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现象学形态和现象学运动、国内现象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的回顾与国内现象学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的反思三个层面的思考表明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确实有着思想关联。因此,20世纪末期开始,国内学者基于现象学的理解视角,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价值和文学问题、马克思的"人学现象学"问题、马克思的"历史现象学"问题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问题,自觉地在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之间进行了一定的比对或交融性研究。但是,相关研究的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待发展,即在理论的解释力和研究的理论类型上尚有拓展的空间。这样,国内现象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和马克思的文本解读就为马克思思想的实践现象学研究范式提供了一种理路。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40年代,梅洛一庞蒂从现象学角度集中讨论了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把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分为两部分:一是对以往哲学二元论的批判,二是对实践唯物论的阐述.他指出,对二元论哲学的批判构成了马克思与现象学结合的理论起点,马克思实践唯物论的系列概念如"人的对象"社会性""历史辩证法"等,均可从现象学角度做出"完美"诠释.梅洛一庞蒂对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现象学解读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但在本质上误读了马克思.  相似文献   

3.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核心概念,接受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的影响,提出了作为存在的实践理论,蕴含着深刻的实践存在论美学思想。它从现代性、后现代性的人类存在条件来建构新型实践行为理论与美学阐释,充满着对人的自由存在和创造性建构的强烈关注与思考,具有鲜明的社会批判性和人道主义特征,实现了从认识论、反映论向存在论、本体论、建构论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为一级学科,这是人类知识门类和学科划分史上的伟大创举.对于一门一级学科的建设,既要有从"学科逻辑"出发的"外在建设",又要有从"真理逻辑"出发的"内在建设".前者不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内容,仅仅从形式上给出"学科规定"或"指导原则",因而是"外在建设";后者则通过学术研究直接探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人类生存中的命运,因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内在建设".  相似文献   

5.
大众关于人类解放实践的感性认识与马克思主义关于该实践的理性认识,构成了关于该实践内在关联的"双重解释":前者孕生、支撑后者,后者基于向前者学习而生成,又通过教化等途径向前者渗透,批判地塑造、提升前者,从而共同为大众解放实践提供精神支援系统.这双重解释间如此相向规约关系,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完整内涵,是由"大众塑造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塑造"这样的双维取向前后衔接、循环互动所构成的整体.  相似文献   

6.
结构主义中的"多元决定"辩证法思想,正是阿尔都塞在反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础上,比较分析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互内容关系,反对简单的、单一的黑格尔哲学,肯定支持多层次的、多结构的、统一整体多个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科学的辩证法思想。这种"多元决定"的辩证法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的矛盾观、实践观以及社会历史观,以"多元决定"反映社会结构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多元决定"辩证法维护了社会科学理论的严谨性、合理性,防止了后马克思主义者将历史简单化的局面,为克服理论的主观性与片面性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春秋前期的柳下惠与春秋后期的孔子思想之同异:两人都是周礼的维护者,而孔子却有变革的思想;前者是"仁"的实践者,而后者却是"仁学"的创立者;前者是"和"的实践者,后者却是"和"理论概括者;前者始终坚持"直道"精神,后者既肯定"直道",也包含"权"变.文中并指出了两者思想同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从存在主义出发,运用现象学的方法来探讨“教育存在”问题。全文礤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现象学的基本精神和基本方法;第二部分概括了存在主义认识论及其价值观;第三部分基于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对个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结构作一解剖;第四部分则是用现象学的方法阐明笔者关于教育存在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生态危机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居重要位置。以往研究多从"人——自然——社会"三位一体对象性关系的某一层面阐释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思想,未能科学地把握其精神实质。实践是统摄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思想全部内容的理论"座驾",也是马克思主义用以解读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思想的哲学理路。从实践改造自然、实践改造社会、实践改造思维的三重维度审视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思想,能够帮助我们较为完整和科学地认识与把握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思想的精神实质,进而促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0.
"从理论原则出发看实践"和"从实践需要出发看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两条对立思想路向.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成就,主要是立足实践的需要去"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既是由中国不同时期的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任务决定的,又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特点息息相关.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新思想,正是从当前新的社会实践需要构建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11.
马尔库塞和科西克的"海德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是会通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两种典型理论形态。虽然其各自的理论表述不同,却都是通过对教条的马克思主义和海德格尔空洞存在的双向反思,在海德格尔生存论的地基上融合马克思的对象性活动、异化劳动等理论,追寻一种能够超越二元分立的具体哲学,建构感性存在论,这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然而,由于两种"海德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仍以海德格尔生存论为主导原则,因此无法克服以意识内在性为基本建制的现代形而上学。应在对两种"海德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反思中,转向马克思感性、对象性原理的原则高度,以开启出切中社会现实的、更广阔的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空间。  相似文献   

