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暑假趣事     
今年暑假,我和弟弟去乡下爷爷家。爷爷住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这里山清水秀,房前屋后满眼芳草萋萋,到处都能听到鸟叫蝉鸣。初到爷爷家,我和弟弟这两个城里长大的孩子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很新奇。最难忘的是大清早跟爷爷学喂猪。  相似文献   

2.
岁月     
老人一动不动地坐在河边。河边有一段木头,这是一棵干枯了的树桩,老人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也像棵树桩。但老人绝不是一棵树桩,有孩子走到河边来,老人就活了,老人会开口跟孩子说:“小孩子莫到河边来,危险。”孩子看看老人,走了。经常有孩子到河边来,这些孩子都听过老人的声音:“小孩子莫到河边来,危险。”在老人的声音里,孩子会离开河边,走得远远的。一天一个孩子没走开。孩子走近了老人,孩子说:“爷爷,你怎么天天坐在这儿呀?”老人说:“爷爷老了。”孩子说:“老了就该到河边来吗?”老人点点头。孩子不屈不挠,孩子说:…  相似文献   

3.
徐岫茹 《宁夏教育》2006,(7):138-138
近日,一位家长谈到一件事。一天要吃晚饭了,8岁的儿子却说:“我不想吃饭,只想吃羊肉串!”妈妈说:“不行,饭做好了,不能吃那个!”孩子仍坚持要吃,爸爸说:“羊肉串不卫生,就不能吃,不好好吃饭我揍你!”于是,孩子大哭。奶奶说:“乖乖别哭!吃个羊肉串怕啥?奶奶给你钱!”爷爷说:“你俩跟孩子发什么火?走,爷爷带你吃羊肉串去!”父母的“教育”都无济于事了。从这个实例可以看出,无论是父母对孩子强制命令而造成的亲子关系的对立.还是老人缺乏原则地对孩子的迁就,都犯了同一个毛病,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家长被孩子所控制了。  相似文献   

4.
“老徐,快快快,快把我的饭盛来,我肚子饿死了!”5岁的蒙蒙这么“差遣”着他的爷爷。每当这时,我总是会呵斥蒙蒙:“蒙蒙,你怎么可以这样,要尊重爷爷,知道吗?”爷爷却总是忙不迭地来为蒙蒙“保驾护航”:“没关系,没关系,孩子饿了嘛,孩子这么叫我,是跟我亲热。”孩子心里话:每次我想做什么,只要一叫爷爷,爷爷就都给我做好了,这样,我就不用自己辛苦了,反正爷爷说的,我想要什么只要跟他说就可以了。您听说过这个故事吗?禅师听三位母亲聚在一起聊天。第一位母亲说:“我的儿子比其他孩子身手灵巧。”第二位母亲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无人能及。”第…  相似文献   

5.
爷爷的热照     
这天中午,我在爷爷家吃饭。吃完饭,我从爷爷的写字台里翻出了一个绿色的小本子。我跑到客厅说:“爷爷,爷爷,我找到了你的热照!”大家一听,都很好奇,都跑过来看。爸爸说:“咱来看看,爷爷还有热照?”我觉得爷爷好像脸红了。我笑着大声说:“是自行车热照!”妈妈拿过绿色的小本子一看,笑了:“不是热照,是执照!孩子,‘热’比‘执’多了四点水啊。”哈哈,大家都笑了,我也笑了。这次,是我脸红了,以后读字一定要认清楚了再读啊。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的爷爷越来越糊涂了。去医院一查,竞然是“老年痴呆症”。妈妈说:“爷爷老了,不记事了。”“老了是怎么回事儿?每个人老了都忘事吗?妈妈你将来也会这样吗?”“不是的,傻孩子,只是爷爷生了病才会这样。”妈妈嘱咐着,“现在是暑假,你在家一定要好好照看爷爷。”  相似文献   

