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1.问题的提出。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外部刺激唤起主体的情感活动时,就更容易成为注意的中心,就能在大脑皮质上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从而强化理解和记忆。相反,则不能唤起情感活动,主体必然对它漠不关心。人的情感体验往往由具体的情境所决定,生动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感召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唤起情感主动,促进学生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研究表明:“外部刺激,当它唤起主体的情感活动时,就更容易成为注意的中心,就能在大脑皮质上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从而强化理解和记忆。相反,则不能唤起情感活动,主体必然对它漠不关心。”(高楠著《艺术心理学》)。人的情感体验往往是由具体的情境所决定的,生动美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感召力。把多媒体引入数学课章辅助教学,能产生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  相似文献   

3.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恰当的思维教学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能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本文从①用“实例”创设思维情境,②用“故事”创设思维情境,③用“活动”创设思维情境,④用“媒体”创设思维情境四个方面对课堂情境的创设进行阐述,希望能与同行们共勉.  相似文献   

4.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境教学能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在课堂教学的浓郁气氛和情调中,设置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环境,即“教学情境”,能使学生触景生情,引起其情感的共鸣,从而领悟教学情境所特有的“韵外之致,味外之道”。笔者多年来一直耕耘在语文教学的第一线,现就语文情境教学浅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影响“有感情朗读”效果的因素是众多的,有学生本人的、教材内容的、环境因素的、教师指导水平的等等。本文主要从环境条件和指导方式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一“、有感情朗读”的环境条件(一)情境朗读,既不同于文学创作,也不同于音乐创作,它的基本特点“是取他人所作,由自己所读,为别人所听”,所以,需要有情境性和感染性作为其基本的条件。1.情境性。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情境中产生的,情景、情境不同,人的心境就不同,具体的情景、情境可以唤起人的相应情感。而且,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人的情感产生往往具有综合作用。在欢乐的情境氛围中,…  相似文献   

6.
徐伟 《江苏教育》2007,(20):35-36
现代心理学认为,为学生创设适度、有效的学习情境,能唤起学生的学习思考和创造的欲望。《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7.
白冰 《河北教育》2007,(6):40-40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的情感诱发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出的。鲜明、生动、形象的情境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在教学中,我常常使用鲜活的多媒体手段,制作各种各样的课件,创设与再现诱人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所谓情境,是指能唤起学生心底情感和听课激情的一个意境和环境。情境教学主要是由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音乐课的情境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学习和汲取现代教育理论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构造了“师生互动、共同参与、自主学习、最优发展”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新模式。其操作程序是:情趣性导入—开放性讨论—自主性练习—多向性反馈—综合性应用。   一、情趣性导入   情趣性导入是教师从学生的情感需要出发,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教学环节。它有助于激发和强化学生的认知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创设故事情境、问题情境、竞争情境、操作情境等导入新课。如教学“角的认识”,创设了“小马过河”的童话情境:“小马离开妈妈,要独自一人到河…  相似文献   

10.
一、巧设导入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当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一般都会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创设合理的导入情境,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产生浓厚的兴趣。恰当的教学导入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蒋君 《湖南教育》2008,(5):13-13
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文章是一个承载多种情感信息的载体。由各类文章构成的语文教材是一个储满情感的仓库。语文课必须进行情感教育,依据文章情境创设教学情境,展现多层次、多形态的情感场,以“文章情”为基调。用“教师情”来诱发、唤起“学生情”。  相似文献   

12.
教学情绪场是一种能给学生情感感染,进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激起学生对知识的强烈追求、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课堂教学环境。显然,教学情绪场对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选择教学方法的同时必须考虑情绪场的构建。作为现代教学方法之一的“动像教学法”,以它独特的优势,对教学情绪场的构建起着极好的作用。一、创建情境,激发情感,促进情绪场的建立良好的导入能直接引起学习注意和学习动机。动像教学法在创设情境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用其导入教学,可以产生非常强烈的情感效应。在低年级教学中,通过“再现”生活情境,将…  相似文献   

13.
曾静 《当代教育论坛》2005,(11X):115-116
一、旅游地理课“情感教学法”的定位 “情感”教学法是以能够调动学生情绪、引起学生兴趣的有关教学媒介和手法,唤起学生对于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情境的“情感”,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参与教学交流,同学积极配合,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目的的教学方法。在旅游地理课的教学中,“情感”教学法是运用多样化的方式,包括器具(如音像制品、样本、图片、风物实物等)和组织手法(如自主课题分配、生源地划分讲解、背景知识融入等),  相似文献   

14.
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情境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使他们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尽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让课堂真正地“活”起来。一、创设问题情境,点燃学生思维火花  相似文献   

15.
郑百苗 《云南教育》2005,(31):14-15
情境,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就是一种以情感调节为手段,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优化了的语言学习和语言生活环境。情境教学的核心是“情境”。它以“情”为经,将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素质确定为语文教学的有机构成,将学生的兴趣、特长、志向等人的素质的重要方面摆上语文教学应有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思品课的教学语言美,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饱含真挚、美好的情感,能以情激情,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并使他们获得审美的快感。它能量大限度地激活主体的道德思维,唤起学生的“良知”,鼓舞他们去进行行为践履。  相似文献   

17.
积极创设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尤其是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手段,多渠道地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思维,能有效提高阅读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达到新课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相似文献   

18.
蒋兴伦 《辅导员》2014,(14):145-145
陶行知先生说,如果你按着鸡脖子喂米给鸡吃,它乱叫乱挣也不会吃;如果你松开鸡,它就会自己主动去吃米。那么,在数学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如何鼓励、培养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呢?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想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想探个究竟,想问个“为什么”,这样既能激发学习热情,又梦培养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9.
一、情境教学的作用 情景是指在营造学习环境、文化知识环境以及各种行为活动的基础上促进情感体验和动机培养。当学生由“景”入“境”,就进入了学习的情境之中。确切地讲,学生的学习情境不但包含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解决的问题和完成的问题,还要蕴涵学生的动机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节成功的数学课首先要从精彩的创设情境开始。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往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可以诱发学生情感,强化学生认知体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积极创设情境,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且还要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下面介绍几种创设情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