客户端,具有纯粹的"移动基因"。在没有新闻采访权和门户网站丰富资源的背景下,原生系移动新闻客户端以用户为突破口,从新闻内容供给、信息推送、视觉传达、交互设计、增值服务等方面挖掘用户需求,努力增强用户体验,提高用户黏性,在竞争激烈的移动新闻客户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各大媒体开始迅速抢占移动互联网接口,以移动智能终端为平台的新闻客户端开始兴起,随着其市场的不断扩大,将会对人们的阅读习惯和信息获取方式产生影响。本文在总结归纳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媒体的数字化进程基础上,以新闻客户端为例,分析其给用户带来的使用与满足,并围绕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探讨主流媒体在移动终端上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新闻客户端应用颠覆了传统媒体以传播者为主体的传播模式,转向以用户为主导和主体,满足用户需要是其主要的价值核心.用户体验度是衡量新闻客户端对用户需求与价值满足的程度,也是改进新闻客户端内容与运营、提升用户认可度的主要标准与尺度.用户体验高是新闻客户端的内容与服务最佳状态的综合体现,也是新闻客户端运营的基础.本文从用户体验视角对人民日报客户端进行了调研分析.  相似文献   

6.
2015年是中国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爆发之年,众多新闻客户端上线。然而,与今日头条、网易新闻客户端等相比,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存在众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下载量小、影响力相对较差、内容缺乏个性化、用户黏度差等。本文在对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平台化可以成为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发展的新路。通过平台化实践,将新闻客户端打造成信息交互平台,并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将有效弥补前述不足。  相似文献   

7.
新闻推送,即手机新闻客户端将实时重大信息主动推至用户眼前,是新闻客户端贴合手机传播规律的主动之举。推送减省了用户搜索查询信息之累,又保证了重点新闻不被用户遗漏。同时,推送也提升了用户进入客户端的频率,成为提升流量的一大手段。动向新闻客户端通过对"通知"功能的应用,将重要新闻以通知的形式推送给用户,用户可以像收短信一样接受新闻推送,并进入客户端阅读。"动向新  相似文献   

8.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各大媒体开始迅速抢占移动互联网接口,以移动智能终端为平台的新闻客户端开始兴起,随着其市场的不断扩大,将会对人们的阅读习惯和信息获取方式产生影响。本文在总结归纳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媒体的数字化进程基础上,以新闻客户端为例,分析其给用户带来的使用与满足,并围绕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探讨主流媒体在移动终端上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孟磊 《中国记者》2021,(2):35-38
2021年1月1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倾力打造的"顶端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一个以"问答"为特色,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驱动的平台型客户端横空出世,将通过"问答"模式打破信息孤岛、集聚海量用户、巩固舆论阵地。"顶端新闻"客户端的上线受到了广泛关注,被业界称为"破圈"之举。然而,"圈"从何来?因何而破?破在何处?"顶端新闻"客户端将慢慢揭开"红盖头"。  相似文献   

10.
2015年开始,国内手机新闻客户端呈现爆发式增长。全国1300多个新闻类客户端两极分化,有的已经达到亿级规模,有的下载量还在千级。在抢占互联网制高点的博弈中,地方新闻客户端只有沿着"本土特色+社交互动"的方向,在内容本土化、社交互动、用户体验和信息消费等方面深耕挖掘,才有可能在一片"红海"中突围。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媒科技》2014,(11):19-19
<正>6月11日,"新华社发布"客户端正式上线。跳跃于用户掌上的新闻和资讯,将迎来全新的体验。这也是新华社在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新主流、新体验":"新华社发布"客户端是新华社手机端全球信息总汇唯一品牌,新华社3000多名记者,足迹遍布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时刻在新闻现场、第一时间为用户播报全世界的信息。"新华系、等你来订":新华视  相似文献   

12.
【摘要】手机新闻客户端这个新兴的新闻传播平台,越来越成为各传统媒体、门户网站和互联网巨头数字化延伸的一个重要战略高地。用户量的迅猛增长、各类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层出不穷,展现出其强大生命力以及在新媒体集群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以网易手机新闻客户端为例从重视用户体验度的人性化设计、信息高度聚合和自主订阅、阅读便捷和交互流畅、速度和深度四个方面对门户网站手机新闻客户端的传播特色以及其强大生命力的来源进行分析以期对其有一个更加立体化的认知。  相似文献   

