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多读多背每学一课,都应要求学生读准每一个单词,背诵每篇课文。当然,背诵应讲究方法和技巧。我在教学中让学生采用联想记忆法去背诵课文,颇有成效。背诵对话时,让学生在理解对话内容的基础上先把对话内容想像成一幅生动的画面,并且最好把自己也联想进去,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边联想画面边读对话内容。利用这种方法背课文,学生感觉很好,提高了说英语的积极性。二、课堂形式多样上英语课不能仅仅局限于“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形式,而应抽出一定的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我在上课之前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让学生…  相似文献   

2.
粟意 《中学文科》2009,(4):122-122
在我们的印象中,板书无非就是“黑板白字”,形式单一,枯燥乏味。而提倡设计板书就是要一改这一传统模式。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图片资料,使之图文并茂,丰富板书的内容;形式上适当使用彩色粉笔,充实板书的色彩。备课时,在认真钻研课文资料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中的板书,对每一个单词、每一张图片、每一幅挂图,甚至于相应的每句话都要事先安排,心中有数。在具体的设计中,特别要注意充分发挥各要素的作用,如: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课本中,除了一些诗歌之外,绝大多数课文是记叙文,为了增加学生对这种类型练习的机会,平时,我就“本”取材,运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1.拼图法。在小学低年级课文中,有好多课文是连续几幅图的课文,教师可以充分地运用这些图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如课文《我要的是葫芦》(新教材第三册)文中有四幅关系密切的彩图。教师上课时,可以把四幅彩图利用挂图的形式任意摆乱,先让学生说一说每幅挂图的画面内容。再让学生根据画面的内容把四幅挂图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一课有一幅《卡尔·本茨和他制造的汽车》(图①),文字说明为:“1885年,本茨制成用内燃机驱动的三轮汽车。”但图中明显是一辆四轮汽车.怎么也不像三轮汽车。笔者找到了下面几幅相关图片:图(参是珍藏在德国斯图加特市奔驰博物馆的卡尔·本茨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图③是卡尔·木茨的照片;  相似文献   

5.
尽管目前电脑、电视、幻灯、投影等作为现代化教学工具开始运用于幼儿园教学,但教学挂图仍以其直观形象、易于操作等特点,在幼儿园教学中有相当大的用武之地。因此,如何设计教学挂图,使其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值得探索。一、化静为动如果简单地将教学内容绘制成独幅或多幅平面挂图,往往不易激发幼儿的兴趣。因此,我们应巧妙地设计挂图形式,扩大画面所能容纳的内容,让静态的挂图动起来、活起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化静为动的挂图形式。1.抽拉式挂图  相似文献   

6.
吴永香 《学语文》2008,(2):50-50
古典诗歌.以其精练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色彩丰富、动静相宜的生活画面,具有特殊的审美教育功能。因此,诗歌画面的生活化教学,抓住“诗中有域”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让学生走进画面,看画悟画,再走出画面,展开联想,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吴虹 《中学文科》2005,(11):50-57
【能力要点】 情景交际在中考中一般有下面几个题型:1.情景反应,即根据对话情景,选择最佳答案;2.根据对话内容,从方框中选出合适的句子补全对话;3.根据对话内容及上下文,在空白处填人适当的词,使对话意思完整。情景交际测试的目的在于利用对话的情景,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英语的习惯表达法和生活用语的掌握情况,对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的熟悉程度和对文章语言逻辑的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将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学生不但可以阅读文字、听录音、看图片和动画、做练习,还可以回答问题,加入对话从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多媒体教学形式多样,有课堂展示、个别化学习、实验模拟和分析评价等类型。下面以SEFC教材BookII Unit8L30First Aid为例,谈谈我所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展示方面的应用。上课的步骤:①在大屏幕上展示四幅图片和三段动画,这些图片都跟“急救”有关,从而引出课文First Aid,出现课文题目时,配上专门从医院录制来的救护车的声音。②在介绍“急救”方面的知识时,大屏幕上打出一些“急救”过程的图片,如“烫伤”、“划破”、“着火”等,中间还用了一些自制的动画,如“人工呼吸”,这一动画是用ANI动画制作软件制作完成的。③练习。在大屏幕上显示出多幅图片,让学生试着用英语讲出“急救”过程,最后在屏幕上显示出正确的处理过程,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④归纳总结。显示多幅图片,让学生判断...  相似文献   

