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5 毫秒
1.
岭南路小学将“人文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办学方向,坚持以文化人、以爱育人。据此,学校将“阅古、尚礼、励志、履责”作为校训,并重点从“阅古”“尚礼”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学校追求环境人本化、管理人性化、课堂生命化、活动生活化的人文境界,日的是以人本的环境还原人本,以人性的管理重塑人性,以课堂的生命情怀润泽生命,以生活化的...  相似文献   

2.
很多学者将《文心雕龙·神思》篇中"研阅以穷照"的"研阅"解释为研究生活阅历,把"阅"字释为阅历或生活经历,这在词语运用习惯上是罕见的。"研阅"应解释为研究阅览。立足文本,通过分析关键字"研""阅"的具体语义;从句间关系、上下文内在逻辑关系以及《文心雕龙》其他篇章的相互印证等角度出发,进一步探析"研阅以穷照"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一、提炼玉石文化精神,创新德育工作理念 我们选择"玉"作为发展学校优秀文化的媒介和载体,创新提炼出"以玉立德,锐意磨砺,精雕细琢,玉耀光华"的玉石精神,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精神.在此基础上,学校确立了"以玉立德,以德育人"的德育理念,培育光耀中华之"现代君子"与德业双馨之"现代良师",建设有品位、有品质、有特色的品牌学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营口市站前区南开小学把"人"作为学校管理活动的核心和学校最主要的资源,把师生作为管理的主体,提出了"以爱育爱""办有灵魂教育、育有底气新人"的办学理念,实施重在激励、贵在服务、根在文化、本在育人的人本管理策略,促进了学校和谐发展。一、以爱育爱,制度激励——学校人本管理重在激励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校园文化的特征以及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将校园文化的核心作为基准点,阐述如何构建一个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9,(88):5-6
古诗文阅读鉴赏既有助于学生夯实文学功底,还有助于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然而,一直以来,民族地区学校小学生古诗文阅读鉴赏却存在着诸多现实困境。本文将在深入剖析民族地区学校小学生古诗文阅读鉴赏现实困境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民族地区学校小学生古诗文阅读鉴赏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推进民族地区学校小学生古诗文朗诵的有效策略"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修武县第二实验小学始建于1994年8月,现有教学班24个,教职工83人,在校学生1800人。学校崇尚依法治校、从严治教、严谨治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营造"书香校园"。学校以此作为办学特色,深入开展古诗文诵读和读书读报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学校定期进行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本栏目将聚焦首都基础教育的几所品牌学校,通过学校对自身教育品牌形成过程的思考,以及特邀相关专家对学校品牌建设进行点评,力求解读学校品牌建设过程中的内涵《礼记》:"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作为基础教育的载体,学校的责任不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产业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分析河源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等,提出河源发展客家文化产业的构想———将文化产业作为其主导产业之一,以城市品牌管理为中心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合理布局文化产业带,大力建设"客家古邑"文化产业示范园,形成合理的文化产业链,产生产业的联动效应,以点带面,促进河源文化产业发展和城市品牌建设,提升"客家古邑,万绿河源"城市形象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把河源打造成一个环境优美、文化发达、人民生活富裕、休闲宜居的品牌城市。  相似文献   

10.
井头中心学校目前校舍紧张,已不能满足逐年增多的新生入学,湖滨新区在异地新建一所运河学校,学校将整体搬迁,为了新建学校的长远发展,学校组织全校教师围绕如何建设一所文化底蕴深厚、办学特色鲜明的学校,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创建"五悦课程"基地,建设"悦文化"校园。以"悦文化"为引领,以"绳之韵"悦体课程开发实施为载体,达到教师主动作为,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和谐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1,(10):85-128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主体之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也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五小学校(简称"龙泉五小")非常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相继开发了"生活阅读"课程、节庆课程、创客课程等一系列校本课程。"生活阅读"课程最能体现龙泉五小校本课程理念。"生活阅读"是在特定的阅读场域中,以阅读为手段、以回归生活为走向、以意义建构为旨归,通过挖掘生活元素、链接生活世界、体验生活实践,让学生感受真实的生活、体验丰富的情感、获取意义建构,从而实现思想的交流、智慧的启迪、灵魂的感悟和精神的成长。"生活阅读"课程分为"阅书""阅事""阅人"三大板块。"阅书"重视输入与积累,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文化基础;"阅事"重视输出与运用,引导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阅人"强调认识与理解,让学生找到自我发展的方向。学校基于"生活阅读"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将文本与生活、与课程活动连接起来,用生活化的活动对阅读成果进行展示与表达,充分体现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本刊《特设专栏》围绕"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这一主题特别组稿10篇,展示龙泉五小校本课程开发及实践的过程与成果,以获"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学校和家一样,有"和"方有发展。作为一所学校的管理者,我成天思考的主要问题,就是不仅要把学校"做大""做强",还要将学校"做  相似文献   