7.
宋新华 《教育》2013,(5):11-11
中国有句话:“哪壶不开提哪壶”。说的是专门说别人的短处,说不该说的话。说到和孩子交流,很多家长其实就习惯“哪壶不开提哪壶”,眼睛专门盯住孩子的问题,挑刺。比如,孩子回到家兴冲冲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英语得了100分。”妈妈会说:“不错,可你数学才得了80分,数学你还要努力啊!”一壶冷水泼向孩子。孩子兴奋地跟你谈起他想当歌唱家,你嘴一撇,斜着眼睛看了孩子一眼:“就你?五音都不全,算了吧!”朋友表扬你的孩子听话、懂事,你“谦虚”地说:“哪里!你可不知道他在家的那个淘气呢!”不开的那壶不说不行吗?你的孩子有心事,很想跟你说一说,可是说着说着,就来一句:不跟你说了。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不跟你说了吗?你是不是又提哪个不开的壶了?  相似文献   

8.
杨逗逗 《华章》2011,(9):38-38
在一位老伯伯种着凤仙花的花盆里,住着老蚯蚓和它的孙子小蚯蚓,小蚯蚓是个爱提问题的孩子。有一天,老蚯蚓刚给凤仙花松完土,小蚯蚓便问:“爷爷,您最喜欢什么?”老蚯蚓笑吟吟地说:“爷爷跟你一样,喜欢安静。”  相似文献   

9.
田静 《早期教育》2010,(9):45-45
【案例】幼儿L入园第一周情况周一:L第一天来到幼儿园.像其他孩子一样边哭边闹.偶尔会听见他嘴里重复说着:“被被。被被……”教师不明白怎么回事,就指着小床上的被子告诉他:“被被在床上。”这时他哭得更凶:“被被,被被……”尤其是午休时.站在门口边哭边要“被被”。下午。教师将情况跟他爷爷讲,他爷爷说:“L从小养成了抱小被子睡觉的习惯,不过其他时间很少要被子。”  相似文献   

10.
小猴灭火     
猴爷爷已经100岁了,他所有的孩子都在为他庆祝生日。 他们为猴爷爷做了一个特别大特别大的蛋糕。大蛋糕上插了100支红蜡烛。 100支红蜡烛点亮了,猴爷爷所有的孩子,还有孩子的孩子都围成了一大圈,大家都说着祝福的话,齐唱祝福歌:“祝您生日快乐!祝您生日快乐!”  相似文献   

11.
耘田     
每次去乡下,看见农民伯伯在田里耘田,总觉得他们是在玩泥巴,蛮好玩的。有一天,我跟爸爸妈妈来到乡下爷爷家。爷爷正要去耘田,于是,我再三要求他们带我去,爷爷勉强同意了。爸爸和爷爷都下了水田。我有点犹豫,耘田太辛苦了。爸爸催促说:“快来呀,你都12岁了,也该体验一下农民生活了。”“好  相似文献   

12.
还没放暑假,各种门类的少儿培训班宣传广告便铺天盖地而来,什么钢琴、书画、英语等培训,样样都说得十分诱人。儿子才7岁,不学吧,人家的孩子似乎都有一手。丈夫说,让他学画画、学书法,可以培养儿子的艺术天赋;我说,儿子身体太瘦弱,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还是让他学武术好;爷爷说,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坏;奶奶说,学下棋可以让孩子更聪明……就这样,为了让儿子“全面发展”,“成为盖世英才”,我一股脑儿给儿子在四种不同门类的培训班报了名。一放暑假,儿子的日程就被安排得满满的。开始,儿子兴致蛮高,高高兴兴地去上课,小朋友…  相似文献   

13.
《家长》2009,(7):4-4
暑假来临,记者随机对5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显示,暑假期间,五成多孩子都要上补习班或才艺培训班,只有不到两成的孩子在家中休息或到户外参加拓展培训或旅游。多数孩子称自己是在过“第三学期”。孩子的家长则称:“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补课,我们也只好补。否则开学一定会落在大家后面的。——摘编自《沈阳晚报》  相似文献   

