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颖  李晶 《兰台内外》2023,(1):10-12
为提高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进程,本文对新时代高校档案馆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现状与策略的研究,从提升高校档案馆工作效率、提高档案馆资源信息共享能力,阐述档案信息数据化建设的意义,提出现阶段高校档案馆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存在档案信息化资源较为分散、信息化管理标准与辅助技术尚未完善、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为实现高校档案馆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应遵循“抢救优先,利用优先,逐步扩展”的工作原则,完善高校档案馆档案信息数字化归档工作,建立档案新信息数据库与规范档案数字化管理目录,利用校内OA系统,建立起与档案馆的通信连接,实现数据库逐步与学校档案馆数字化建设工作的对接,健全档案信息数字化保障机制,科学配置数字化终端网络硬件,增设防火墙等防病毒软件,加强对网络病毒的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2.
<正>高校档案馆作为档案、文献和综合信息保管中心,担负着为学校教学和科研、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职责,它是高校整体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推动高校各个方面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传统档案馆也面临着信息技术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革命,于是高校数字档案馆,呼之欲出。一、档案馆数字化建设是势之所趋目前,高校传统档案馆主要是以手工收集、分类、整理、保管档案和查询调卷提供利用档案文献及汇编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3.
高校数字化档案馆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和3D技术,建设基于Internet的虚拟数字化档案馆。作为先声,各个高校档案研究人员都注意开展基于校园网条件下,档案信息数字化及其建设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技术的蓬勃发展给传统档案管理带来全新的挑战.适应这一挑战,建立数字化档案馆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5.
杨蕾 《兰台世界》2016,(17):65-67
首先分析了高校档案数字化的现状,阐述了高校数字化档案馆建设的紧迫性,提出了基于"三网一库"的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设想,并从数字化档案馆的局域网设计、校园网设计、互联网设计、数据库设计等不同方面详细阐述了数字化档案馆建设设想和功能设计。  相似文献   

6.
李华 《北京档案》2005,(5):22-23
一、档案馆数字化工作理念 首先,数字化不等于计算机化.档案馆数字化建设具有广泛的内容,它包括了档案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档案馆信息网络的建设、档案馆数字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标准的制定等等.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档案文献的数字化、档案信息网络的建设等同于档案数字化建设,而应从多方面入手促进数字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孔庆芝 《兰台世界》2005,(9):112-113
数字化档案馆是现代技术与现有档案信息积累的整合,数字化档案馆应该具有超越传统档案馆的巨大优势,这种优势的建立靠的是数字化档案馆建设者们对现代技术和现有知识信息两方面潜力的不懈挖掘,对二者相互影响的深刻认识和恰当处理。所以,数字化档案的建设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探索活动。  相似文献   

8.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提出为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档案馆的资源整合与服务转型提供了基本指导和遵循,是在新时代下推动档案馆纵深发展、实现价值跃迁的重要战略契机。本文着眼于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从资源活力、技术动力、共享能力、治理效力等方面剖析了档案馆在新战略背景下的建设导向。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档案馆贯彻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现文化数字化高质量转型的发展进路:建设联动型档案文化资源库、夯实档案文化数字基础设施、打造高可及档案馆服务平台、开辟档案馆服务消费新场景、统筹档案馆文化产业发展步调。  相似文献   

9.
钱军 《兰台世界》2009,(7):23-24
本文探讨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对高校档案馆建设的影响,分析了档案馆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地位、功能,提出了面向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高校档案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面向数字化校园的高校档案馆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对高校档案馆建设的影响,分析了档案馆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地位、功能,提出了面向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高校档案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后,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得到了飞速发展。怎样给数字化档案馆一个合理的定位,是摆在我们发展档案事业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怎样给数字化档案馆定位,档案界许多学做了深入思考。笔以为从以下几方面认识:  相似文献   

