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讲到古文作品中的文言虚词,普遍认为其主要表示语法作用,甚至有人主张"虚词是完全表示语法作用的"。如果不是简单化地采用"以洋律中"的姿态,综合前人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汉语(尤其是文言)虚词并非语句构造之必需,而是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在古文作品当中,虚词的调用更多的是作者行文表达的需要。所以,在古代汉语课程及古文阅读与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对文言虚词的辞章价值予以充分的关注,通过虚词去把握文本行文的语气与脉络,是古代汉语虚词教学的重要着眼点,同时也是古文阅读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2.
虚词大多没有意义,因而有人认为虚词可有可无。其实古人早已对虚词的使用予以重视,注意到虚词在修辞中的作用。这样的例子在唐宋诗词中举不胜举。恰当地运用虚词进行修辞,有助于丰富诗词的内涵、有助于寄寓感慨、有助于激荡诗情、有助于深化意境,这对于唐宋诗词艺术性的提高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中有许多复合虚词(即双音节虚词)是由古代汉语中连用的两个虚词逐渐凝固而成。但今天的复合虚词并不等同于古代的连用虚词。本论以“于是”“以为”“可以”等为例详细论述了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连用虚词用法、意义及其与现代汉语中的复合虚词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虚词在文言文中不仅数量多,使用频率高;而且在语言表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掌握文言虚词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古代汉语中的虚词基本上是通过实调词义的引申和词义的假借演化而来的。有些虚词在文言句式里作为兼类词至今仍保留着实词意义,而大部分虚词原来的实词意义已经消失了。为了进一步了解虚词从实到虚的演化,深层次地理解虚词,本文试图对一些常用虚词追本溯源,从分析字形和释义入手,进行较为系统的考辨说明。  相似文献   

5.
吕婷 《现代企业教育》2013,(24):369-370
高校师范专业的古代汉语教学,由于涉及到的内容和现代社会较为脱节,在教学中遇到了很多不便。尤其是虚词教学方面,在古代汉语中虚词的应用非常广泛,种类繁多,词义多变,而在现代生活中虚词的应用很少涉及,学生不了解虚词的语言环境和特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非常费力。本文从古汉语中虚词的特点以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等方面八手,进行深入的分析,对提高虚词教学的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古代汉语中的虚词虽数量不多 ,但其意义和用法却较为复杂。从虚词的词序及词义引申角度来探求掌握虚词的规律 ,以期在教学中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成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者,其自身包含了许多文言文知识.了解成语中的文言文知识,不仅有助于了解成语,也是对古代汉语的学习.利用熟知的成语来进行文言文教学,事半功倍,一箭双雕.文章主要从实词、虚词、文言句法和结构特征等四大方面论述保留在成语中的文言文知识,从而说明成语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掌握虚词是非常重要的。“实字易训,虚字难释。”阮元在《经、传释词·序》里的这句话,基本上代表了古人的经验之谈,认为学习虚词难于学习实词。现在的学子,大多也有同样的感受,对虚词望而却步。分析归纳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9.
李慧贤 《现代语文》2006,(8):112-113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版,以下简称<词典>)是目前最新、也是印数最多的虚词词典,它代表了古汉语虚词研究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古代汉语修辞教学宜从三方面.首先是梳理区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修辞中有无、歧异、积极、消极的认识观念,以便于教学的有的放矢。其次是要结合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等知识以及现代语言学理论,阐明古代汉语修辞的文化意义,以便于学生系通地学习接受.再者还要运用古今修辞的知识,拓宽文化视域,以便于学生触类旁通融会创新。  相似文献   

11.
数词的修辞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词的功能可从两个角度来考察:一是它的基本功能,一是它的修辞功能.数词的修辞功能,即它的超常用法所具备的功能.数词有避免枯燥、强调语意、点明主题、凝聚感情、铸造意境的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12.
汉字修辞是利用汉字的形体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现象。以汉字修辞的语言事实,论述了汉字修辞的解码功能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由形、音、义三要素组成的。在交际中,语音发挥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它将直接影响到语言的表达效果。本文从文体、修辞、语篇、语法等方面探讨了语音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4.
语境是修辞的“娘胎”,修辞是语境的“生命”。修辞与语境之关系犹如古人所言:“辅在颊则美,在颡则丑。”言语交际活动触手可及,言语交际中的修辞行为及其现象不胜枚举;修辞行为及其现象中潜在的修辞功能已随修辞学尘封太久,故笔者就修辞与语境的“鱼水情深”之关系以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修辞功能,作管中窥豹似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学术界对于隐喻的研究主要在修辞范围内进行。基于语用理论的隐喻研究有利于修辞与认知、文学与语用学的结合。在语用理论视域下,分析探讨文学作品中隐喻的功能,对当前的隐喻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俄语功能修辞学为理论基础,分析了俄罗斯现代报刊、网络中体育新闻语言在词汇层面的功能修辞特征。功能决定着语言手段的选择。体育新闻语言在词汇层面上的特征是由体育新闻的信息功能、娱乐功能和审美功能所决定的。伴随着现代俄罗斯大众媒体的发展,体育新闻的娱乐功能开始占据了重要地位,俄语体育新闻语言也出现了新特征。研究的结果有助于俄语语言学习者对现代俄罗斯体育新闻进行有效的理解。同时对于研究团体语言中的语言规律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孙寰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24(10):113-116
从词汇——语义的角度研究、分析了俄语中近音形似词的产生、概念、分类及其修辞功能,认为近音形似现象是俄语词汇系统中比较重要的一种词汇语义现象。本文旨在通过对近音形似词的研究受益于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8.
语境在语篇理解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境简单说就是言语所处的环境,它在语篇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有两种:解释作用和制约作用.语境的解释作用是指语境为某一语篇的理解提供解释.其主要表现有:(1)确定指示词的所指;(2)推导话语含义;(3)识别隐喻、反复、反语等修辞手段.语境的限制作用是指语境对某一语言单位在语篇中的意义的选择和确定所起的限制作用.其主要表现有:(1)推导语境意义;(2)排除歧义;(3)消除意义模糊现象.  相似文献   

19.
对作为修辞手法的英语排比结构的特点进行分析以研究它所具有的衔接功能,这里通过从句法、篇章和语音三个层面的分析发现,英语排比结构具有联系自然,衔接紧密,和语义连贯的特点,其衔接功能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0.
英语同义词的语篇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同义词是英语的一大特色,其数量多、词义丰富,既具有使表达灵活多样,增加文采的修辞作用;又具有使文章衔接连贯的语篇功能。重点探讨同义词的后一种功能,即通过同义词在句子、段落及篇章中的复现,实现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