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90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处于中等水平,并在是否独生和父亲的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家庭教养方式各个维度与职业成熟度各因子存在显著相关。结论:"90后"大学生整体职业成熟度偏低,他是否独生、父亲受教育程度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来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李士萍 《教育与职业》2008,(18):184-185
研究师范类独生大学生的人格问题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和特殊的教育意义。本文对师范类独生与非独生大学生的人格差异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优化独生大学生人格的策略,以期为独生大学生的成才和高师院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剧烈转型的时期,大学校园里充满了后现代文化现象。这些后现代文化现象并逐渐从物质层面渗入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中,致使大学生荣辱观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偏离。针对这个现实问题,以及大学生思维的后现代趋势,对大学生需采取一些有效的荣辱观教育。  相似文献   

4.
对独生代的争议折射的不是一代人和另一代人之间素质的高下,而是他们之间价值观的差异。引导独生代的价值成长,是独生代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应用自编师生关系问卷对中医药院校独生与非独生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两类大学生师生关系的差异。结果显示,两类大学生在遇到困难时的倾诉对象、影响师生关系最大障碍的因素、多媒体形式教学及高校不断扩招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四个问题的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情绪智力量表(ESCQ)和家庭教育方式量表(EMBU)对263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和情绪智力有明显的相关。性别、是否独生、专业对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有明显的影响;专业和父母文化程度对情绪智力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采用《大学生自我管理量表》对长沙市三所重点大学的259名大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与非独生大学生相比,独生男、女大学生在自我管理的某些维度上有显著差异;独生女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要显著地好于独生男大学生。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需求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父母文化、是否独生是影响大学生需求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等方面;大学生的需求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根据学生的需求特点适时、适宜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整合后现代文化思潮,中国现代派内部反叛惯性和焦虑的影响是构成第三代诗歌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当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现在大学校园里总是充斥着一些低俗和庸俗的流行音乐,由于当代80,90后大学生精力充沛,对流行音乐叶特别钟爱,难免受一些不良音乐文化的影响,令人担忧.文章旨在阐释加强当代大学生高雅音乐教育必要性的原因,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Postmodemism)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流行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对社会阅读生态环境以及对大学生的英语阅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后现代主义以及其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和后现代渊源分析入手,对当代大学生阅读价值新取向的进行了后现代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网络流行语成为大学生日常交往的一个重要符号载体,在大学生群体中流传甚广、影响深远,大学生群体已形成对于网络流行语符号层面较深的熟知度、较强的感受性、较高的接受度和较广的使用性;在符号的意指层面,后现代思想、网络文化和青年文化也进一步在大学生群体中潜移默化,实现了对大学生思想文化层面的渗入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它的传入对大学生的影响更为明显,尤其是后现代思潮对大学生的生命观造成了直接的冲击,从而影响着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客观而理性地面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大学生感恩意识匮乏的事件频繁发生,虽然许多教育工作者逐渐重视感恩教育,并对其开展了一些研究,但是整体实效性仍不够理想,学者们对感恩意识的影响因素的探讨还不够深入。调查发现,父母职业是影响大学生感恩意识的重要因素,年级、性别、生源、家庭收入、父母文化、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等因素对感恩问卷得分影响不太显著。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查杭州下沙四所高职院校共906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现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深度访谈、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问卷调查和spss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分别受性别、出生地、是否独生、家庭结构和父母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6.
1978年,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如今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长大,进入结婚生子的高峰期。早在2003年,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独生子女养育独生子女”的社会现象已在数百万家庭成为现实,约占同龄婴幼儿家庭的12%左右,未来10年,“独生父母”家庭在我国至少会达到上千万个,并将成为社会主流。这一现象将对整个社会的进程产生重大影响。昔日的“小太阳”“小皇帝”们要转变为“独生父母”角色,面临教育子女的责任。在教育领域里,年轻的独生代力量也正在教师队伍中异军突起。独生代教育独生子女的现象日益明显,再度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韩琛 《绥化学院学报》2008,28(2):102-105
第六代是市场时代的电影先锋,以边缘人群和底层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而破碎性和差异性是其突出的后现代表征。基于内在的商品化诉求和后殖民趋向,第六代电影逐渐丧失先锋性,其先锋的文化使命面临终结。第六代电影的意义在于建立了一种后现代的电影诗学,纪录并反映了当下中国话语杂陈、价值多元的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的角度看,文化单一性向多样性的转变,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后现代文化的传入与大众文化的勃兴,无疑是导致大学生价值失范的诱因。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应建立起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人际信任量表",考察了福建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现状。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独生/非独生、父母职业、家庭所在地、年级大学生在人际信任总分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的大学生在普遍信任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3)不同家庭所在地、独生/非独生、性别、年级大学生在特殊信任方面存在显著差异;(4)大学生人际信任受内部因素(性别)、外部因素(家庭、学校)影响。  相似文献   

20.
传统与后现代--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刍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代大学生处于传统与后现代之间,他们的价值观的特征为传统、现代和后现代三种价值观的融合.他们是非主流和文化反哺的一代.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指导,继承传统优秀价值观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在教育中,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