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农村初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发现,他们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缺乏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不善于记笔记,有的甚至没有笔记本;上课精力不集中,沉迷于各种幻想;学习懒散,缺乏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不善于温故知新,没有自觉复习的习惯……这些问题既造成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使他们很难适应终身学习和今后工作的需要,势必影响到他们一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在农村学生中又出现读书无用论的苗头.有一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善于分析问题,作业敷衍,甚至不做;针对学生现状,如何从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面临的必须解决的课题.三年前我就开始研究怎样因势利导,发挥良好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以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一、建立管理小组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提出在英语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开发。高中英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使用工具书、预习、朗读、课堂上思考、认真做笔记、读英文原著等习惯。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成绩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了重要位置。因此,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家长文化水平低,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甚至不闻不问,放任自流。  相似文献   

5.
职校生相对而言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学业不良,学习效果低下,但这些学生的智力普遍正常.出现这种反差,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学习态度、习惯、目的、兴趣、自我意识等非智力因素未得到充分挖掘,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职校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从而提高职校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初中英语教学应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呢?笔者的做法是:(1)打好语音基础,养成学生拼读单词的习惯;(2)强调书写规范,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3)指导预习方法,养成课前预习、持疑听课的习惯;(4)调动多感官协同听课,促使学生养成灵活高效做笔记的习惯;(5)促进语感形成,培养学生朗读和背诵的习惯;(6)指导知识清理,使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7.
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智力因素固然重要,但是非智力因素在起关键作用。在学习上不仅要严格遵守教学常规:课前预习,专心听讲,严格认真,善于求异和质疑问难的好习惯,而且要学会做学习笔记,进行很好的复习也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成绩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素质,素质通过习惯表现出来,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英语作为我们中国人的第二语言,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习惯。  相似文献   

9.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课基础较弱,又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多数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认为学习没有什么用等问题.因此,在课堂上,学生学习不积极、学习态度不认真,也出现一些上课睡觉、玩游戏、说闲话等不良的学习现象.学生学习行为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在非智力因素中,情感教育占有很大的成分.目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效率较低.研究认为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是没有足够了解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0.
周林 《西藏教育》2008,(11):32-33
国内外教育教学研究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的位置。由此可见,小孩子刚步入校园,重点不在于掌握多少知识,而是应该尽快促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当前职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施中碰到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劲头.事实证明,一个人学习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其实,职高学生与同龄人相比,智力上虽有差异,但悬殊不是很大,他们最缺乏的是良性的非智力因素,如良好的情感、兴趣、习惯等.若能从这些方面入手培养职高学生学习数学,不失为一条有效的探索途径.  相似文献   

12.
职校生相对而言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学业不良,学习效果低下,但这些学生的智力普遍正常。出现这种反差,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学习态度、习惯、目的、兴趣、自我意识等非智力因素未得到充分挖掘,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职校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从而提高职校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教育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智力不差,但英语学习成绩不佳.究其原因,这些学生常常存在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和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缺陷.我们可以从情感教育、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品质、激发学习兴趣这三个方面,充分认识非智力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根据教学经验提出利用非智力因素进行英语教学活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都存在学习基础差、学习效率低、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厌学情绪的问题,让很多英语教师感到"欲教不能,欲罢不能".面对这些学生,我们应该用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充分利用情感教育,重视发掘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学习经验,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充分挖掘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评价的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基础教育的任务不应仅是传播知识,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会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教是为了不教”,教会学生学习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理念。然而,事实上许多学生并不会学习,或者说学习效率低,这无形中加重了学习负担。造成这种事实有诸多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善于合理安排时间,缺乏有计划的学习的习惯;缺乏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不善于温故而知新,没  相似文献   

17.
冉莉 《考试周刊》2013,(85):96-97
在农村中学,部分学生英语成绩不好,两极分化尤为严重,一个重要原因是老师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绝大部分学生对“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缺乏积极参与的自觉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要求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就必须尽最大努力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作为学习英语的前线,必然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学习英语的方式和方法,为进行更高级学习打好经验基础。但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笔记比较零散,甚至有学生缺乏做笔记的能力。做笔记对于学生学习和复习都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暗示效果,是学生学习英语应该掌握的基本方法。作者将结合教学实际、学习者主体、学习过程等方面分析英语笔记方面的问题,简要总结推行英语学习中勤做笔记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杨梅 《教书育人》2014,(10):11-12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孔子如是说,而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研究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数学"潜能生",是指因非智力因素缺陷引起的在数学学习上既有困难又有潜能的学生."潜能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当.②基本运算未过关,基本技能训练缺乏.③上课思想不集中,课后又没有及时复习补上.④缺乏成功的感觉和体验.针对上述现象,本人认为转化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