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新闻摄影是记者在新闻现场以照相机瞬间记录的方式反映新闻事件,也就是说,摄影记者是通过照片上的形象来报道新闻的。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只有善于从纷繁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攫取最有新闻价值的瞬间形象,才能拍出真实、生动、感人的新闻照片。 新闻摄影同属新闻范畴,与文字报道一样,同样需要具备新闻“五要素”。新闻照片是用图片形式进行报道的一种手段,已成为报纸版面上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一张好的新闻照片常有生花妙笔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的题材用照片报道要比文字报道效果好得多,它毕竟是以真实的形象,浓郁的现场气氛,真情实感地记录了刚刚发生的一幕,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容易让人信服。我在实践中经历的一件事,至今记忆  相似文献   

2.
新闻实践中,一些新闻能出画面,而有些新闻却不出画面。记得一位新闻摄影界的前辈经常教导我们:摄影记者要发挥图片形象语言的优势,有的新闻用图片表达更形象,而有的新闻用文字表达更精彩,不能用新闻摄影的短处比文字新闻的长处。因此作为新闻摄影从业人员要发挥手中照相机的优势,用脑子去谋划出精彩的新闻图片,为报纸增色。  相似文献   

3.
以图片瞬间形象报道新闻的摄影记者,首先要会抓新闻,按新闻规律开展工作,这是新闻摄影记者不同于其他摄影师的重要区别。新闻摄影有其自身规律,重视研究其特点,探讨新闻摄影的优势与局限,强化摄影记者的形象表现力等,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新闻摄影报道的是新闻,因此它受新闻规律的制约,这是新闻摄影区别于其他摄影门类的特性之一。新闻摄影的形象性,即通过直观可视的图片形象报道新闻事实,又明显区别于文字新闻。因此,新闻性与形象性二者的结合,是新闻摄影这种报道形式能够独立存在的根本条件,也确立了它在新闻事业中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4.
借助文字强化形象优势新闻摄影的优势是形象,但任何形象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新闻摄影的“局限”也是新闻形象自身的弱点所必然。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摄影运用形象“说话”、独立报道新闻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形象性再强的图片新闻,也离不开文字说明交代它的诸要素。不认识这一点,过份强调形象的独立性是不现实的。事实上设有一个摄影记者是完全依赖形象而不借助文字就能报道新闻的;只是因为他们是摄影记者,是以画面形象为主报道新闻的,文字在他们手中处于从属的地位。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形象自身就“立”不起来,也不可能有新闻形象的相对独立性。因而文字说明对于新闻摄影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5.
新闻摄影和文字报道应是相偕共振的两翼,文字、摄影并重也是本刊的宗旨之一。改革的现实需要改革的新闻,新闻摄影如何更真实、自然、生动地纪录、反映现实?中国新闻摄影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优势?发展趋势如何?怎样适应世界新闻摄影的潮流?它需要摄影记者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2月6日,20余名首都中青年摄影记者聚集在《中国记者》编辑部,切磋思想、交流看  相似文献   

6.
新闻照片是用照相机照出来的,不是用笔写出来的。摄影记者应该把主要功夫,用在拍好新闻照片上。对摄影记者的检验,最根本是看他能否拍出好的新闻照片。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摄影记者不仅不应忽视文字的作用,而且应该努力熟悉和掌握这一手段。提高文字水平,不仅可以补充照片画面形象之不足,而且可以更大、更好地发挥新闻照片的效能。为什么必须重视新闻摄影的文字手段呢?一、没有文字不行。新闻摄影固然有“一图胜千言”之长,却也有“无文不成图”之短。没有文字说明的新闻照  相似文献   