13.
随着Web2.0、Web3.0时代的来临,以“传者”为中心“我写你看”“我说你听”的模式受到颠覆性挑战,用户不再愿意“被动”接受媒体制作的信息,而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主动生产新闻信息,成为互联网信息生产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意识到这一点的移动新闻客户端纷纷在产品功能和频道设计上充分满足用户需求,为其生产信息提供便利,既满足了用户生产新闻信息的体验,又可以将此类信息作为新闻客户端的特色,吸引用户下载.目前,各类新闻客户端都在尝试对用户生产的内容进行更好地整合和利用,但是尚处在探索和初级阶段,未将用户生产信息的方式和内容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相似文献   

14.
2014年8月,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正式启动"融媒2015"项目,并研发手机新闻客户端——大小新闻。该手机新闻客户端定位为"全媒体资讯服务平台",从新闻、服务、社交三个方面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便捷的综合文化服务。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将新一轮的媒体融合定位于"以全媒体采编系统为平台,手机客户端为核心,打造用户集聚平台,构建媒体融合生态圈"。探索有效破解新闻阅读免费与可持续困境的途径,实现由提供单一新闻资讯向以新闻资讯为核心的,服务、电商、社交协同发展的综合文化服务转变。  相似文献   

15.
狄野 《青年记者》2017,(21):90-91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及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接收终端功能的强大,新闻客户端成为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和工具.笔者认为,经常性、易用性是新闻客户端页面设计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UI (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设计成为新闻客户端未来竞争获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孙倩 《传媒》2021,(12):59-61
随着移动资讯市场竞争要素向内容生产和受众体验的下沉,如何加强聚合力建设,已经成为移动新闻客户端改革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对处于第二甚至第三梯队的主流新闻客户端来讲,更是其能否突破重围实现后发赶超的重点.本文在总结主流新闻客户端内容生产聚合力问题表征的基础上,以"天眼新闻"为例,探讨了其在强化内容生产聚合力方面的实践探索,对打造主流媒体新闻客户端内容生产的聚合力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客户端成为公众获取新闻的主要平台。"魏则西事件"作为社会热点新闻事件引起公众高度关注。本研究选取了"澎湃新闻"与"今日头条"两大热门新闻客户端上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总结新闻客户端对"魏则西事件"的呈现特点与叙事方式,反思新闻客户端对社会事件的呈现问题,探究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传播平台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8.
2014年,以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为代表的传统主流媒体相继推出了独立的移动新闻客户端,并迅速积累了大量用户,成为用户接收新闻信息的全新平台,提升了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和影响力。移动新闻客户端已成为用户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来源。但一些移动新闻客户端在丰富网上新闻信息内容、满足人们多样化信息需求的同时,也存在"把关"功能弱化、报道尺度过大、违规登载新闻等问题,给舆论传播和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舆情引导难度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19.
《传媒》2014,(24)
正@郭静:在信息匮乏时期,新闻门户因为不知道用户的信息需求,只能通过海量的新闻向用户推送,让用户在海量的新闻流当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新闻进行点击。用户是一个点,新闻门户是一个面,新闻门户不可能只做一个点,而要做到面,就需要"琳琅满目"的新闻信息。据我观察发现,目前新闻客户端几乎都走上了"个性化推荐"这条路线,"个性化推荐"早就不是早期的一两个新闻客户端产品的专利了,可能在口号上没有喊出来,但是在产品当中体现的是淋漓尽致,从首页到频道页都  相似文献   

20.
新闻客户端的出现改变了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和网民的新闻阅读方式,尤其是门户网站涉足新闻客户端以后,使其快速成为继微博、微信之后又一个用户量过亿的新媒体平台。本文以门户网站类新闻客户端为例,简单阐述发展现状,分析内容策略,最后就未来发展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供运营商、研究者和用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