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庭是对幼儿具有重要影响的微观系统,随着三胎政策的放开,核心家庭育儿压力的增大,祖辈-父辈共同养育的模式越来越普遍。“三代同堂”式、“幼儿流动”式及“教养人更替”式成为目前共同养育的主要形态表现,教养人“主角”与“配角”定位模糊、不同层级教养人之间存在代际博弈及教养人频繁更替使教养方式难以一致是共同养育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不同教养人角色异化,影响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代际博弈导致家庭关系失衡,影响幼儿情绪稳定性;教养人之间教养方式分歧,影响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为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要明确双方教育权责、建立亲密互信的亲子关系及加强祖辈与父辈之间沟通,共同养育好下一代。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关于幸福感的研究不胜枚举,但关于幼儿父母在养育过程中的幸福感研究还相对匮乏,因此立足新时代背景,探讨幼儿父母在养育过程中的问题很有必要。研究发现,养育压力导致幼儿父母养育幸福感缺失,生育年龄偏差造成幼儿父母幸福感较低,缺少陪伴造成幼儿父母养育幸福感不足,父亲参与度低导致幼儿父母幸福感下降。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完善落实养育政策、科学指导生育观念、大力强化亲职教育、父亲角色回归家庭。  相似文献   

3.
彝族俐侎人在养育幼儿的过程中主要是向幼儿传授民族生产生活技能、进行宗教信仰的传递以及在生活中进行日常礼仪的训练。养育习俗作为幼儿园教育的补充发挥了积极的教育作用,也对边远民族地区幼儿教育有很大的启示:环境创设应整合本土文化资源;教育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世界;课程创设应融入儿童民间游戏;教育与养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作为在养育子女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失调综合征,母亲养育倦怠可能会对幼儿情绪能力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研究以636名幼儿母亲为研究对象,考察母亲养育倦怠对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母亲养育倦怠显著负向预测幼儿情绪能力发展;感知协同支持是母亲养育倦怠与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中介变量;母亲的正念养育调节感知协同支持与幼儿情绪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基于此,家庭、幼儿园及社会应构建共建共享的协同育人新格局,通过遵循幼儿情绪能力发展规律,为母亲提供心理支持,发挥正念养育的积极作用来缓冲其养育倦怠水平,为促进幼儿情绪能力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5.
<正>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亲密的"重要他人"。父母在养育儿童问题上心浮气躁、极度焦虑,家庭养育内容窄化,家庭养育环境硬化,家庭养育方式简单粗暴、不科学、不积极等,都会严重影响和制约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学前教育》2020,(2):6-6
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某种意义上讲,是养育孩子成就了父母。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督促父母把以前忽略的课程都补上,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父母也要不断修剪自己的生命枝叶,最终圆满自己的人生。试想,如果我们处理不了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又怎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呢?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再感兴趣,又怎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呢?如果不是养育孩子遇到了困难,我们又怎会去探索,去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维模式呢?如果我们的生命正在走向开阔,这难道不是孩子给我们带来的改变吗?所有这些改变,都表明我们在成长。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一段自我成长的旅程。  相似文献   

7.
蔡颖 《英语辅导》2010,(3):120-123
本文通过对中国广东一双语家庭的幼儿双语养育的案例分析,探讨了经“一亲一语”原则”(OPOL)养育下的双语幼儿“语码混合”行为是否和父母语码混合比例,父母对其使用的谈话策略的影响有关。结果显示该幼儿的语码混合比例与父母语码混合比例相关;该幼儿首次混码后,父母使用的谈话策略对该幼儿再次混码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317名幼儿家长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祖辈-父辈共同养育的特点,并探讨其与母亲养育压力、幼儿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共同养育中女性祖辈占大多数,男性祖辈参与共同养育的较少,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姥姥占47.0%,奶奶占43.8%,爷爷占6.0%,姥爷占3.2%。母系祖辈在矛盾暴露这一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父系祖辈,在其它维度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2)聚类分析发现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关系可分为三类:和谐型、一般型和冲突型,分别占33.9%,35.5%,30.7%,三类家庭在母亲养育压力和幼儿问题行为各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3)母亲养育压力在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和幼儿问题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上文(见本刊第5期——编者注)中指出教师是在实践——反思——实践这一不断循环往复的行动研究过程中获得成长的。儿童的研究离不开合作,教师的研究同样需要合作,需要来自于儿童、同事、家长以及教科研人员的支持和帮助。教师与幼儿、同事、家长、教科研人员的合作的侧重点不同,对教师成长的帮助自然也不完全一样。 与幼儿的合作研究 教师与幼儿的合作研究实质是师生共同围绕一个幼儿感兴趣的、教育内涵丰富的“主题”或“论题”而展开的教学互动过程。不少人认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在“教”,而幼儿是在“学”,或者说教学只是教师在帮  相似文献   