7.
在摄影报道中曾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摄影记者口述所采访的新闻事件时,将当时的场景、画面及发生发展过程描述得十分感人,但观其所拍摄的图片,却远不及口头描述的那么生动。究其原因,主要是摄影记者观察和捕捉瞬间形象的功夫不够,拍摄的新闻图片缺乏较强的形象表现力。主要用图片形象而非用文字语言报道新闻事件,这是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的重要区别之一,也是摄影记者独特的工作方式。因此,能否运用照相机新闻事件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瞬间意识是新闻摄影记者拍好新闻照片的一个重要条件。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一张新闻摄影作品的优劣,取决于摄影记者瞬间意识的强弱。一个新闻摄影记者,不是毫无头脑的实录者,更不是机械拍摄的机器人,而是有敏锐头脑,能真实、典型、生动地记录瞬间形象的新闻摄影家。瞬间意识的概念所谓瞬间意识,就是记者对于正在发生、发展的客观事物的某一状态或特征的迅速反映。在新闻  相似文献   

9.
刘开明直言不讳:摄影记者不能总是跟在文字记者身后当配角。初当记者时,他也时常象“出租车”似的为文字记者做“跟班”,只是配角当惯了以后才不甘愿起来。他琢磨:新闻摄影与文字报道相比独具形象优势和魅力,摄影记者的主攻方向应该是更多地运用形象独立报道新闻。或许,正是有了这份不甘愿,刘开明名下的“独立报道”才得以在新民晚报上频频出现。常读《新  相似文献   

10.
新闻摄影过去很少涉及科技报道,原因是很多高科技,形象性不是很强,靠形象宣传取胜的新闻摄影总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读了陈勇去年12月4日发表在湖北日报上的一组摄影报道,很是振奋,新闻摄影在报道高科技新闻时终于有了突破,有了创新。 报道及时地反映了我国首例转入类基因器官移植手术获得成功,用5幅照片形象地记录下这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新闻。从手术室到手术后的48小时监护,照片自然生动,文字说明简洁,不是简单地图解新闻,而是借助新闻形象深化了主要的新闻事实。 这组照片的成功之处还在于,摄影记者把镜头对…  相似文献   

11.
新闻摄影采访是摄影记者获得图片新闻的主要途径,它在整个摄影报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摄影报道成败和质量高低的决定性环节。但是由于新闻摄影的报道对象(具有形象价值的新闻事实)、传播形态(附有少量文字说明的照片形式)、传播性质(视觉新闻)、技术手段(拍照)等的特殊性,就使它的采访具有不完全等同于文字新闻采访的特点。一、新闻摄影采访的形象积累所谓记者的积累就是采访前的准备活动,而摄影记者的积累与文字记者的积累相比,多了一项就是形象积累。因为新闻图片的社会效果是靠形象好坏来衡量的,如若形象不能在感官上或心理…  相似文献   

12.
摄影记者拿摄影奖,理所应当。但摄影记者获文字奖,在中国新闻界却是罕见。在剐刚结束的’98全国抗洪救灾优秀报道评选中,《工人日报》摄影记者于文国、《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贺延光两人在分获摄影作品一、二等奖的同时,又双双取得文字报道的一等奖,成为“新闻评选”中的新闻。于、贺两人是我国新闻摄影界的资深记者,过去曾多次在全国性的新闻摄影作品评选中获奖。以文字作品获一等  相似文献   

13.
作为记者,不论是摄影记者,还是文字记者,兼具的职业特点是传播新闻、传递信息。一张照片,没有新闻价值,我们只能称之为艺术摄影或普通摄影,而不能称之为新闻摄影。这就是说,新闻摄影也同新闻报道一样,是以传播新闻、传递信息为己任的,它可以用视觉形象来传递信息,同文字报道相比,只是手段不同而已,就  相似文献   

