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段琳娜 《留学生》2011,(9):32-33
创业是许多人的梦想,尤其是留学海外归未的学子们。有创业者在反复实践中终于实现7"~EJ业梦想,也有不少人几经挫折甚至惨遭创业失败。在这个艰难开创的过程中,创业失败者失去的不仅是金钱上的损失.还有对生活和工作的信心和勇气.有的人甚至一蹶不振。  相似文献   

2.
总结创业培训和创业者的工作实践,无论成功者,还是失败者,虽然他们的个人经历和创业路数不同,但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成功者都有很强的创造力,而失败者则缺乏这种能力。创造力是创业者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也是创业培训的重要内容。这一点,对创业者和实施创业培训者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创造力是一个复杂的、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概念,人们还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但无论如何认识和理解,要进行创业,就必须具备创业所具有的相关能力和相关知识,其最为重要的能力是创造力。形成创造力的主要因素包括:创新思维、学习力、个人品格、事业兴趣、敬业…  相似文献   

3.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举措。为此,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开办电子商务创业班、建设大学生创业园、设立创业雏鹰基金、与当地政府共建电子商务创意产业园等举措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但是,就最终效果来看,创业成功者有,失败者也多。本文主要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他们创业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为以后高职创业教育提供一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自全国高校扩招以来,就业形势一年紧似一年,许多大学生由此踏上了创业之路。他们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作为团中央“十佳青年创业故事奖”获得者丁峰和何萌是这些人中的佼佼者。我们刊登丁峰与何萌的创业故事,就是要大学生了解他们创业的心路历程,使一些正在创业或即将创业的大学生能从他们的故事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一、高职生创业路漫漫,艰辛坎坷虽然我国高校大学生在自主创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学生创业成功者少、失败者多也是不争的事实。作为高职学生与本科大学生相比,因文化程度较低,就业质量较差,创业的愿望比本科大学生强烈。但由于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接受专业的创业指导的时间有限,在创业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创业风险增大,创业成功率很低,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创业热  相似文献   

6.
以江西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创业文化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系,我们用大学生创业意向、对创业失败者的支持和看待创业成功者的态度表示创业文化.统计结果表明:首选职业是创业的大学生在创新上的表现要比首选职业不是创业的大学生好,并呈现出显著的差异(T值=4.784,Sig.(2-tailed)=.000);从均值比较来看,首选职业是创业的大学生在创新性上的均值为10.55,而首选职业不是创业的大学生均值为9.67,这说明创业意向强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强于创业意向弱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7.
信手写下这个标题,如果有人看了感觉是在哗众取宠,那他基本没有资格谈论创业这两个字,创业是不是玩命,只有那些创业成功或者失败者心里最清楚,颠峰上的快乐和深渊里的失落,为了生计而工作的人是体会不到的,再说玄一点,昨天花团紧簇,今日命悬一线。风停雨又至,雪上还加霜,这一份  相似文献   

8.
黄娟 《考试周刊》2012,(17):176-177
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高职学生校园自主创业成为一大社会特征。在成功的案例中,社会给予很高的评价与肯定,可那些失败者却无人问津,对此我们不能片面地评价好与坏,对与错。这需要我们理性的分析与思考。不断完善校园创业体系,为学生提供良好、健康的平台才是正确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在校的和刚毕业的大学生自发的创办企业,成立公司,担任法人的过程,称为大学生创业。在中国,大学生的数量日益庞大,就业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繁荣,大学生创业也许会成为今后大学生就业的主流。但是,把没有经验的学生直接推向市场,只能增加更多的失败者,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在创业中的优势、弊端、失败原因和创业途径等方面的问题,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参考途径。  相似文献   

10.
胜利者说:让我们找到原因。失败者说:没有人能搞明白的。当胜利者犯了一个错误,他会说:是我错了。当失败者犯了一个错误,他会说:那不是我的错。胜利者经历问题的前前后后,并着手解决它。失败者绕过问题,想着最好再也不要遇到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创业者的素质我们总是看到创业家成功的一面,却不知道他们为成功经历过多少彻骨铭心的坎坷,也看不到有多少创业失败者在黑暗中哭泣,甚至背井离乡、远走他乡。“见他平地起高楼,见他楼中待客,也见他人去楼空”,这是创业者由无到有最佳的写照。创业成功,功成名就的风光场景,吸引着很多年轻人前仆后继地投向创业之路。创业难,守成更难。有志创业的人必须先对“创业”有一些认识,才能在创业的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永续经营。一个创业者要成功,应该具备以下几点素质:1、要有过人的远见创业者要不断地在“为需求找方案”过程中找出创业的机会。不…  相似文献   