12.
海燕 《山东档案》2020,(1):64-65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数量越来越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进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切实推进档案存储数字化和利用网络化.新的《档案法》修订草案也增加了档案信息化的规定.随着各县区档案馆新的馆库建设的完成,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将是下一阶段的重要工作,因而档案数字化加工这一基础性工作也将逐步开展.国家档案局2017年8月发布的《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规定了纸质档案数字化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山东省也对《文书档案目录数据采集规范》进行了修订,这些规范性文件对各档案馆(室)开展数字化加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会因各档案馆(室)情况不同,遇到各种各样的细节问题,这就要根据不同情况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以期档案数字化加工成果规范化、标准化,从而方便利用.  相似文献   

13.
高校档案是社会信息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高校信息数字化档案馆是社会发展、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校要充分运用计算机先进技术,充分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对档案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处理,更好、更便捷地为广大师生、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4.
数字城建档案馆建设是21世纪档案馆迎接网络时代的重要战略.这项工作关系着档案馆工作能否实现历史与未来的链接,关系到能否实现档案资源的科学保护和有效共享,关系到城建档案馆在未来信息时代的地位和作用.当前,城建档案馆如何迎接挑战,加快推进城建档案数字化建设的进程,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档案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耿俊  章燕华 《北京档案》2006,(5):22-23,34
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档案工作主体--档案馆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面对社会、技术、法律的诸多挑战,档案馆何去何从?走档案馆信息化之路,建设数字档案馆势在必行.档案数字化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前提,档案数字化鉴定则构成了档案数字化中最核心的内容.然而现实是,滞后的数字化鉴定实践严重制约着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开展,进而影响了数字档案馆建设的进程和效果.实践中,许多部门在"跟风"和"燥热"之下对档案数字化工作"一哄而上".缺乏可借鉴的实践成果和科学的理论指导使得档案数字化仅仅成为了档案馆纸质馆藏的"拷贝",成为了档案馆"只求投入、不计产出"的"增肥"计划和形象工程.  相似文献   

16.
档案数字化是近几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档案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档案工作服务社会、不断发展的大势所趋,必由之路。目前,各地各级档案馆都把"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现有档案的数字化进程"纳入工作的发展计划,并加大了投入。随着档案馆数字化建设面临的问题愈来  相似文献   

17.
未来的档案馆是数字的吗?我们不能把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档案馆简单地称之为"数字化档案馆",所谓的"数字化档案馆"从目前来看,多被理解为,建立在"复合型实体档案馆"之上的一个网络化的虚拟的档案馆,它与我们通常所称的"档案馆"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笔者认为,多数的档案馆就是在未来,馆藏档案的主体形态也应是复合的,而非数字的."数字档案馆"这一词意并不明确和清晰.  相似文献   

18.
试谈馆藏档案数字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金海 《浙江档案》2003,(11):37-38
当今,人类社会正步入一个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信息数字化全新时代。作为原生信息的档案,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其数字化势在必行。本文就馆藏档案的数字化谈谈自已的初浅看法。一、馆藏档案数字化的现状目前,我国多数档案馆仍处在纸质档案管理阶段,有的馆藏档案数字化刚刚起步,远远不能适应数字时代发展的需要。1、习惯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传统档案馆的基本特征是以纸质档案为主要载体,其实体是一个个案卷,一份份文件。我们常说的档案收集、整理、编目、鉴定、统计、保管等基础工作,实质上就是对纸质档案的管理。长期以来,档案部门早已习…  相似文献   

19.
数字档案馆是以数字资源为主要采集对象,实施档案的数字化存储、管理与维护及提供数字档案信息的网络传输、利用服务.并架构于一个完整的标准化体系基础之上的档案馆。它是传统档案馆的延伸,是传统档案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获得自身发展的结果。数字档案馆建设是当前评价一个部门或单位信息基础水平的重要标志,高校档案馆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数字档案馆已成为高校档案工作的迫切任务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馆藏档案的数字化——以中原油田现行项目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档案数字化是档案管理过程中一场深刻的革命,在石化集团公司对各单位"广泛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建设数字化档案馆"的要求下,我馆作为试点单位,开始了建设数字档案馆的摸索.馆藏档案数字化是建设数字档案馆的基础和前期工作,是组成数字档案馆的主要资源.为了实现数字资源的共享和统一利用,同时也为了保护档案原件,将现有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