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技法 美化作文的技巧有很多,景物描写一直颇受评卷者青睐.细细品读近年各地的考场满分作文,你会发现,景物描写几乎是它们共有的亮点.有的以景物为写作对象,泼墨如云,景物美得让人惊讶;有的以景物为线索,巧妙穿插,内容情景交融;有的在景物描写中引入修辞,有的从景物中引出哲理,表达方式多种多样,语言无不异彩纷呈.这样的技巧,若能成功地运用一种,文章会顿然生色;综合运用,语言会霞光满天.由此文章获取高分甚至获取满分,或许也并非难事.  相似文献   

2.
五年制小语第十册课本中有不少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有的文辞清新,象一支亭亭玉立的出水芙蓉,有的气势磅礴,似大海掀起万顷巨浪;有的细腻逼真,娓娓道来,惟妙惟肖;有的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发人省思。但作者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而是让景物为主题服务,为表现人物服务。这些文章的风格韵味、描写的目的和作用,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所以,如何指导学生欣赏这些精彩的景物描写,是很值得进行一番探讨的。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生的作文里,常常有景物描写的内容,也常常出现景物描写与人或事互不相干的现象。这说明他们还不知道景物描写应当为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本中有景物描写的课文并不少,我们应结合平时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那么,景物描写有哪些作用呢?  相似文献   

4.
文章中动态景物的描写与静态景物的描写,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说他们是好朋友,就想让同学们描写景物时,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把看到的景物描写得更美,更能吸引人。  相似文献   

5.
赵晓雪 《考试周刊》2024,(20):39-42
初中生学会写景,是其会写人、会叙事之外应熟练掌握的核心能力。初中生写作时要会运用景物描写为记叙文加分,要会写以景物为主的写景作文。那么,景物描写要写什么?怎样才能写出形象生动,又能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的好文章呢?文章从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方面来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6.
记人叙事类文中,景物描写常常有妙笔生花之功效。对景物描写作用的透彻理解,有助于深入把握人物形象、作品主题。对景物描写作用的深入领会和融会贯通,有助于在写作中运用景物描写,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覃永恒 《现代语文》2007,(2):104-105
记人叙事类文中,景物描写常常有妙笔生花之功效。对景物描写作用的透彻理解,有助于深入把握人物形象、作品主题,对景物描写作用的融会贯通,有助于在写作中合理运用景物描写,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同学们在习作中经常要描写景物,有的片段练习要写景物,春游、秋游等各种游记要写景物,有的命题习作也要求描写景物。但有的同学在平时的习作中,遇到景物描写时,往往一写到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百花齐放,鸟语花香",一写到鲜花总是"张开了笑脸,风一吹,像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写了一篇《我爱西湖六月荷》,老师说写得不错,景物描写有特点,很细致、很生动,让我谈谈体会。我又重新将自己的这篇文章读了读,觉得我这次描写景物,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得比较好。一、以动写静,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描写景物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法,可是,有的景物动感很明显,如波涛、流云、奔马、飞鸟等等,而有的景物却好像很难发现它的动感,如树木、花卉等等。荷花、荷叶,如果静态地看,当然也很美,可是描写满湖的荷花荷叶,只有静态描写肯定不行。那么,如何写出荷花、荷叶的“动”呢?看  相似文献   

10.
景物描写是作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很多同学在面对美景时却不知从何下笔。下面选录一些名家对冬景的描写,供同学们赏析、借鉴。这些景物描写各有特色:有的精细描画,有的简笔勾勒;有的以景物表现环境,  相似文献   

11.
王芳 《考试》2001,(11)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知识讲得太死,太绝对化,甚至把不是规律的东西当成规律来讲。尤其是阅读鉴赏,既要讲一般性,又要讲特殊性。如诗歌,有抒情诗和叙事诗之分,两种诗歌有共同的艺术特征,又各有其表达主题的方式。仅就抒情诗而言,又分为写景抒情诗、即事抒情诗、咏物抒情诗等。不同的抒情诗表达主题的方式又各不相同。写景抒情诗中,有的以描写的景物作为诗篇表现的主体,融情写景,创造意境,表达主题,如北朝民歌《敕勒川》;有的不以描写景物为主,而重在表现诗人因景而生的思想感情活动,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的又把景物描写当作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的景物之所以吸引人,就在于它们有千差万别的形状,缤纷迷人的色彩……描写景物就要写出它们的特点,要让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一要写"色"。例如:"早晨,我们向码头走去,准备乘船出海。  相似文献   

13.
景物描写在记叙文写作中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可是许多同学在写作中不懂得景物描写的特点,有的描写模糊不清,有的分不清主次,有的缺乏情感,出现了许多不应有的败笔。那么,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应该怎样去描写自然景色呢?具体  相似文献   

14.
同学们在习作中经常要描写景物:片断练习要写景物;春游、秋游等各种游记要写景物;有的命题习作也要求描写景物。但有的同学在遇到景物描写时,往往一写到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百花齐放,鸟语花香”;一写到鲜花就是“张开了笑脸,风一吹,像翩翩起舞的蝴蝶,散发  相似文献   

15.
比喻,在描写景物的课文中常常出现,它让那些美妙的景象变得形象生动、呼之欲出。课文《五彩池》(见人教版教材)对池底石笋形状的描写便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原来池里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境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石笋的形状可谓多姿多彩,有起伏的,有矗立的,也有成簇的。这些形象原本是朦胧的,但在这里,由于作者把它们比喻成“起伏的丘陵”“矗立的宝塔”“成簇的珊瑚”,从而将它们朦胧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出来!同学们在描写景物时,如果也能恰当地运用比喻,也会让景物更醒目、更形象。下面请看学生写…  相似文献   

16.
我们写作文时常写到景物,常常要有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在我们作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好的景物描写既可让读者读了之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也可以借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达到借景抒情、情景  相似文献   

17.
我们写作文时常写到景物,常常要有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在作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好的景物描写既可让读者读了之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也可以借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绝少有原生态的,大抵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直接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景物描写,一是融入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情感的景物描写.前者借助景物来表现作者情感;而后者,不是直接地展现作者的情感,而是借助景物,来表现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的情感.前者一般不会给读者带来阅读障碍,这里单说后者.此种景物是作品中人物眼中之景,此种景物之“情语”也是作品中人物之情.例如,鲁迅的《社戏》,写小伙伴们划船去听戏途中的景物描写:写景,就是在写人物“心情”.在阅读过程中,如何界定景物描写与人物刻画的对应关系,往往会成为阅读中的难点.下面就以小说《芦花荡》为例,试作说明.  相似文献   

19.
<正>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议论的文章,常常会涉及对周遭景物的记录与描写景物描写的对象非常广泛,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描写它们。那么,如何能让我们笔下的景物更加生动,以此更好地表达我们的思想情感呢?在借助景物描写抒发情感之时,不妨从下文描述的几个角度着手,让景物描写更生动,让情感表达更充沛。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古代作家丰富多彩的表现技法中,景物描写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借鉴古代作家的写景技法,对于开拓景物描写的艺术空间,大有裨益。 古人自然神妙处 一切景语皆情语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昔人论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就告诉我们,“昔人”把写景的文字同抒情的文字割裂开来,当作互不相干的两张皮的看法是肤浅的。描写感情,倾诉感情,这是文学的重要特征,是作品扣人心弦的力量的源泉。不饱含感情的文字,决不会有生命力。在景物描写中,人的感情情态应蕴含于景物状貌的描绘中,使人的情态和景的状貌和谐一致。刘勰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景物描写的最高境界,乃是以景启情,又融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闪耀出情采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