14.
医生要求爷爷多锻炼。“您老这么大岁数了,多锻炼筋骨才能硬朗,每天只遛遛鸟可不行。”爷爷很听医生的话,回来就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歪着头想:我怎么锻炼呢?妈妈买菜回来,进门先跟爷爷打招呼,然后就叨叨说:“最近什么都涨价,连大白菜都贵了一毛四。”爷爷一听,像一休哥想出办法一样,拍拍脑袋说:“对呀,我种菜,既有菜吃,又能锻炼身体,一举两得。”这个想法得到家庭委员会的一致认可,但前提条件是:量力而行。爷爷、爸爸和我,用了一天的时间,把后院的地翻好。我们大汗淋漓地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爷爷拍拍胸脯说:“牛孙子,…  相似文献   

15.
小麻雀     
暑假我是在爷爷家度过的。一天早上,我正在院子里玩,忽然听见“喳喳喳”的叫声,我寻声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落在院子的西北角,我急忙喊道:“爷爷快出来;快出来呀!”爷爷三步并作两步地从屋里走出来,问我:“什么事呀?”“小麻雀!快点帮我捉住它!我着急地说。”爷爷走近小麻雀,刚要去捉,小麻雀就向不远处飞去,爷爷追,小麻雀  相似文献   

16.
孩子:“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什么事情啊?”孩子:“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什么时候?”孩子:“刚才。”竺爷爷:“是第一朵吗?”孩子:“是。”这段话是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第一朵杏花》中的片段,看似平淡无奇,却隐含着丰富的潜台词,留给读者极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7.
那个暑假我是在农村度过的。一次在院子里乘凉,爷爷说:“快下雨了。”我就问爷爷:“你怎么知道要下雨了?”爷爷回答说:“你看蜘蛛网,自己就会明白的。”那天,果然下了一场雨。爷爷的话真灵。  相似文献   

18.
帮爷爷洗脚     
一个寒风凛冽的晚上,我留宿在爷爷家。我洗完脚,就对爷爷说:“爷爷,洗脚了。”爷爷慢吞吞地说:“我今晚不洗脚。”“为什么?”我问道,爷爷说:“我穿多了衣服,行动不方便。”是啊!爷爷都70岁了,手脚不灵便,弯腰弓背都困难。我是爷爷的孙女,应该帮爷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今晚,我就帮爷爷洗脚吧。  相似文献   

19.
陈彦童 《新读写》2020,(2):33-35
今年暑假,爸妈带我去北京看望爷爷奶奶。他们非常高兴,带我们去了天安门。回来之后,我问爷爷奶奶:“怎么没见到我大伯家的小姐姐呢?”爷爷神神秘秘地说:“今年啊,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她们学校要在国庆那天表演节目,现在在排练呢!”我顺口问了句:“爷爷,您记得新中国成立时啥样吗?”爷爷若有所思地说:“新中国成立时,我还在遥远的老家,但可以说,我是和新中国一起长大的。这么多年来,祖国的变化真大啊!”  相似文献   

20.
奶奶     
在这个暑假,每天都可以接到奶奶的电话,她总用充满希望的语调问我:“来吃饭吗?”我总是摇摇头:“不了,妈和我都很忙。”奶奶的语调会一下子灰暗下去。其实妈的确很忙,中午都不能回来做饭,我每天都在吃盒饭,可我并不忙,只是懒得跑一趟罢了。爷爷从未出现在我的记忆中,我只能在银色的素描图里见到他熟悉的笑容。他很早就去世了,只留下三个未成年的孩子,是奶奶撑起了这个家,让儿女们都成家立业。我不懂爷爷与奶奶之间的感情,奶奶不喜欢在家里提起爷爷,只记得每年除夕,奶奶都会在爷爷像前摆一盘糖果,然后久久地凝视着爷爷的画像,糖果要等到正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