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会舍弃     
市级三好学生的名额只有一个。经过几番激烈的评选,我班的A同学与六班的B同学获得了同样的票数,并列第一。为难了,名额可只有一个呀!决不能让我班的A同学落选,于是.我一次又一次地在年级组教师面前列举A同学的成绩:县数学竞赛第一名;电子琴比赛获市一等奖;“爱我中华”演讲比赛获县一等奖;在他的带领下,班内多次获卫生、纪律流动红旗……可六班的班主任也毫不示弱,据理力争。情急之下,年级组长发了话:“把两位同学叫来,由各位老师出题,考考他们的综合素质。”考核的结果仍是旗鼓相当.不相上下。这回可真不好办了。  相似文献   

2.
学校要举行演讲比赛,每个班只有一个参赛名额。我班的胡萍和李刚两位同学在班上的选拔赛中脱颖而出。两人演讲各有千秋,胡萍的普通话标准,落落大方;李  相似文献   

3.
“六·一”儿童节的前几天 ,李校长召开了班主任会。他在会上说 ,教育局和总校要在今年期末表彰一批“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 ;我们学校也将在“六·一”那天对被评选上的学生予以奖励 ,希望各班尽快把这项工作做好 ,接着他把奖励名额公布出来。教育局级三好学生我校只有一个名额 ,经老师们讨论 ,把这个名额分给了我们五年级一班。李校长特别强调 :评选要慎重 ,要确实评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 ,不能走过场 ,不能看面子。我赶紧走访任课教师 ,组织学生评议 ,最后张波被评为三好学生。我填好表格报给了校长。李校长详细询问了评选情况 ,很…  相似文献   

4.
一、"辨评导"的自然诞生1.源自一个灵性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每学期都有为特困生减免学杂费这项工作,但每班只有一个名额。有一个班同时有几名困难学生申请,其中一位同学家境特别困难,爸爸去世,妈妈又患红  相似文献   

5.
我校从1990年8月开始,在初中一年级一个班使用颜振遥先生主编的《语文自学辅导教学实验课本》。一年后,由于实验班教学效果令人鼓舞,于是从1991年8月开始,新初一全年级都使用这套课本。自使用这套课本以后,我校语文成绩在朝阳区的名次开始从过去的16名提高到前6名;92年初参加长春市中学生作文竞赛,按指定名额参赛(每班限派两名)全部获一等二等奖;93年参加吉林省中学生作文竞赛5人获一等奖,8人获二等奖,18人获三等奖,并被评为团体赛一等奖。三年里,学生自选代表选编了两本作文选。经过三  相似文献   

6.
笔者2012年12月27日参加了由上海市教卫党委、上海市教委主办的"德润课堂——2012年上海市学科德育论坛暨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展示活动".在该展示活动的第三板块"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中出示的一个案例引起了我的思考.案例内容是这样的: 一次体育课上,一班同学与二班同学进行了一场篮球比赛.原本发挥良好的一班因A同学的加入最终输掉了比赛.  相似文献   

7.
名额     
听说市里下来了“优秀班干部”“市级三好学生”名额,这下可难坏了我这班主任。因为毕业班的“优干”“三好”可以在中考中加10分,所以大家都抢破了头,尤其是教师子女更是势在必得,去年小D就是因为没把名额给教导主任的儿子才被拔拉到小学去的。我班是学校优秀班集体,名额是一定有了,可班里有三个本校教师子女呢,如果恰好三个名额也就罢了,来个皆大欢喜自然好办,可每年全校才分一两个名额,给谁好呢?我心里直打鼓。晚上,我正在家忙着备课,A老师来找我,把我大加赞扬一番,称我怎么怎么会管理班级,课上得如何如何好。平日难得登门一次的A老师…  相似文献   

8.
王侠 《教育文汇》2014,(13):39-40
有一次,中心校组织所辖各校学生进行作文竞赛,我班的王娜娜同学写了一篇作文——《姥姥的丧事》,结果被评为一等奖。第二年春,全区又举行了“爱我中华”读后感活动,我班的两位同学是村级小学唯一的获奖者。这两次作文竞赛,引起我对作文教学的反思,那就是“实践出真文”。  相似文献   

9.
正有一次,中心校组织所辖各校学生进行作文竞赛,我班的王娜娜同学写了一篇作文——《姥姥的丧事》,结果被评为一等奖。第二年春,全区又举行了"爱我中华"读后感活动,我班的两位同学是村级小学唯一的获奖者。这两次作文竞赛,引起我对作文教学的反思,那就是"实践出真文"。  相似文献   

10.
《我的烦恼》征文截稿至6月15日。经评委认真评审,本次征文共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1名,获奖同学将获得本刊寄赠的奖品。祝贺获奖同学,感谢参赛小作者。现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二等奖一等奖:《我的烦烦恼消除了》胡建敏婺源县紫阳镇一小六(6)班指导:欧阳水秀《断线的风筝》陶天凯南城县实验小学六(1)班指导:刘敏《妈妈,您别再赌了》李宜丰县澄塘中心小学五(1)班《我几岁了》徐萌帆南城县实验小学四(3)班指导:陈摇婷《我的烦恼》罗瑶南城县株良中心小学四(2)班指导:饶淑琴《最烦恼的一件事》胡寒旭南昌市江采小学五(2)班《惭愧的…  相似文献   