13.
挖掘内涵,凸显学校文化主题。2015年,安陆市把创建"发展均衡、治理严谨、质量领先、文化鲜明"的鄂中教育名市作为奋斗目标,把学校文化建设提到教育发展的重要位置。各学校立足地域特点、历史传统和发展现实,提炼学校文化主题,形成办学特色。紫金路小学发掘汉东书院历史,提出"诗雅"和"墨香"的文化发展方向,形成以"诗、书、画"为特征的传统特色文化。碧山脚下的烟店镇初级中学、太白初级中学都以李白"酒隐十年、栖身碧山"为依托,深入挖掘"李白  相似文献   

14.
<正>学校将探索生活化、情景化的礼仪教育内容、形式,根据文明交际礼的行为领域、传统文化以及表现要素,融入其他学科知识,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课题组提出了"学校礼文化建设"的校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以礼规行,以礼养德,以礼育人。我们校园礼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出博爱、自主,拥有彬彬有礼的好孩童。一、以礼规行"以礼规行"就是要用良好的礼仪指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行"是礼仪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学校的礼仪教育不只是一种讲礼仪  相似文献   

15.
我们学校在"构建学校文化场,培育健全现代人"的办学理念和"以学生发展为本"新课程教育思想的引导下,将打造团队作为学校发展之关键、提高质量作为学校立足之基础、创建特色作为学校激活之抓手、科学管理作为学校经营之策略、发展学生作为学校办学之归宿、提升学校品质作为学校目标之追求。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关注学校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6.
《江苏教育研究》2012,(19):2+67
创办于1982年的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充满活力的年轻学校。在短短30年的办学历程中,该校以"读经典诗文,做少年君子"为育人目标,以"古诗文启蒙教育"为办学特色,书写着精彩与辉煌,先后创建成为江苏省实验小学、扬州市古诗文启蒙教育特色学校、扬州市经典诵读示范学校等。围绕"读经典诗文,做少年君子"校训,学校以诗画图、古诗长廊、蒙学匾额、诗文吊牌等文化小品营造"厚德载物、大气沉静"的校园文化氛围,使身处其中的孩子们处处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染、熏陶,快乐学习,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佳红 《考试》2014,(12):26-27
<正>随着农村城市化、教育现代化的快速推进,社会、社区、家长、师生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要求愈发提高。如何进一步引领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进而提升学校的社会形象,已经成为社区学校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作为拥有70余年的历史老校,我们提出"仁爱教育"品牌发展战略,以"仁爱"为学校办学的核心理念,以仁润心,用爱化人,引导学生做有中华文化之根的仁爱之人,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职工教育》2014,(12):71-72
我校自2008年底始在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中引入7S管理。学校与7S结缘,缘于三方面需求:中职教育与现代企业管理对接需要,以期实现五个对接,即专业与职业岗位、教材与岗位技术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学校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需要,响应省教育厅号召,"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标准化管理机制,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感受到企业严格管理氛围,使实训基地成为中职学校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学校育人文化整体推进的需要,以实训基地引入7S管理为契机,延伸渗透到学校各个层面,加强学生"规范"、"养成"意识,渐成习惯,提高职业素养、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将对以"行事"改变观念,以"形式"内化实效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洛阳市古城中学是洛阳市文明单位、洛阳市示范初中、洛阳市首批规范化学校。近年来。学校以"发展基础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优质教育"  相似文献   

20.
《当代学生》2013,(10):64
江苏省徐州市大屯矿区第二中学长期重视书法教育,该校专职和兼职书法教师中,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三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二人、省市级艺术教育名师六人。学校坚持"素质"加"特长"的办学宗旨,以书法教育作为突破口,明确"以书习文、以书励志、以书立人、以书兴校"的目标,以此培养学生,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形成"以字厚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