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阐述了我国人文社科博士生课程结构中的主要问题,认为推进人文社科博士生课程结构重建,是破解二级学科课程设置的组织壁垒和加强博士生学术科研系统化训练的迫切需要。借鉴美国课程设置的做法,提出要重新思考人文社科博士生课程设置的逻辑起点、价值取向和主要原则,增设研究方法类课程,强化学位论文指导课程,基于一级学科构建公共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方向核心课程、跨学科交叉课程和研究专题课程五个课程模块,以学科基础课程为根基,以方向核心课程为主体,以跨学科交叉课程和研究专题课程为双翼构建开放灵活的课程平台,为开展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和培育一流博士生提供更优质的课程服务。  相似文献   

2.
校本课程,就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它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相似文献   

3.
西方国家通常把中学分为职业科、学术科和普通科三类。从课程设置比例来说,学术教育中语言、社会科学、数学、科学和外国语等普通课程的比例占绝对优势,其次开设少量的实践课程,不开设技术课程,目的是为学生升入大学作准备;普通教育以普通课程为主体,要求掌握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此外开设有一定比例的实践课程和少量的技术课程;职业教育是以普通课程和技术课程为主体,同时开设少量的实践课程,它主要为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作准备。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我校及其它高校课程编码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从课程的属性为出发点,以我校现有的学科群为依托,突破原来课程编码的思路,借鉴图书资料分类编码方法,对课程库进行全新的编码管理。通过采用了新的课程编码,使我校七大学科的课程得到规范体现,解决了每门课程代码的唯一性,增强了课程库的稳定性和便于计算机联网管理。同时,结合课程的整合,形成系列课程的脉络,为教学计划模块化的配置课程组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5.
对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了科学地实施课程建设,深刻理解课程群建设对课程建设的作用和意义,章以课程群内涵分析为切入口,以课程群构成的学科内容为主线,通过课程群建设中的课程内容的变化.揭示课程建设中的融合与分解规律,提出课程群建设是对课程群的再设计,是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对校本课程的有效性评价,应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既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又要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还要评价校本课程作为教育信息载体在学校所起的作用。这就要求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具体可表现为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教学和学生素质发展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7.
学生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亮点。在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和研究中,学生课程资源被学界和教育实施者忽视了。学生作为课程资源,不仅表现为它是重要的条件性课程资源,不定期表现为学生进入课堂前的预设性课程资源和在课程中的生成性课程资源。教师应该充分地整合、开发和利用学生课程资源,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展开,需要学校和教师不断地强化课程意识,并进而转化为课程行为。使之成为推动课程改革向前发展的物质力量;因此,本文试图就课程意识的基本含义以及课程意识转化为课程行为的主要条件作出探讨,以期引起正在从事和关心课程改革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人员对于这一问题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潘涌 《教育导刊》2002,(12):18-21
本分析了语指令性课程范式的形成及其弊端,阐释了语新课程的理论基础,着重指出语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即变课程的统一和求同为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变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变课程的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预期在语新课程环境下,语教师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将得到一次解放,成为“自己的课程”和“超越型学习主体”的创造。  相似文献   

10.
韩博 《教师博览》2023,(3):32-34
课程与教学是基础教育研究的两个重要概念,二者统一于学校教育。科学地处理二者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的研究发展方向和实际达成效果。信息化手段可以促进课程与教学科学整合的原因在于信息化手段可打破课程与教学的时空限制,为课程的设置提供事实依据,为教学的实施提供充足的资源,为课堂教学提供个性化服务,为学生的反馈提供更多可能,有利于平衡教育发展。在课前,为课程与教学的开展提供平台和资源;在课中,为课程设计者、教师和学生提供环境和手段;在课后,便于教师和学生对课程进行反馈,有效促进课程与教学的科学整合。  相似文献   

11.
在实行学分制的情况下,学生基础化学实验选课和开放式化学实验管理变得尤为重要。文章配合化学中心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和实验室管理软件进行设计和开发了实验选课系统。该系统结构合理,操作性强,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实验,为实验室开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化学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阐述了科学素养的概念,科学素养提出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取向,以及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目标体系;还介绍了高考指挥棒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以及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分析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分析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条件建设和教学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分析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intel未来教育中化学课程问题设计进行了探讨,文章阐述了课程问题设计的原则,并结合实际的设计示例指出了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化学课程是农村中学课程资源中较薄弱的部分 ,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合格的实验技术人员、实验场地以及实验仪器和药品。农村中学化学课程资源的种类可以从化学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层次、载体形态等角度来划分。农村中学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有经济性策略、乡土性策略、STS教育策略、互助性策略、为当地经济服务的策略等。  相似文献   

16.
无机及分析化学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认为精品课程建设,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是前提,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革新课程体系是基础,改革教学内容和建设好系列课程教材是落脚点,培养合格人才是根本目的。本文论述了本科精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建设的措施,以教学改革实践为基础,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精品课程建设的途径和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实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通过改革实验教学的安排、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等措施对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剖析了传统化学教学模式片面强调学科知识和技能培养、由教师单一向学生传输知识的弊端 ,依据新化学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 ,构建了师生平等对话、互动协作、共同探究的化学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高师化学教育专业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需要,培养合格中学化学教师的目标出发,结合化学教学论实验研究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总结了对该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改革的措施及改革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邓育红 《教育学报》2001,(10):24-26
文章阐述了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绿色化学课程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落实绿色化学活动的具体措施及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