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基础教育财政体制实现了从“公平性财政”向“充足性财政”的转变。从“公平性财政”到“充足性财政”凸显了内涵于美国基础教育财政政策中公平理念从同质向差异的转化。这种从同质公平向差异公平的理念转化具体表现为美国基础教育财政政策中“充足性财政政策”的产生和运用。“充足性财政政策”缓解了美国基础教育中的...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美国基础教育财政诉讼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各州开始涌现,并经历了从"均等"到"公平"的发展阶段,体现了社会公众关于教育平等理念的嬗变。"充足教育"的理念深刻影响着美国基础教育的财政政策,使之在财政拨款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测算拨款充足的方法多样性、拨款充足有具体的公平标准几方面对我们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追求教育公平是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目标之一,财政政策是教育公平发展的核心政策。美国教育财政政策调整与变革中投射出理念与实践的创新,其早期教育财政诉讼强调平等,要么提高贫穷地区的教育经费,要么降低富裕地区的教育经费,或者二者兼施,随后诉讼逐步出现从公平到充足的转向,实践中,主要采用统计分析、经验观察、专业评估等模式,制定教育充足财政政策。充足财政政策是由教育结果引导的政策,基于教育标准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价,同时也是教育公平发展新形势下的财政政策创新。  相似文献   

4.
王瑜 《教学与管理》2014,(9):152-156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基础教育财政支付的核心理念出现新的转向,开始从追求水平平等转为追求垂直平等、从关注投入公平性转为关注产出充分性,而改革手段也从过去的报告呼吁转为各类教育财政立法与诉讼,不断推动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美国基础教育财政的公平能得到有效的反映和不断发展依赖于其多层次、系统化的保障体系,主要体现在教育财政分配中的价值理念保障、测度技术保障以及法律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美国基础教育财政政策演变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以来,美国基础教育财政政策经历了几次大的演变,总体趋势是:从注重资源配置效率,到注重资源分配公平,再转向强调教育财政的"充足性".美国基础教育财政政策演变历史,与改革开放后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政策的演变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借鉴美国二战后基于公平的基础教育财政政策调整经验,有助于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财政政策的完善.始于1989年的美国基础教育财政的"充足性"实践,对我国未来义务教育财政政策走向也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6.
美国基础教育“新”财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国基础教育财政的历史发展状况 ,阐述其关注的焦点从财政公平向充足的转变等特征 ,说明教育财政的充足性与教育效果密切相关 ,要达到一定水平的产出结果 ,特定水平的教育投入必须得到保障。其次 ,以德克萨斯州、威斯康星州、新泽西州和怀俄明州为例 ,介绍了三种不同的财政充足的度量方法 ,揭示了美国现阶段公立中小学教育财政向充足性发展所作的努力和采取的途径。最后 ,分析了美国基础教育财政特征对中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发展的启示 ,并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郑磊  邓政 《教育科学》2007,23(6):6-10
依赖财产税为教育筹资是美国基础教育财政的显著特点。本文对美国的财产税与教育筹资的关系进行综述,讨论美国财产税为教育筹资的历史变迁,这种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的争议,教育财政体制的发展趋势,并从公平与充足的权衡为视角,提出了对中国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区县基础教育财政的充足和公平初探——以北京市为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金燕 《教育科学》2008,24(1):17-20
教育财政一般要遵循充足、公平以及中立的原则。在中国,区县一级财政是影响基础教育财政充足和公平的主要因素。本文试图以北京市为个案,以区县为单位,使用统计数据从财政充足、公平、中立的视角来分析探讨基础教育的财政分配情况。研究发现基础教育财政体制并不遵循财政中立的原则,当区县财政紧张时,容易压缩教育财政支出比率;当教育支出总量水平较低时,容易压缩公用部分经费支出;并且区县财政的安排还表现出渐进主义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财政充足:美国经验能否用于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美国以财政充足性为导向的基础教育财政改革,以及四种测算充足性水平的方法,并对教育财政充足与教育公平的关系进行简要评述。基于中国的现实国情,笔者就美国经验对我国基础教育财政改革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01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CLB)法案,以及2009年奥巴马政府《力争上游》(RTT)政策的实施,标志着美国教育财政政策从追求教育机会公平转向追求教育结果公平.NCLB法案开启了美国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追求教育结果公平的初步实践;奥巴马政府针对NCLB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让所有儿童都成功的目标,深化了教育结果公平的财政政策.2015年总统教育预算优先项目更凸显出联邦政府以更务实的态度和措施不断推进结果公平的进程,教育结果公平成为美国教育财政政策的新取向.优先项目预算和财政诱导作为联邦实施教育结果公平的财政政策策略,旨在建立起“政策目标——优先预算——财政诱导——教育结果——目标实现”的教育财政支出链条,进而促进结果公平教育政策的有效执行.美国以结果公平为导向的教育财政政策对我国推进教育公平的教育财政政策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要条件,而实现师资配置均衡化必须依赖于国家制定合理和有效的教师政策:1.落实人事改革制度,严格教师合约管理;2.改革师资配置方式,促进教师合理流动;3.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保障基础教育发展;4.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提高整体师资水平;5.大力扶持农村经济,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乡基础教育不公平的原因,长期以来都是见仁见智,但根据笔者长期大量的调查研究,如果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四条行政管理角度考察,最根本最深层的原因则是地方人民政府教育决策者们对促进教育公平的态度与决心。  相似文献   

13.
促进教育公平是中国制定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导向。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基点是增加教育投入,保证机会公平,并已经关注资源利用情况及对过程公平的促进,今后的方向是如何提高产出效率,促进结果公平。对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公平取向进行分析,提出构建以公平为取向的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体系,通过财政政策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具有现实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设计有利于教育机会公平、教育活动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社会经济基础条件、成本分担体系的构建、教育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及成本分担的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原因,高等教育在成本分担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公平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改革和优化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促进和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5.
曹晶 《中学教育》2013,(5):54-60,66
在城市化进程中,教育政策公平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教育政策的精英化、城市化及效率优先的价值取向,教育政策的有限理性决策模式,教育政策活动中的利益相关者缺席,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偏差,城乡二元结构等。建议通过确立公平的教育政策价值取向,建立完善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加强政策执行的指导和评估机制等措施以提高教育政策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6.
当前社会上存在的诸多教育不公平的现象,从根本上讲,是长期以来教育制度政策的缺失和不合理造成的。通过解剖当今社会教育制度的种种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为人们进一步领会教育公平的本质提供了思路。并从实践的角度,对教育公平在教育政策和制度安排中应如何体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强调教育公平理念、教育类法律与法规的制定、教育制度改革和创新、教育收费制度和重点校制度的改革、职业技术教育与民办教育等的政策制定和完善等方面对实现教育公平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公平是山西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部崛起背景下山西基础教育公平的主要问题是教育机会不公平和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其成因有社会和经济的原因,但根本原因是教育政策和制度设计的不公平。为此,推进山西基础教育的公平发展,必须由政府承担主要责任,确立公正的价值取向,规划基础教育公平蓝图,实施基础教育标准化工程。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取得前所未有成就的同时,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与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依然很突出,集中体现在民族地区的各级各类教育、城乡教育和不同民族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现状,多数少数民族社会发展阶段还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中央政府要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更加倾斜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和谐社会的教育公平理念,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前教育的公平对我国教育公平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存在着入园机会、教育资源配置、师资力量不均等现象,教育质量存在明显差异。要实现学前教育公平发展应该加大政府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建设好幼儿教师队伍,并且积极关注弱势群体的幼儿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