9.
吴虹 《中学文科》2004,(11):54-62,95
情景交际在中考中一般有下面几个题型:1.情景反应,即根据对话情景,选择最佳答案;2.根据对话内容,从方框中选出合适的句子补全对话;3.根据对话内容及上下文,在空白处填人适当的词,使对话意思完整。情景交际测试的目的在于利用对话的情景,考查学生实际  相似文献   

10.
真心喝彩     
再过几天,1999年就要过去了;再过几天,20世纪就要过去了。11月15日,中美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协议。11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飞天成功。世纪之交,再创辉煌,引来无数人为中国真心喝彩。我们为中国的大学生们真心喝彩。本月,中国科技大学的6名学生,因参与计算机人机语言对话技术研究,并做出创新成果,获得了总计668.85万元的技术股权奖。今天,越来越多年轻人因在一些“好企业”里努力工作而致富。本月,联想集团成立15周年。联想总裁承认,目前,联想的百万富翁;人数已过百,且都是平均年…  相似文献   

11.
陈义准 《现代语文》2004,(12):36-36
外国一位著名诗人说过“诗人的天赋正是找到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并把它们的这种联系揭示出来.”而找到“这种联系”的有力工具便是联想。联想,用刘勰在《文心雕龙》的话说是“故寂然凝虑.恩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即由此事物联想到彼事物的过程,按形式可分相似联想、因果联想、相关联想、对比联想等几种联想一  相似文献   

12.
《中学教与学》2008,(12):35-40
第Ⅰ卷(机读卷共70分)听力理解(共18分)一、听对话,选择与对话内容相符的图片,将代表图片的字母填写在相应序号后的括号内。每段对话读两遍。(每小题1分,共6分)请看第一组的四幅图片,听三段对话,完成第1至第3小题。1.()2.()3.()请看第二组的四幅图片,听三段对话,完成第4至第6小  相似文献   

13.
自从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理念后。“对话”作为一种教学形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课堂教学中。然而。从教学现状看,课堂“对话”中出现几种不良的倾向:为求生成,淡化文本价值;追求形式,弱化文本内容;盲目拓展,虚化文本意蕴。很多对话是空对空的无效对话,就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试就课堂“有效对话”要立足文本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图片找朋友     
罗丽娜 《早期教育》2004,(10):29-29
活动目标1.能从多幅图片中找出有因果关系的进行排图讲述。2.会用“因为……所以……”句式较清楚地说明排图的理由。3.能根据画面内容,发挥想象力,创编一个情节较完整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一课时.内容中的例题与习题都比较抽象,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必须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引导观察.启发联想.以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建议,浅谈几点。  相似文献   

16.
《中学历史教学)2007年第6期发表了周朝阳老师《2007年广东省初中历史优质课观摩课暨教学研讨会综述》一文,提到“在本次活动中有老师讲《宋代社会生活》,出示的一幅图片不是交子.而是北宋的纸币”。我认为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交子”就是纸币.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相似文献   

17.
学生喜欢多才多艺的老师芳草地小学张泉目前,为数不少的师范毕业生参加工作后,有很严重的偏科现象:画一幅课文插图、写几个美术字要找美术老师;学校举行歌咏比赛,伴奏要找音乐老师;队列操练,一有的甚至连口令也不会喊……由此,联想到造成小学教师“短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建湖县芦沟乡陈吴小学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因地制宜,大力倡导直观教学,并系统地建立起直观教具200余件。他们的直观教具有:教材中的插图和挂图;补充绘制的图片、幻灯片,如《飞夺泸定桥》加画了一幅“红军飞夺泸定桥示意图”,标出沪定桥、铁索桥的  相似文献   

19.
【总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脉络清晰,层层递进,知识点明确,内容开放。形式多变,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以现实生活为背景,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分”、“秒”的实际意义。使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积累中理解时间概念.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乐趣。  相似文献   

20.
小学社会课课堂教学结构列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守梅 《云南教育》2000,(11):14-15
一、“三段型”结构“三段型”结构就是一节课中把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即“认知———领悟———内化”。认知 ,指认识一些常见的事物和现象 ;领悟 ,指从中领悟道理 ;内化 ,指内化认识 ,激发情感 ,促进行为动机的形成。有位教师教学第一册《家庭与社会》一课 ,首先出示四个小家庭的挂图问学生 :这一幅幅小图中的成员生活在一起叫一个什么?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家庭组合在一起又叫什么?让学生感知“家庭”、“社会”的概念。接着指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 :1.由事入理———引导学生口述图上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正在工作。2.由情入理———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