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西诗画观中的“诗画一体”和“诗画异质”向来被认为是相互对立的,其实两者提出的时代背景和人手角度以及文化传统的各自不同,二者均是建立在符合自己的时代风调和民族文化品格的基础之上,内容呈现出差异性也是在所难免的。但双方并非完全对立,将两者互补方能促进诗画美学理论的更新和艺术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关于诗画关系的"诗画一体"论与"诗画异体"论的纷争,古往今来一直没有停止。"诗画一体"说以诗画融合为美,而"诗画异体"说则认为诗画以分离为美,两种观点看似各守一端、相互冲突。实际上,二者之间争论的焦点是针对诗和画的不同媒介展开的,然而无论取哪一端,都会发现它们都承认诗和画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和目的——情感寄托。  相似文献   

3.
苏轼是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特殊人物,苏轼画论中的“形神论“和“诗画一律说“对中国绘画产生了很大推动作用.同时,他的画论也为我国绘画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诗画关系经历了从"诗画一律"到"诗画异质"的变化,其中,诗是时间的艺术,画是空间的艺术。但是,诗画表现方式的不同并不能说明它们各自功能的强弱,它们是同属于艺术的不同的表现形式,它们都有艺术所具有的表现能力。不宜对诗和画的表现力作出强弱之分。诗和画的关系应该是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任远 《文学教育(上)》2010,(12):101-101
“诗画一律”是古代诗论家、画论家的著名观点。这是因为诗在内容上很多都是写景、咏物,从而极易呈现出与画相关联的描述性和呈现性的特点。郭熙认为: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把诗画的联系描述得非常准确。这其中的集大成者是王维。苏轼就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相似文献   

6.
诗与画作为两种紧密联系的艺术样式,被称为孪生姊妹。“书画异名而同体”,“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等名言隽语足以表现二者作为姊妹艺术的相通互借之处。然而,诗与画毕竟又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样式,其特殊性自不待言。况且中西艺术史上关于诗画的比较研究又是以各自的艺术实践为基础的,同样是诗,或同佯是画,在中西方却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文化特征。所以本文就以中西方传统的诗画对比观为基点来探讨它们各自所体现的历史文化内涵。众所周知,在诗与画的关系上,苏轼倾向于“诗画同律”说。在《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之一中有“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名言,而在《书摩诘蓝田烟雨  相似文献   

7.
初中古诗词教学是介于小学丰富的感性积累与高中理性的鉴赏分析之间的过渡阶段,然而当前初中的古诗词教学定位模糊,随意,教学手段单调枯燥,而且新课标实施策略对此又简单笼统,致使初中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流于形式,兴趣大被挫伤。笔者努力尝试"为诗配画——为画配诗——以画论诗"的诗画共赏平台来进行探索实践,大大激发了学生深入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并培养了学生审美情趣,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8.
清冷空灵,如梦如幻——中国古代山水诗画的审美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一体,诗画互证,这是中国传统诗画艺术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中国诗画都在追求空灵飘渺、静穆深远的审美意境,体现了禅道理论对诗画艺术的深刻影响。中国禅道哲学重视幻化和妙悟理论,在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空寂之境,展现了鱼跃鸢飞、花开花落的无限生机景象,启迪着诗画艺术追求淡尽风烟、澹泊空明的审美境界。禅道和诗画艺术的相通圆融,开创了一个独特的意蕴空间,给我们很深的审美启示。  相似文献   

9.
诗画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古今中外著述颇丰。我国自古强调"诗画一律",注重诗与画之间的渗透融通。钱钟书先生在莱辛《拉奥孔》的启发下将目光转向"诗画异质"说,于1939年发表《中国诗与中国画》,并提出"旧诗或旧画的标准分歧是批评史里的事实。"[1]28文章从钱钟书先生这一观点产生的深刻的思想文化背景展开论述,即:儒学精神和佛道文化对诗画艺术的不同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相似文献   

10.
达·芬奇画论,尤其是他的诗画比较,作为近代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自觉和全面的艺术比较、文学比较,在突显了绘画等造型艺术的各方面的审美艺术的同时,也把诗歌(文学)方方面面的特征显现在我们面前.他的文艺理论的价值,甚至远大于当时的许多"诗学"著作.达·芬奇的诗画比较开了西方近代诗画比较、文学与其他艺术比较的先河,并成为17、18世纪莱辛<拉奥孔>更为系统深入的诗画比较的先声.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和西方,历代都有关于诗画优劣的争论。在西方,诗画孰优孰劣,两派各执一端,势均力敌,但在中国传统诗画理论中,"诗优画劣论"一直占绝对优势。从顾恺之最早注意到绘画的缺陷开始,"诗近全能/画有局限"的观念始终盘踞在人们的脑海中,诗画的高下优劣之争出现了"一边倒"的异常局面。邵雍的两首议论诗为我们指出了这种现象的根源,即中国文化的独特模式。这一现象反映了中国特有的世界观和艺术观,并与中国画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13.
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精品课程建设如何办出特色,使之既区别于中职课程,又区别于本科课程,一直是课程建设的主要问题。应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从课程内容与职业工作的匹配程度、课程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梯度、理论与实践的整合程度等三个维度开展精品课程建设,通过进行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旨在为高职课程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何谓教育理论联系教育实践?对其回答之关键在于对不同论域下的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以及二者之间联系的理解,以及在何种意义上探究教育理论联系实践。“教育理论联系实践”是一个流变的观念,现代意义上教育理论联系教育实践的本质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彼此强求关系。教育理论联系的是能够被理论指导与改造的教育实践,教育实践联系的是能够改造自身的科学化教育理论。这使得现代意义上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趋向更为紧密,但也失却了对教育理论和实践各自独立品性的自我自觉和坚守。  相似文献   

15.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设计和其他学科课程教学的设计是完全不同的,它是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基础,以学生活动、心理训练为主线,以心理环境为保证,以学生获得成长体验和人格发展、最终形成健全心理素质为宗旨的一种操作方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原则和模式。  相似文献   

16.
分层教学与分"智"施教是根据不同劳动者的素质结构、智力水平及其他可以"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对其进行不同行业专有技术的培训,使其成为实用性的专有人才.分层教学与分"智"施教理论,来源于孔子"因材施教"与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要研究分层教学与分"智"施教的方法与对策,分清利弊,使高职教育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建构主义与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构主义理论不同于传统的教学理论,在该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既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符合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应用建构主义理论建立实践教学模式,根据案例实证研究,对其效果加以证明,并提出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合格人才的一种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利用当代公共管理的理论和系统分析的方法,讨论了各类教育事业的公共性及其外部性差异,研究了它们的提供模式;认为教育事业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它的公共性在不同的教育类别中存在着差异,对它们的提供模式也应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分层教学是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班教学,分别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采用不同评价体系。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和语言输入假说理论,对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大学英语课程分层教学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前测和后测的教学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来研究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对英语学习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明代小说典型论取得的成就,即小说人物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艺术典型的共性与个性,人物形象的形与神,对明人在小说典型问题上的不同认识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肯定了他们对古代小说美学的开创性贡献及对后世的巨大影响,充分评价了明代小说典型论在小说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