12.
一种思想往往有其基础上的哲学"存在论承诺",否则就会陷入飘忽的"无根"境地,马克思的社会理想也不例外。马克思的社会理想是通过对西方"传统存在论"的根本性革命而获得其存在论根基的。"传统存在论"是以抽象性、实体性为基本特征,与之相对,马克思的存在论思想则是实践论的、生存论的。马克思的存在论思想与其社会理想具有内在的耦合关系,具体表现为历史起点的一致性,历史过程的一致性,理论建构的一致性以及践行目标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聚焦于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这两大现代社会思潮中由"异化"概念所统摄着的自我与社会这些黑格尔式的主题,批判性地考察了黑格尔哲学对"异化"概念的解释以及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这两大现代社会思潮对其做出的不同回应,揭示了"异化"在这些哲学派别中作为一个评价性而非纯粹描述性概念的用法,强调了现代社会中的异化现象对于个人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早期《巴黎手稿》中的主体性思想,在他一生的思想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提出和阐释的“感性活动”、“对象化”和“异化”等重要范畴和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自我和传统哲学主体性思想的双重超越。《巴黎手稿》中的主体性思想和意识形态批判精神对后来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作为黑色幽默文学流派的重要作家,约瑟夫.海勒和他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在世界文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海勒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但是他的写作过程中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作为流行于二十世纪欧美的一种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存在主义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自由选择","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尤索林的行为选择来解读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存在主义思想,以期能对这部经典有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在对毛泽东的评价中,邓小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同时也提出了"客观公正"和"恰如其分"等一些新的原则,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这些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平衡论"是布哈林的代表性理论之一。它包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自20世纪20年代末布哈林在政治上遭到不幸之后,这一理论一直受到批判。这是不公正的。尽管布哈林的平衡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其总体上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苏联70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布哈林的平衡论基本上是正确的。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不断发展,我们将可以看到,布哈林的平衡论,尤其是平衡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会有更大的生命力,会发出更大的光彩。  相似文献   

18.
"平衡论"是布哈林的代表性理论之一。它包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自20世纪20年代末布哈林在政治上遭到不幸之后,这一理论一直受到批判。这是不公正的。尽管布哈林的平衡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其总体上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苏联70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布哈林的平衡论基本上是正确的。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不断发展,我们将可以看到,布哈林的平衡论,尤其是平衡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会有更大的生命力,会发出更大的光彩。  相似文献   

19.
萨特的《方法问题》标志着他从意识哲学走向马克思主义。在这一思想历程中,萨特重思了哲学、历史等基本概念,并对马克思主义做出高度评价。最近一些年来,国内诸多学者致力于从马克思主义走向哲学,其成就值得我们重视,但萨特从哲学走向马克思主义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黑格尔时代以及现今时代在历史中的意义,并隐约指向一种未来的超越,其他的种种思潮或主义则只不过是存在的意识形态而已。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艺思想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艺理论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艺意识形态本质论,都强调艺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但在具体运作上又有所不同,前注意实践,后“坐而论道”;前走民族化的发展道路,后走与其它非马克思主义艺理论相融合的道路。毛泽东艺思想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艺理论都强调艺的社会学特征,即强调社会对艺的决定作用和艺对社会的反作用。但在具体侧重点上有所不同,西方马克思主义艺理论更重视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