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课间体育运动是一项有益身心的活动。要充分实现其功能,就必须突破“两操”的局限,实施“大课间活动”。“大课间活动”作为一种新的课间体育活动形式,要得到深入、广泛和有效地开展,我们就必须更新观念,做到师生共同参与。学校领导、班主任、体育教师对此要加强管理,做到既责任到人,又分工合作。在组织管理上,既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又要创造性地检查评比,使“大课间运动”多样化、艺术化、个性化、季节化、韵律化,从而确保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2.
课间体育运动是一项有益身心的活动.要充分实现其功能,就必须突破"两操"的局限,实施"大课间活动"."大课间活动"作为一种新的课间体育活动形式,要得到深入、广泛和有效地开展,我们就必须更新观念,做到师生共同参与.学校领导、班主任、体育教师对此要加强管理,做到既责任到人,又分工合作.在组织管理上,既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又要创造性地检查评比,使"大课间运动"多样化、艺术化、个性化、季节化、韵律化,从而确保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3.
刘世英 《考试周刊》2014,(80):128-128
大课间活动是学生喜爱的活动,是加强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质的有效举措。在活动中要重视大课间活动的实效性,即在大课间活动中狠抓管理,在大课间活动的内容上注重特色项目,在大课间活动的模式上注重多样性,灵活多变,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享受快乐,使大课间活动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支持、老师参与、师生同乐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所在学校经过多年实践与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课间体育活动基于学校融合文化背景下,走出了一条“传承·创新·融合·发展”的发展之路,彰显“和乐活动”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力与美统一,亦庄亦谐,促使师生们在和乐活动中强身健体、在和乐活动中提高综合素质。学校成为“全国十城市大课间活动”展示学校,先后获得了广东省传统特色项目学校、广州市传统特色项目学校、连续六年获得广州市大课间评比一等奖和荔湾区大课间评比特等奖等多项荣誉。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促进全面素质教育,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师生身心健康,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5.
<正>开展大课间是推进阳光体育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难评价、评价烦这个难题。为了能进一步提高小学师生开展大课间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使学生体育锻炼获得良好效果,除了要健全学校大课间活动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指导,同时必须建立对学生的评价体系,把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表现列入常规体育成绩考核,调动激发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一、大课间活动的评价内容(一)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有效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如果一个活动下来只见几个学生在活动,一群学生在围观  相似文献   

6.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学校组织的一项大型体育活动,一般是利用第一节课和第二节课的空档时间来实行。体育大课间的实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项有效形式。要做到有效地开展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就要必须明确要求、骨干带头、快速进出场、利用好场地与器材、活动形式多样、有效地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1+N”模式是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创新,是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学校体育课程的大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运动需要的一种模式。体育大课间活动“1+N”模式既有特色,又有趣味。实施小班化体育大课间活动“1+N”模式,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将各班级比赛结果列为班主任年终考核的加分项目,积极开发更多适合在大课间比赛的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大课间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相似文献   

8.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拓宽“体艺2+1快乐大课间”活动范围,广辟课外活动渠道,使“体艺2+1快乐大课间”真正成为弘扬体育精神,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文化,我校在全体师生中,大力提倡“每天锻炼一小时,利用快乐三十分、中午特色班、校园吉尼斯等活动的有效展开,在一定程度上搭建了学生快乐体验的活动平台.从而促进大课间体艺活动的有效开展,形成颇具学校特色的课间活动模式,拉近了师生和距离,间接地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同时师生能在活动中体验快乐,享受着幸福的校园生活,增强了师生体质,协调了教育效果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一直以来,安全是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而学校对小学生课间的管束与监督力度又相对薄弱。通过前期调查分析,笔者发现学生课间活动存在诸多问题:课间活动管理虚化、课间活动空间混淆、课间玩耍方式单一等。我们在厘清课间活动的特性、课间活动的原则等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以“小课间”撬动“大快乐”,丰富课间活动的精神内核,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学生课间活动的不文明现象。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山东潍坊市教育局在市区的12所中小学开展了“快乐大课间”活动的实验。该活动突破了固有的课间操模式,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安排半个小时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游戏等活动。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应,不少学校纷纷效仿。但笔者以为,在实施“快乐大课间”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保证学生活动的时间。学校要将“快乐大课间”活动纳入到课程管理中,列入课程表,并加强对活动过程的有效监督,避免个别教师占用学生的活动时间进行文化补习或思想教育。二要丰富学生活动的内容。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活动项目。可由师生改编或自…  相似文献   

