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开始了旨在以大众教育为目标的第三次教育改革。作为高师院校地理专业的最重要基础课之一的“地质学”,也同样面对着教学体系的改革。地质学教学体系涵盖了地质学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与教育评估等方面。文章在对213名地理系本科学生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讨论了高师地理专业设立专业基础课程“地质学”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性,以及“地质学”教学体系面临的问题,进而对“地质学”教学体系特别是教学内容改革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质学基础”是地理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它内容丰富,实践性强,关系到许多后续课程的学习。本文总结了数年来在“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的体会,认为可以通过加强交流引导、精选授课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以及重视实践教学等途径来提高“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张祖辉教授 ,1 93 9年 4月生 ,1 964年 8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 .现任泉州师范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委员会委员、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 ,中国古生物学会会员 ,泉州市文物保护科技协会理事 .1 979年以为 ,主要从事高校地质地理专业的教学工作和古生物地层学与环境地质学研究工作 .在教学方面曾主讲过古生物学、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水文学、地球科学概论及地理学导论等课程 ,2 0 0 1年获校优秀教师称号 .在科研方面 ,参加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福建晚古生代有孔虫及所产生物地层学研究》 ,主持市重点科技项目《泉州市环境污染度演…  相似文献   

4.
《地质学基础》是高等师范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鉴于该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有效地开展该课程的见习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将《地质学基础》课程的见习分为两部分,即室内实验和野外实习,内容涉及矿物的室内实验、岩石的室内实验和地质野外综合实习等。  相似文献   

5.
地质学基础主要研究反映地质科学认识和思维的基本规律,反映学科的发展和最新成就,在日常生活和各种工程实际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实践,探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在地质学基础教学中的各自优势与劣势,结合对两者优缺点的分析,提出了在地质学基础教学中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地质学基础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具有自己独特的专业背景和重要地位,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难以满足此专业特色的形成、人才创新素质的培养以及教学现状问题的解决。本文系统分析了此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创新的必要性,着重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课程考试形式4方面进行教学创新探讨,以提高本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结晶学与矿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不仅是学习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等地质专业课的重要基础,还与目前市场上比较热门的学科,如环境学、材料学及宝石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地质学发展处于低谷阶段,一些学生对于专业课提不起兴趣,甚至采取应付、  相似文献   

8.
宫伟  戴黎明  邢军辉 《科教导刊》2023,(10):110-112
“地质学基础”是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等本科专业的重要基础专业课程,而实践教学探索则是“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中国海洋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地质学基础”的教学现状基础上,提出以“地震研究”为切入点的实践教学思路,列举以“郯庐大地震”为例的诸多优势,并提出几点具体的实践教学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9.
地质专业基础课是地质学专业大学生的启蒙课程,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综合作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需求的作用.在教学改革方面应明确21世纪地质学科肩负的历史使命,加强地质学基础课的教学;多渠道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在21世纪的地质学人才的培养中,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学对培养知识、能力与素质于一体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普通地质学》是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它要求学生掌握地质学一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建立地质学的时空思维方式和通过地质现象反演地质过程的逻辑思维方式。针对这一教学目标和现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该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和调整,提出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1.
"地质学基础"是高职院校相关地质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地质类专业的"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为例,总结了该课程的特点,分析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改进课程教学的方法和建议,为教学管理部门和授课教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是地矿类大学多个非水文地质专业的必修内容,在各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概述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凝练教学内容,优选教学案例,探索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践结果表明,本次改革探索是有益的,能明显提升非水文地质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地质学基础"是地矿类高校非地质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南理工大学非地质专业的"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为例,总结了该课程的特点,分析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前人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改进课程教学的方法和建议,为教学管理部门和授课教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实践教学是地质学基础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地质学基础的实践教学中,主要运用感知规律的强度律、差异律、组合律、活动律和协调律,以感知规律的多种规律指导地质学基础实践教学,结合学生和课程实际提出具体的教学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学生通过实践教学能够掌握地质学基础的一般概念和规律,使认识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以更好地掌握和巩固知识。  相似文献   

15.
何葵 《教书育人》2002,(10):12-13
地学思维是人类思维方式在地学认识领域的具体运用,它是地学认识与地学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地学思维在其发展中以其特有方式进一步反映了地学主体与地学客体的关系,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品质和体系。《地质学基础》是地理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初学者一开始都像是迈进一个崭新、朦胧而陌生的世界,他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很少,还不能运用地质理论解释某些地质问题。因此,在讲授地质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使学生了解地质科学发展历史的概貌,科学技术的时代背景,以及地学思维的特点和地学思维形式,以帮助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缩短认…  相似文献   

16.
文中分析了我国地质学基础教材的分类和现状,阐述了国家级精品课程《基础地质学教程》教材的由来、编写思路、服务对象和主要内容,并归纳了《基础地质学教程》教材的五大基本特色。  相似文献   

17.
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成立于2011年,其历史可追溯到国立兰州大学1946年创办的地理系及兰州大学1958年设立的地质学本科专业。学院地质学科是国家"985工程" "211工程"建设学科及甘肃省重点学科。学科立足西北,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秉承"大道无垠、精诚致远"的院训,强化专业特色,瞄准学科前沿,以科技创新和高层次精英人才培养为目标,产学研相结合,广泛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在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古植物与古环境保护、岩石圈演化与超大规模成矿作用、非常规石油天然气、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治等特色研究方面成果丰硕。  相似文献   

18.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现在"儿童中心论"、"教育即生长"、"从做中学"等教学命题。受以上命题启发,探讨了基础地质学教学的"学生中心论"、基础地质学的"教育"即地学专业学生的"生长"、从做中学"基础地质学"等教学理念,对基础地质学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地质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方式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的地质学人才培养应有新的思路和模式, 温家宝总理在回访母校时提出的:“品德优良, 基础厚实, 知识广博, 专业精深”殷切期望, 是我们培养新世纪地质学人才的指导思想。基于这个思想, 对新世纪地质学人才的培养方式提出一些看法。首先是在课程设置上抓住两个基础 (自然科学基础和学科基础), 重视创新思维的训练, 采取多形式的培养方案; 其次加强选修课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地质学基础》是高等师范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地理科学专业后续课程的入门课,同时该课程也是地理科学专业的必修课。学好和掌握该门课程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是中学地理教师智能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展开教学实践与探索讨论,内容涉及课程的教材和教辅、课程的教学目的、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的教学方式、课程的考核方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