12.
带着希望上路,饥渴者会竭尽全力吸吮雨露托起生的信念;带着希望上路,创业失败者会积蓄力量等待新的机遇。带着希望上路,孤单的人不会觉得孤独;带着希望上路,寂寞的心不再感到寂寞。  相似文献   

13.
文摘     
创业要迈五道坎人民网2003年8月19日目前大学生创业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知识限制。许多创业者对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情况缺乏了解,分析时采用的数据经不起推敲,没有说服力等。二是缺乏经验。许多大学生“眼高手低”,在创业过程中除了能“纸上谈兵”之外,对具体的市场开拓缺乏经验与相关的知识。三是心态问题。许多学生创业时缺少“风险意识”,没有责任感和务实精神。四是创新能力薄弱。大学生创业失败者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技术创新。五是资金问题。表现在急于得到资金,给小钱让大股份,贱卖技术或创意,对风险投资不负责地使用,烧别人的…  相似文献   

14.
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是直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而市场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竞争,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所创新,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的竞争型人才,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能力的创业型人才。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职校毕业生,如果仅仅具有专业能力,那么他的职业生涯将是平庸和平淡的,有时甚至成为时代的落伍者或社会竞争的失败者。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对此认识还不够深刻,更多地关注是把职业技能传授给学生,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而对学生就业后的生存与发展关注不够,因而导致了许多学生仅有专项技能,而缺少成功创业的心理素质准备,工作中缺少创新能力,难以开拓成功。因此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十分必要。本文就此对职业学校如何实施创业成功教育作些探讨。一、创业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5.
赵锋 《上海教育》2006,(1A):27-27
如今的职业学校学生往往被社会贴上了“失败者”的标签,而上海市医药学校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让这些“失败者”重新找回了成功的自信。该校的做法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教育要做的就是让每一位学生体验成功,找回自信,而不是在筛选和淘汰中塑造“失败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任少红 《小读者》2011,(2):20-21
考试成功者的经验大多缤纷多彩.但失败者的教训原因多有相似之处。将考试失败者的一些典型常见的教训汇总罗列出来,便形成了一面镜子,供大家返照自己,提醒警示自己,少走弯路才能有效提高成绩哦!  相似文献   

17.
一、由单一评价观转向多元评价观著名教育专家吕型伟先生曾经讲 ,我国目前的教育是在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失败者 ,小学毕业通过升学竞争 ,胜利者上了重点初中 ,失败者进入末流差校 ;初中毕业生 ,胜利者上重点高中 ,失败者进入普通高中或进入社会 ;同样 ,高中毕业生 ,胜利者上了大学 ,失败者进入社会 ;大学毕业 ,胜利者出国留学 ,失败者留在国内 ;在国外学成者 ,千方百计留在国外 ,学艺不精者留不成回到国内。这样流向国内各行各业 ,各个层次的建设者大都是竞争的失败者。当吕老讲这段话时 ,素质教育的概念还未提出 ,那么在素质教育已提倡好…  相似文献   

18.
论失败     
失败与成功是孪生兄弟。 然而,失败者与成功者却常有两种截然相反的际遇:人们往往把鲜艳的花朵和优美的诗篇向登上高峰的成功者抛掷;而给予失败者的常常是“无能与庸才”之类的“雅号”,继之而来的是冷嘲与热讽。总之,只要你是失败者,便是“狗熊”,这实在不公平! 要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在为事业奋斗的过程中,常胜将军是没有的,而常败之将却是屡见不鲜。可是,你要是认为这些“败将”是无能的,都不会成为英雄,那不免失之偏颇了,因为有的事情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的。这些“将军”虽然败了,但是,正是他们的失败而使后来的开…  相似文献   

19.
现行教育功能异化的表现,反映在人才规格上,主要有三种情况: 失败者的心态——从各级学校输送出去的毕业生,大都是带着失败者的心态走向社会的:小学毕业,竞争胜利者上重点初中,竞争失败者进普通中学乃至辍学流向社会;初中毕业,竞争胜利者上重点高中,竞争失败者流向社会就业;高中毕业,竞争胜利者上高校就读,竞争失败者流向社会就业;乃至考研究生、博士生、出国留学,莫不如此。而在每一阶段的竞争中,胜利者总是少数,失败者占绝对多数。从根本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的现实教育中,存在着应试教育的模式和影响。它的弊端造成了大量的失败者。成功教育要消除教育产生失败者的现象,必然要对这种弊端进行冲击并实行改革。应试教育的弊端,表现在它把培养升学者作为教育的唯一任务。它把考入高校者当作成功者,把高考落伍者视为失败者。它把进入重点初高中,看作是通向高校的金桥,因此。考入重点中学者就成为成功者,未考入者则成为失败者。用这样一种标准论成败,其结果是,年复一年的高考落伍者,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社会,社会上将充斥“失败者”;初高中学生大多数未能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