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问陶是清朝中叶乾嘉时代冠绝蜀中的诗人,其诗独抒性灵,讲求自然、天真。诗人一生四度往返京蜀,经长江三峡两次,沿途写下了大量吟山咏水、观风赏物之作,最著名的是摹写三峡自然景观、风土人情、文物古迹的诗歌,真切自然而空灵,极富艺术特色;其诗歌理论代表了性灵派的文学主张,与他的诗歌创作桴鼓相应。  相似文献   

2.
意象是诗歌的构成要素,是重要的审美范畴。意象的建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  相似文献   

3.
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生态哲学观点,从人类历史上生态文明发展的历程出发,对《古舟子咏》体现出的生态伦理演变做一个简单的剖析。《古舟子咏》这首诗歌取材于自然却远非对自然景物的直观临摹,体现出诗人对非人类生命实体的关注,批判了人类对自然的负面影响,具有深刻的生态伦理内涵。《古舟子咏》是柯氏自然观的具体化,它表现出的生态伦理思想极具启发性,远远超越了同时代的其它作品。这首诗歌赋予人们无限的思考空间去重新感知自然、审视自然,对自然更加敏感,继而产生敬重之情。  相似文献   

4.
高咏梅 《课外阅读》2010,(10):144-145
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之一。关于古代诗歌的分类,众说纷纭。其中,将诗歌分为咏物言志、写景抒情、咏史怀古、边塞征战、即事感怀五大类,是一种较普遍的分法。而所谓写景抒情诗,就是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某些原因,常寄情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来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抒情诗在这五类诗歌中所占比例较大。根据诗歌所抒之情各各不同,笔者特作如下分类:  相似文献   

5.
一、审视标题,推敲诗歌意旨看人先看头,赏诗先赏题,题目即文章的额头,富含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歌的类型等。有不少诗歌考题的设置和该诗的题目有关,研读诗题,往往能从中得到提示性的暗示。1.怀古诗。凡标题中点出古迹或在古迹(或古人)前冠以“怀古”、“咏怀”或“咏”等字眼的,多为此类。这类诗歌或表像古代英雄那样建功立业之志,抒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发昔盛今衰之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或批判,多借古讽今。如陶渊明的《咏荆轲》、杜甫的《咏怀古迹》、杜牧的《赤壁》、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  相似文献   

6.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语言的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  相似文献   

7.
《玉台新咏》是一部以宫体诗为主体,收录从汉到梁有关女性之诗歌的总集。徐陵是《玉台新咏》的实际编纂者。他编选《玉台新咏》的直接目的在于给萧纲的后宫妃嫔们提供一个宫教读本,深层目的则在于宣扬萧纲的文学主张,为宫体诗张目。《玉台新咏》中的“艳歌”应理解为主要指描写女性或男女之情的诗歌。在编纂体例上,《玉台新咏》的三个翻新之处体现在按题材或主题归类、对所录作家作品按历史时间的先后编排和录存者之作。  相似文献   

8.
韩艳敏 《考试周刊》2012,(39):11-12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反之,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李群玉诗歌的艺术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群玉是晚唐著名的湘籍诗人,他的诗既受到沅湘之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孕育,又接受屈原、宋玉摇荡情思,托物抒悲的传统。楚骚文化对其诗歌的影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
尹红 《考试周刊》2011,(18):39-39
《咏水仙》是威廉·华兹华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因其文笔朴素清新,自然流畅,广为流传。为能真正领会这首诗的美之所在。本文从诗的格律、节奏及音韵方面对该诗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就诗人情怀而言,孟浩然"壮逸"诗的典范不是《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而是《自洛之越》《寻天台山》。他的《采樵作》《万山潭》《九日于龙沙寄刘大?虚》,表现了淡泊自足而又豪迈潇洒的情怀,既冲淡又壮逸,无论在他自己的诗歌中,还是在盛唐诗坛,亦或是在山水田园诗的发展史上,都有鲜明的特色和不容忽视的价值。这些诗表现了孟浩然独特的超越体验,在庄玄和佛禅之外别开新境,使山水田园诗人笔下较为暗淡的人生归宿问题具备了敞亮的色彩。  相似文献   

12.
千山明清时期的摩崖石刻主体分布在千山的庙宇道观问,较为丰富地体现了千山地区独特的宗教文化,同时,千山明清时期的摩崖石刻的面貌和风格又深受千山岩石构成性质、刻工技艺和自然残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千山作为辽东名胜,明清时期的帝王官员和文人墨客多有游历。本文从康熙帝游历千山、明清时期流人在千山的游历、明代官员出使朝鲜途中在千山的游历、甲午战争中清军将领与千山、王尔烈、缪润绂对千山的品题等五个方面评述了明清时期的帝王官员和文人墨客在千山的游历情况。  相似文献   

14.
千山大安寺罗汉洞现存三甬明代刻石。通过对大安寺罗汉洞刻石的考述,阐述了明朝使臣龚用卿、吴希孟、华察、薛廷宠等人在嘉靖十六年(1537)和嘉靖十八年(1539)出使朝鲜的经历和游历千山的情况,揭示了千山大安寺罗汉洞石刻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作为钢都鞍山整体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千山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因此必须在政治、经济、文化统一的平台上给千山定位,更变开发建设上单一的经济效益思路,以审美和认识的价值功能原则去规划、开发、建设千山。  相似文献   

16.
王维的诗文以画意和禅趣见长,<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王维通过画面的营构、色彩的点染刻划出了辋川饱含"深趣"的冬景图和春景图.  相似文献   

17.
王维终生信奉佛教,奉佛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尤其是田园山水诗的创作,使他的诗歌中不仅有纯粹的佛理说教诗,还有大量的融合佛理的禅趣诗.  相似文献   

18.
在文学艺术不断世俗化和商业化的今天,当一些平面的语言技巧在炒作中日渐占上风的时候,樊忠慰是一个用生命的寂寞和孤单保卫着诗歌贞操的斗士。他的诗是血液和灵魂凝结的晶体,是生命之骨炼成的丹。分析樊忠慰及其诗歌,以及其用生命寂寞保卫诗歌贞操的点滴。樊忠慰是一个用生命的寂寞和孤单保卫着诗歌贞操的斗士。  相似文献   

19.
杜曼·叶尔江和巴战龙是漂泊异地的裕固族学者。业余的文学创作是他们排解思乡情怀、寻求精神栖息的寄托。杜曼·叶尔江的诗歌深入民族文化的肌理,在对草原文化的叙写中努力做到历史和现实、情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并兼具汉语诗歌的传统美感和现代气息,语言节制含蓄,节奏变幻摇曳,意境悠远恬静。巴战龙的诗歌内涵丰厚,既有民族历史文化景观的遗存想象和现代思考,又有游牧文明日益衰微的现实焦虑和生态关怀,以及草原诗意生活场景的遥远记忆和切身体味,构思精巧,描写极具画面感和冲击力,体现出浓烈的民族情怀和深刻的忧郁气质。  相似文献   

20.
黄河清的诗歌可分为四种类型:政治抒情诗、民族风情诗、个人感受诗和北海旅游诗。他的政治抒情诗深受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民族风情诗反映了广西多个少数民族的生活内容,在诗体上也借鉴了广西山歌的形式;个人感受诗沿袭了中国诗歌诗言志的传统,注重哲理的阐发;北海旅游诗则努力通过诗歌这种形式为北海旅游事业服务。他对诗歌艺术的执著追求,对北海文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