14.
新闻摄影作为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手段,能够迅速反映现实生活中极富新意和美感的生动瞬间。它一方面要客观报道新闻事实本身,另一方面又要通过用光、构图、角度把握、形象观察等艺术手段来完成摄影的艺术创造过程,以期达到迅速及时、真切生动地报道新闻事实的目的。新闻摄影兼跨新闻和艺术两个门类,具有两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报界,摄影记者拿摄影奖,不足为奇;获全国文字大奖,却实属罕见。在去年底结束的’98全国抗洪救灾优秀报道评选中,《工人日报》摄影记者于文国、《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贺延光在分获摄影作品一、二等奖的同时,又双双取得文字报道的一等奖。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位我国新闻摄影界的资深记者,虽说过去曾多次在全国性的新闻摄影作品评选中获奖,但以文字作品获一  相似文献   

16.
在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中,新闻摄影应当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在深化新闻改革当中,更应当把新闻摄影放到重要位置上来。为什么这样提出问题呢? 这是因为,新闻摄影是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有的同志把新闻摄影看作新闻报道的一翼,是有见地的。由于新闻照片有着生动的形象优势,所起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是文字报道所不能代替的。而且,一张优秀的新闻照片,往往胜过一篇文字报道。一图胜千言,确实是有道理的。在新闻改革中,我们不是常常说,要把报纸办得图文并茂,引人入胜吗?如若我们重视新闻照片的作用,发挥新闻照片的优势,真正使报纸图文并茂,那  相似文献   

17.
肩负反映现实、记录历史重任的新闻摄影,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新闻摄影要担负起形象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重任,新闻摄影记者,必须努力赶上时代步伐,具体说,必须有政治意识、中心意识和精品意识才行。 一 新闻摄影作为党的宣传手段和新闻舆论工具,是依托形象化来反映政治的。江泽民总书记要求新闻工作者要讲政治,这是新时期党的新闻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对新闻工作者高标准的政治要求。摄影记者讲政治,就是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把政治渗透到不断探索新闻摄影规律和不断改变思维模式之中,才能够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中去发现新闻,拍摄具有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新闻照片。 摄影记者讲政治,要有政治洞察力,有了这种洞察力,在采访中才能鉴别出哪些题材应重点拍,哪些题材应快拍。摄影记者讲政治,就是要把自己培养成政治敏感性强的人,不做那种人云亦云的摄影记者,而要把当前的政治与我们形象报道的内容结合起来的摄影记者。要满腔热情地把镜头对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有摄影记者有较高的政治素质,用政治家的头脑去思考,用政治家的眼光去观察,才能准确地把握全党全国工作的大方向,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拍摄出具有新闻价值的照片。  相似文献   

18.
摄影记者是用视觉形象来报道新闻的,一幅新闻照片绝不是简单的对事件的记录,而是由记者通过照相机用现实中的形象组织而成的一个信息传播媒体。事实上,任何一幅新闻照片,都离不开记者对形象的选择、提炼和抽象的思维活动,它与摄影记者的视觉思维有很大关系。正因为如此,作为摄影记者必须了解视觉思维的规律和视觉的形式特征。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你对视觉形式的追求,总是伴随着整个摄影采访过程之中。有些新闻摄影记者不了解视觉思维的基本规律,更忌讳谈形式。他们认为,摄影是科学技术,一按快门就能完成任务,新闻现场那么纷乱,瞬息万变,那有什么形式可言。然而,新闻摄  相似文献   

19.
在报社编辑部,文字记者为了丰富自己所写的报道,往往想起摄影记者:唉,配个照片吧。 摄影记者为了能使自己拍摄的照片作为单条新闻在报纸上发得突出些,便不愿意和文字记者一起去掺和。摄影和文字,到底谁配谁? 我以为,谁也不用配合谁,两者在报纸上不是主从关系,是并列同等的伙伴,只是报道新闻时所借用的手段不同而已。 文字和摄影,在报纸工作中应该是竞争和协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由永怀 《今传媒》2016,(9):120-121
“一图胜千言”,新闻摄影作为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以其生动、真实、具体的形象语言,发挥着文字报道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独特的宣传功效。公安新闻摄影作为新闻摄影的门类之一,现已在新闻摄影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也是公安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