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96年创办的上海南洋公学,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南洋大学,后又改名为交通大学。1897年南洋公学成立师范学院,首次招了40名学生。当年秋天师院又设附小,但一无教师二无教材,只好由师院学生轮流上课,教材也由学生自己编写。陈懋治、杜嗣程、沈叔逵三人在《蒙学课本》第  相似文献   

2.
上海南洋公学创办于1896年,是我国最早的学校之一,辛亥革命后改为南洋大学,后又改为交通大学。1897年4月,南洋公学首批招收40名学生,成立了师范学院。是年秋季,院方依照日本师范学校附设小学的做法,又开设了附小。由于初办,既无教师,也无教材,教师由师范学院的学生轮流担任,教  相似文献   

3.
知识窗     
上海南洋公学创办于1896年,是我国最早的学校之一,辛亥革命后改为南洋大学,后又改为交通大学。1897年4月,南洋公学首批招收40名学生,成立了师范学院。是年秋季,院方依照日本师范学校附设小学的做法,又开设了附小。由于初办,既无教师,也无教材,教师由师范学院的学生轮流担任,教材《蒙学课本》也由学生共同编写。编写者陈懋治、杜嗣程、沈叔逵,在《蒙学课本》第三册的“编辑大意”中写有这样一段话: “秦西之学,其旨万端,而以德育、智育、体育为三大纲。德育者,修身之事也;智育者,政知格物之事也;体育者,卫生之事也;蒙养之  相似文献   

4.
《湖北教育》2007,(9):56-56
中国师范教育源于鸦片战争之后,最早成立的师范教育机构当数由上海南洋公学于1897年所设的师范院,而真正开启高等师范教育的是  相似文献   

5.
钩沉     
●1897年4月8日交通大学建校开学1896年12月,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由清大理寺少卿盛宣怀创设于上海,与北洋大学堂同为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大学。  相似文献   

6.
要刊速览     
《教育》2007,(16)
我国教师教育的历史启示与战略取向中国教师教育自十九世纪末盛宣怀于上海创办南洋公学师范学院以来,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曲折发展的历史中,一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传统与优势,另一方面也在中西交融与时代变革中走过一些弯路,留下了诸多  相似文献   

7.
廖世承先生,生于1892年,1970年病逝,上海市嘉定县人。我国著名的现代教育心理学家。1909年就读于上海南洋公学,1912年考入清华学校高等科,1915年赴美留学,在布朗大学攻读教育学和心理学,并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19年廖先生学成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为东南大学)教授兼附属中学主任、上海光华大学副校长。抗日战争时期,任蓝田国立师范学院院长。抗战胜利后继任上海光华大学副校长、校长。解放后,1951  相似文献   

8.
《快乐阅读》2012,(35):2
张元济,一八六七年生,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清光绪进士,曾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等。因参加维新运动,戊戌政变后被革职,后在上海致力文化事业,曾任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南洋公学总理。一九〇二年入商务印书馆,历任编译所长、经理、监理、董事长等、校印百衲本《二  相似文献   

9.
学校设音乐课,并采用五线谱或简谱配歌词,现在大家已习以为常。我从看到的几个资料上知道,原来这还是引进加上改造的产物。据说,在本世纪初,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在学习外国的基础上首先开始把唱歌作为课程之一,并用简谱配歌词。当时,这所学校的教师,是南洋公学1897年成立的师范院的毕业生。南洋附小在创办时担任校长的  相似文献   

10.
一、创“公学”立“模范”我国古代学校只有两级,即小学和大学。现有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制度,是在近代创立的。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外院、中院、上院三级的南洋公学,是我国近代学制的肇端。公学的外院即为小学,公学的中院即为中  相似文献   

11.
《神州学人》2011,(8):58
诚聘海内外英才华东理工大学坐落在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上海市,原名华东化工学院,其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洋公学和震旦学院,是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  相似文献   

12.
一、南洋公学的创立甲午战争后,中国近代实业巨子盛宣怀认为欲图自强,当以培育人才,筹设学堂为先,以兴学堂为己任。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任天津海关道时,盛宣怀奏准设立天津中西学堂,成为中国新式大学设置的雏形(后改名为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的前身)。1896年(光绪22年)12月,他又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  相似文献   

13.
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其前身是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2000年4月,将原西安医科大学、原陕西财经学院并入原西安交通大学组建新的西安交  相似文献   

14.
上海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创办于1896年,南洋公学是其前身,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同时,上海交通大学也是上海乃至全国最早开始教育信息化建设、迈向数字化大学之路的高等学校之一。  相似文献   

15.
《神州学人》2010,(10):F0004-F0004
华东理工大学坐落在上海市。原名华东化工学院,其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洋公学和震旦学院,是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的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的全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  相似文献   

16.
《教育导刊》2010,(10):F0002-F0002,I0001
广东广雅中学是著名的重点中学,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中学唯一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她创建于1888年,其前身是由清朝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广雅书院,与湖北自强学堂、两湖书院、上海南洋公学并称为当时中国四大书院。  相似文献   

17.
沈心工是中国首届师范生,1897年参编南洋公学《蒙学课本》是中国人自编的第一套新式教科书,为近现代教科书发展指明方向。1904年,他在南洋公学附小开设唱歌课以歌作戈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师范教育源于1887年(清朝光绪二十三年)上海南洋公学设立师范院,而师范性的美术教育则以晚清学政李瑞清首于1906年在两江师范开设图画手工科为起点.  相似文献   

19.
考察解读校名更易的具体过程与内在根源,可以窥见我国现代教育诞生和成长的特殊轨迹。南洋公学(1896-1905)是盛宣怀倾注心力最多、办学成绩最突出的一所学堂,其校名数经变更。在现代教育起步之初,以盛宣怀为代表的绅商阶层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其创办的南洋公学借鉴西方,定名"公学",采取由工商实业出资支持的"公学"发展模式。然而,当时中国社会还远未形成成熟稳定的工商阶层,而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主导社会的传统却异常发达,"公学"办学模式注定缺乏可持续性。在晚清政府主持学制改革后,"公学"模式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转而融入到由国家政府主导的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滚滚洪流之中。  相似文献   

20.
华东理工大学地处人文荟萃、海纳百川的大都市上海,原名华东工党院,其办学历名可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洋公学和震旦学院,是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全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院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