11.
感受歉疚     
《家教世界》2014,(1):39-40
正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记忆已消失,可只有那些事,我仍然记得。那是在我上六年级时,我们班刚刚调了位,我和她被调在了一个位。她很老实,也很实诚,在班里从来不爱说话,所以一些同学就经常欺负她,但是她不会去计较。从我和她在一个位以后,我也开始欺负她了:有一次上班主任的课,我和我后面的女生趁她还没到班里的时候把她的书给藏起来了,  相似文献   

12.
1997年,我从初一带到初三的学生毕业考试了,成绩一公布,令我吓了一大跳:全市语文、数学竞赛均获一等奖的蒋智同学语文82、数学92,而全班平均分数学89分、语文83分。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就要中考了,全校最有希望冲击县重点高中的同学,在此关键时刻,老毛病——“谈恋爱不会影响学习”的思想又作怪了,怎么办?  相似文献   

13.
1.写“语感随笔”它是专门记录自己学习语言的心得,是自我训练的一种形式。凡是自己在听、读中对语言发生了敏感,哪怕只有点点滴滴,都可作为随笔的内容,下面举两个例子: [之一]“第一名”与“一等奖”今天,高老师表扬我班唐亮同学参加“市语文知识竞赛”获得了“第一名”。我听后很奇怪,唐亮同学明明是获“一等奖”,高  相似文献   

14.
正在学校里,除了紧张的学习以外,我们也有好多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我们六(3)班和六(2)班的那一次拔河比赛。这是一场在体育课上举行的比赛,观众只有两班的同学,我们说好了一局定胜负。我们班的同学像三伏天吃了冰激凌一般,兴奋不已。我转头看  相似文献   

15.
张立红 《班主任》2001,(3):43-43
"班长,该轮到我当小老师了吧!"不,班长,应该是我."听!班里又为明天谁当小老师争论起来了. 说起"小老师",还要从我刚接这个班说起.1999年我接了五年级(1)班,五年级的学生该不会让人太操心吧,可出乎我意料的是:有的竟不会扫地;全班40人,收上来的作业只有十多本,第一次语文目标检测,全班只有一个同学是"优",出现了好几个不及格,竟与二班相差一个等级,学生学习意识差,纪律散漫,每天都有人迟到.怎么办?经过反复考虑,我最后决定在班中开展"今天我是小老师"活动.  相似文献   

16.
〔案例〕“报告!副校长,六(3)班的同学欺负我们班的同学!”“六(3)班的同学踩我们的书包。”六(3)班的同学骂我们。”……瞬间,办公室里涌进了八九个六(2)班的“大小伙子”,一个个怒气冲冲,一副强烈讨伐六(3)班同学的模样。“好,好,好,别冲动,有话慢慢说。”我一边给他们搬板凳,一边请他们坐下来。我注意到,他们在叙述事情的过程中,完全是指责对方的错误。当时我没有妄加评论,只是答应他们去找六(3)班的同学调查情况再做处理。课间,我找了六(3)班的有关同学,了解到双方是因为踢足球抢场地引起的矛盾。同样的,六(3)班的同学也强调了六(2)班同…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2005,(13)
由中国少儿报刊协会中学报刊专委会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办、全国70家中学报刊联手打造的2004年“光明乳业”杯首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圆满结束。湖南赛区初、高中共评选出一等奖40名,二等奖60名,三等奖100名。其中一等奖作品送全国参赛,共有9名同学(初中4名,高中5名)获全国一等奖,16名同学(初中8名,高中8名)获全国二等奖,15名同学(初中7名,高中8名)获全国三等奖。高中组获奖名单如下:湖南省一等奖(共21名):娄底三中高104班刘雄英、双峰七中高146班中高三朱隆树、益阳市一中高283班张乐、醴陵市四中高230班邓雅琴、炎陵中学高73班黄业媛…  相似文献   

18.
92届高三(2)班,这是我带过的一个在年级中原来基础并不好的班级,在她三年高中发展史上作了这样的记载:黄浦区、上海市三好先进集体;学科竞赛中获区级三等奖以上42人次其中全国一等奖和市一等奖5人次、市二等奖10人次、市三等奖8人次;体育竞赛中获区级运动会前六名22人次,其中前三名占一半,一人获短跑二级运动员称号;高考前夕,5人保送复旦等名牌大学;高考中,大学录取率100%,平均分459.58分,超过重点大学投档线18.58分,二人分获英语、物理单科状元,一人获市文科总分准状元。有人问:班主任工作成功的决窍是什么?积我长期班主任生涯的体会,可以集中概括为这样一个公式:K  相似文献   

19.
2003年5月13日,一个好消息传遍了海安县堡河小学校:五年一班陶文青同学在“《小学生数学报》杯”江苏省第三届小学生探索与应用能力赛五年级组决赛中喜获一等奖,是南通市获此殊荣的唯一的一位农村小学生。一所普通的村级小学校,能够在省级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奥秘在哪里呢?见到陶文青同学,你不会感到他有什么特别之处。看上去他的身子有些单薄,一双眼睛忽闪忽闪的发亮。面对生人,腼腆(miǎntiǎn)得不肯正视对方。就是这样一个文静得似乎懦(nuò)弱的小男孩,却连续三次获得省“《小学生数学报》杯”数学竞赛一等奖的好成绩。陶文青同学生活在…  相似文献   

20.
先相信自己     
高二(3)班的王昕涵是学校的作文种子选手,在学校组织的作文比赛中屡获一等奖。 有一次,他和同学苏宁一起参加新概念作文比赛。之前王昕涵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正常发挥,能拿个三等奖,也不算丢面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