11.
大课间活动作为深化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新型的课间积极性休息形式,近些年来在全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快乐大课间”、“阳光大课间”,既能充分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缓解精神疲劳,又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高平 《广西教育》2013,(33):88-88
大课间活动是融健康、娱乐、文化于一体,广大师生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一种群体性的体育活动。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能够极大地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使校园增添不少活力。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深地体会到要想开展好学校大课间活动,转变观念是前提,全员参与是根本,形式多样是关键。一、开展大课间活动,转变观念是前提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但是学生锻炼体能的需要,更是学校体育教学功能和价值的体现。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13.
一、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建设 要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学校就必须要有一支“团结奋进、积极向上、创新务实”的领导班子。笔者认为:首先,班子成员要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分工.明确责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分管工作要落实到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其次,必须要“以人为本,与人平等”,绝不只是做师生的领导,更应成为师生的朋友,凡是要求师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最后,要形成领导班子成员各自考核的基本项.对于因主观失误造成不良后果者应评为“不合格”。  相似文献   

14.
吴冬杰 《成才之路》2009,(12):98-98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课间操与课外活动的基础上发展创造的一种更加科学新颖的学校体育活动形式。与以往相比较。大课间体育活动目的性强、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学生参与性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就如何开展中小学“大课间活动”,提出一些不成熟意见.希望能对推动“大课间活动”深入广泛地开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课间十分钟》是一篇阅读课文,篇幅短小,文字浅显易懂,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所以,在上这一课时,我着重让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具体地描写打乒乓球、爬竿、丢沙包等三项课间活动的。首先,让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三项活动?这三项活动中作者又选择了哪项作为重点来具体的描写?”等问题去反复阅读课文,通过熟悉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中作者描写的课间三项活动是同学们在课间活动中最喜爱的活动。作者描写时贴近学生实际,才能写得生动、具体。在全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描写活动可以做到三结合———概括叙述和具体描写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一、参加师生日常活动——校长有“份” 作为学校管理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校长的教育实践必须深深扎根于学校和课堂,校长的办学思想必须紧紧围绕教师和学生。全程参与师生的日常活动,全面了解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有助于校长及时了解、发现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效实施学校管理理念和管理策略。基于这种认识,我要求自己在处理好繁杂的日常事务之余,坚持“四进四同”,做到学校的每一项活动校长有“份”。  相似文献   

17.
大课间活动是一种活性和弹性很强的课程,它的管理较为重要,其难度也大,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要注意安全安全问题具体到大课间活动需要强调几层意思:①场地设施的安全隐患问题,场地要合理布局,设施本身要具备安全功能等等;②整个学生运动场地要合理安排,尤其是一些老学校,场  相似文献   

18.
一、搞活作文课堂教学,解决学生“怎样写”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一项实践活动。因此,必须处理好“教”与“学”、“动机”与“效果”的双重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熟谙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针对学生“不知道怎样写”的问题指点门径,力求做到一课一得。  相似文献   

19.
王超  戴红云 《考试周刊》2012,(77):120-120
1.前言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一项全国性阳光体育活动.是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保证。教育部副总督学杨贵仁同志明确提出“只有把大课间推广起来了,才能真正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学生是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主体,要把体育大课间活动组织得有声有色,深受学生的喜欢,首先要掌握学生喜欢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因为内容和形式是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的最直接因素。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更好地组织体育大课间活动,笔者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保障。它既是规定的体育内容,又是在体育教师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开展起来的一项体育活动;它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有力手段,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因此,大课间体育活动既要把体育活动寓健身于快乐之中,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结合健康教育,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