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当今世界已经完全步入了"互联网+"时代,网络当中所蕴含信息对高校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也在不断提升,并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去了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准确把握互联网对高校思政教学造成的冲击,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思政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将学生参与思政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出来,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发展夯实根基。鉴于这种情况,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互联网+"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造成的影响,然后提出了几点教学改革建议,希望可以为高校思政教学质量提高起到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推动了网络学习平台的开发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成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如何提高其教学质量成为当前思政课教师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分析思政课“金课”内涵及标准基础上,借助翻转课堂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经验,以“形势与政策”课程为例,从教学内容设计、网络授课平台选用、翻转课堂建设、课堂教学组织管理、教学反馈与组织保障等方面入手,打造一堂思政课在线“金课”。  相似文献   

3.
二十一世纪是依靠科学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互联网+”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将“互联网+”运用到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中,是加强和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分析了“互联网+”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阐述了“互联网+”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4.
“金课”注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其标准是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两性一度”标准。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实现思政“金课”建设的有效模式。基于“金课”视域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探析从方向和方法层面呈现了高校思政课质量提升的内涵,思政“金课”是思政课质量提升的体现,混合式教学法则为打造思政“金课”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高校思政课面临的现实困境也倒逼高校思政课教学进行改革。在信息时代,运用“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探索高校思政课SPOC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融合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性发展,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6.
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不同,“大思政”教育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实践性和人性化。以“大思政”观统领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能够加快高校思政教育观念和教学范式创新。当前的高校思政仍存在教育功利化淡化思政课教育地位,传统教学形式挫伤学生学习热情,离“大思政”教育平台构筑相距甚远等不足。强化思政课在高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优化“大思政”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拓展高校思政教学的实践教育平台,创新思政课教学的考核与评价机制,是弥补以上不足的有效措施,有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政课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实际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思政课“坐后排”现象逐渐成为大学生逃避、反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表达方式,严重制约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创新,成为影响思政课实效性提高的主要因素。深刻剖析后,可发现其核心原因在于高校对思政课缺乏重视,思政课教师的主导性发挥不够,大学生参与思政课的主体性不强以及多元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认同的冲击。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以教学实效性为抓手来重塑高校思政课堂。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政课需要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适应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以此来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具体来说,就是要推动构建“三真三动”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叙事、运用上要“真”,注重内涵和外延、个体和生活、扩展和应用;在教师、学生和师生之间强调要“动”,主动提高专业素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的实际需要与思政课的教学目标相吻合,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思政课改革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地方应用型高校由于其办学定位,学科发展的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忽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化和建设。导致思政课教学改革滞后,教学效果欠佳。要优化地方应用型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必须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实践教学,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打造"互联网+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大思政”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混合式教学是融合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两者一个引领思想,一个提供技术支撑。开展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工程力学课程思政设计具体教学实践措施包括:通过“线上+课前”的案例故事唤醒学生、“线下+课中”的情境案例打动学生、“线下+课后+课中”的实践活动激活学生,并将课程思政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高校要理直气壮地办好思政课,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需要通过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水平、形成思政课质量提升长效机制,建设形成思政课的良好生态。构建良好的高校思政课生态,提升教学质量是本体圈层,加强顶层设计是基础圈层,营造良好氛围是条件圈层,提升服务水平是保障圈层。在构建高校思政课良好生态的过程中,要树立“大思政课”的系统观念,坚持“跳出课堂看教学”的辩证思维,贯彻“围绕教学抓落实”的战略举措,切实解决高校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落实中央要求不力、课堂监管流于形式、教师业务能力提升不畅、学生思想认识不到位、其他课堂不能与思政课堂形成合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盛行的互联网给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教学方式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促使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模式不再仅仅依赖于三尺讲台、一支粉笔和教师的“满堂灌”,实现质的转变.虽然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逐渐被高校思政课所采用,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仍然存在着问题,而互联网中的互联网思维以其独有的特征将会影响到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多媒体运用.  相似文献   

13.
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高速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已被应用于各行各业,在教育领域的积极作用逐渐凸显。信息化视域下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可以促进教学纵深发展,适应时代发展变化。基于此,指出了高校思政课创新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即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方法服务于教学内容,并提出了思政课教学创新的具体策略,即善用媒体社交平台,培养高精尖思政课师资队伍,打造融知识、热点、深度为一体的网络“金课”,创设教学VR场域。研究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开展思政课教学。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微课教学模式和方法在课堂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运用微课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思维和素养,但是微课教学在高校思政教育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本文主要对微课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局限性与突破途径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创新多种教学方法克服微课的局限,提升微课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促进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实践教学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养成的主要途径。从课程体系建设、学科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三个层面梳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概念,探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然”问题。从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视角探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必然性,提出通过顺应、认同、内化三个心理机制的作用破解思政课实践教学困境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教学与管理方法初探》文稿中提出,采用大班级课堂教学,从表面来看解决了思政课教师少与学生多的矛盾,但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  相似文献   

17.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从课程的顶层设计、思政教学环节的切入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等方面入手,开展“电工电子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在“互联网+”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下,按照“问题导入—目标设定—课前测试—课堂学习—课后评价—总结”的顺序,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各教学环节恰当地引入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智慧学习能力,使课程思政润物无声地融入课堂,达到对学生入眼、入脑和入心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智慧型课堂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新媒体技术为工具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优势的必然选择;是“互联网+”时代高校教育信息化聚焦于教学、聚焦于课堂、聚焦于师生活动的必然结果;是思政课教师以全新的视角和科学的方法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不足,利用优质课程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参与程度的“关键一招”。本文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智慧型课堂实践案例,深入分析实施过程,进行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9.
思想道德与法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重要任务。面对新时代的新情况、新任务、新挑战,封闭式传统教育模式将难以适用当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辽阳职业技术学院拓展教学思路,摸索以“思政课+雷锋式职业人+职业教育”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形成了融雷锋精神、职业教育和思政课教学为一体的特色教学模式+移动的思政课,大大提升了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形成了全新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互动模式。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教育模式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教育监管体制不健全等问题。高校应分析“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转变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模式、转变监督机制,全力打造“互联网+”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