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艳玲 《考试周刊》2014,(36):85-85
<正>当前,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英语成为事实上的国际通用语言。英语新课标明确提出,英语课程既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特征,其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即情感态度、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种素养的整合提高,这五种素养的有机结合与相互促进,使学生掌握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从而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双重目标。在英语教学中,怎样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提高学生的听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小学英语毕业总复习应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为总目标,既体现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也体现其人文性;既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小学英语毕业总复习应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为总目标,既体现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也体现其人文性;既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薛悦 《中国教师》2013,(8):29-30
<正>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既具有工具性,又带有人文性。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可以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具备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  相似文献   

5.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人文素养提高的过程。英语课程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可见,与以往教学大纲显著不同的是,新课程标准在确认英语作为工具性学科的同时,还强调了英语学习的人文性。因此,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其中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语言教学应该既体现其工具性又体现其人文  相似文献   

7.
《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了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这样的总体目标: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2011版课程标准》明确了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这样的总体目标: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总目标采用多维方式描述,实现了英语课程既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基  相似文献   

9.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继而修订的外研版新标准新版教材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性质。如何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语言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已成为当下英语教学的焦点。笔者试图挖掘新教材的人文性,恰当利用点读技术,对教材进行工具性与人文性整合,帮助学生切实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升跨文化意识,形成良好的意志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陈琳教授指出:英语课程10年改革的成果之一就是我们明确了关于英语课程的功能的新理念:“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11.
英语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语言学科,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让学生寻找文章中的留白处,通过合作探究、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力等途径进行补白,从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英语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英语教学要从探讨英语课程性质入手,把培养小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网络优势开发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人文素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进步,一切事物的发展都开始讲究人文性,语言教学也不例外。传统的语言教学强调的是语言的工具性和思想性,现在则代之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所以,中学英语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及对社会的关注程度。笔者在多年从事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正确处理语言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又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载体。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既意味着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主动认知和探究,又意味着能创造性地进行语言输出,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在重视发展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旨在提高人文素养,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教育。因此,通过英语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有利于突显英语学科工具性、交际性与思想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薛悦 《山东教育》2013,(10):53-53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语文素养是一种综合素养,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其中包含了语文知识、语言能力、学习语言的方法和习惯,还包括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其内涵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语文素养不仅是语文课程需重点培养的目标,还是学生学好其它各科课程的基础,也是让学生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素养,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促进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学生通过学习外语,一方面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门国际通用语种可以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英语新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之一。作为一门工具性的人文学科,英语教学必须突出“人本”,体现深切地“人文关怀”。英语教学如果舍弃了“人文素养”,也就舍弃了语言教学的精髓本质。作为英语课程的实施者,我们应当体现“人文性”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得到整体素质的提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英语在社会交往中应用极为广泛。英语作为一种国际交往中常用的工具,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义务教育阶段的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即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拓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和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实现的过程中也包含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即所谓教学过程的统一。在此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显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