10.
邢淑芬  孙琳  王媛  王争艳 《教育研究》2012,(11):122-127,149
养育行为是社会文化转换的重要过程。采用家庭观察的方法,从养育目标和养育策略两方面探讨在自由游戏情境下母亲和祖辈养育行为的代际差异,结果表明:母亲和祖辈的养育目标都是自主—联结型,但母亲更强调鼓励自主的社会化目标;母亲和祖辈都倾向于采取中压策略,但母亲采用的低压策略显著多于祖辈,祖辈采用的高压策略显著多于母亲;养育目标和养育策略间存在相关关系,母亲的社会化目标与其低压策略和中压策略显著相关,而祖辈则是与中压和高压策略显著相关;母亲和祖辈的养育目标和策略存在性别差异,对女孩强调自主性目标,对男孩则会采取更多高压策略。  相似文献   

11.
养育后代是一个神圣而光荣的使命,也是一项充满压力的任务,部分父母在养育过程中会出现倦怠。养育倦怠是指由于父母角色压力和长期育儿压力所引发的一种情感耗竭状态,会造成父母对孩子的抚养畏缩、不负责任,以及父母自身情感和身体的耗竭等负面影响。养育倦怠普遍存在,如何使父母们走出倦怠状态,正视育儿问题,减轻育儿压力,需要学校、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及父母自身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王蕾 《教师》2014,(20):22-22
根据伊曼努尔·康德《论教育学》的教育内容,本文对其中的养育教育进行了讨论,旨在阐述对幼儿养育教育的理解,培养幼儿在养育教育中的自由与道德。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当前家庭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是家庭规模缩小、家庭结构简化。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中小学生家长对于儿童发展的总体评价比较积极,同时认为他们的部分个性品质不如上一代;在儿童成长的环境方面,学校教育环境较令人满意,社会环境有待改善,儿童养育对社会支持和政府干预的需求有所增长;家长普遍认为家庭是儿童养育最主要的场所,不赞成亲子分离,同时希望国家和公共机构应在必要时承担责任。家长的养育观念、行为和养育环境存在城乡差异,并受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幼儿的独立性是在父母养育过程中逐渐培养成的,它对幼儿心理发展起积极作用,能够促进幼儿独立能力的发展。但是有些家长让幼儿独立活动的意识淡薄,什么事都想替孩子做,这样反而减缓了幼儿的成长速度。幼儿园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与家长一起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幼儿的独立能力应该从小抓起,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劳动,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他们独立克服困难的习惯,并且要对他们的独立行为多给予鼓励和表扬。  相似文献   

15.
幼儿的独立性是在父母养育过程中逐渐培养成的,它对幼儿心理发展起积极作用,能够促进幼儿独立能力的发展。但是有些家长让幼儿独立活动的意识淡薄,什么事都想替孩子做,这样反而减缓了幼儿的成长速度。幼儿园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与家长一起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幼儿的独立能力应该从小抓起,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劳动,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他们独立克服困难的习惯,并且要对他们的独立行为多给予鼓励和表扬。  相似文献   

16.
幼儿双语养育(bilingual parent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是指在双语家庭中,一方或双方父母,在跟孩子的日常交流中,采用外语进行,以便幼儿在自然的环境中,无意识地习得外语。双语养育可以充分利用幼儿语言习得关键期之前,大脑语言机制尚灵活、敏感的契机,实现对外语无智力负担的无意识习得。幼儿双语养育不会影响幼儿的第一语言习得,也不会影响幼儿的智力发育。幼儿双语养育在中国双语家庭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石会锋 《新疆教育》2012,(13):232-233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健康的心理,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中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我国社会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家庭结构与养育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致使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8.
《父母必读》2014,(5):28-39
《父母必读》杂志在2014年提出的“自然养育”理念,不仅在倡导让孩子回归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更是强调我们一贯强调的,用最自然的方式养育孩子。其中包括母乳喂养,包括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养育模式是否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在这样理念的倡导中,我们也非常感谢那些和杂志有着高度契合感、一直在不懈努力地推动着自然养育方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19.
每一种社会都会按照自己的传统和社会思想来养育自己的下一代。在近代早期的欧洲,由于生产的需要和缺乏足够适应的教育机构,家庭(出生的家以及雇主的家庭)就担当起了将正在成长的子女引进社会的义务。当青少年参加到家庭与社区的生活及生产过程中时,便可获得他们生活于其间的文化和社会所有的思想和习惯,从而就为今后的立身处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当下在幼儿教育领域里,幼儿和老师不再是一种教育和被教育的独立关系了,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老师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反之幼儿的心理特征、生长需要、情感个性同样也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中对老师进行制约改造,同时幼儿通过自己独特的改造方式及改造过程推动着老师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