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要搞好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抓住明晰产权这个“牛鼻子”。而要把企业搞好,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关键在于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 市场经济呼唤高素质职业化的企业管理阶层 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迫切需要职业化的企业经营管理阶层的形成。这是因为:(1)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经营管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要加强企业科学管理,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企业领导体制的方向。到本世纪末我们要形成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关键的因素在于人。因此现代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对于党和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现代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几个问题谈谈几点认识。一、关于企业家作用问题企业家实际是含指企业中以经营、管理作为自己职业的专家。象企业中的厂长、经理们就属于企业家。千百万企业和职工的命运与企业家息息相关,企业家的决策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进而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前景的好与坏也在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3.
经营综合素质是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决定着国有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必须加快建立企业家市场,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家选择、成长、激励和约束机制,为企业家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正>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能否发挥主导作用,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一项极其重要和紧迫的战略任务,就是为国有企业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一、中国企业家产生和发展的现实条件以《企业法》和《转机条例》为主要内容的我国企业法律体系,为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增强活力,面向市场创造了法律环境,提供了法律保障.与此同时,宏观经济手段不断改善,相关配套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企业改革的外部条件正在不断改善,在这种形势下,企业的市场观念、效益观念大大增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风险意识开始形成,一批政治素质好,勇于开拓,善于经济管理的企业家开始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5.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是现代社会的经济基础。企业家对企业的兴衰成败起关键作用 ,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过程表明 ,现代经济是企业家经济。“当代世界一致认为 ,企业家是经济发展中一种特殊的人才资源 ,一个国家的发展有赖于一大批企业家。一个没有企业家的国家必然经济落后 ,社会停滞 :一个没有企业家的民族 ,是可悲的民族。但是显示的情况常常是 ,最需要发展的国家 ,最缺乏的是企业家资源。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企业家的稀缺程度很高 ,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 ,中国企业家的稀缺程度更高 ,”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一直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专…  相似文献   

6.
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队伍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也是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和加强自身队伍建设的要求。目前,国有企业还没有选择一个好的经营管理的机制保障,因此,完善企业经营管理的选拨、激励、监督机制有利于为搞好国有企业提供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国有企业发挥了应有的主力作用,始终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为推动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莫定了重要基础。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国有企业负债率节节上升,国有资产流失严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的状况。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部分国有企业管理松懈,经营者素质较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国有企业要适应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培养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只有尽快地加强国有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才能使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局面下,永葆其生机和活力,充分发挥其强大支柱作用,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挥  相似文献   

8.
企业家产权与国有企业直接代理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创新能力决定其竞争力和生存发展。企业家是创新职能的承担者,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产权特点决定了企业家内在地拥有对自身企业家才能的剩余控制权。明确界定和有效保护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产权,是激励企业家创新的前提,是现代企业制度中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进行交易和合作的基础,是企业家对自身行为承担财产责任的基础,因而也是企业有效约束机制的基础。在建立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实行直接代理制可以成为国企改革的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建设企业家队伍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使职业企业家队伍建设问题摆上了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我国迫切需要建设一支职业企业家队伍。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只是政府生产产品的车间,既没有职业企业家成长的环境,也没有职业企业家存在的必要。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具有了市场主体地位,职业企业家的存在也就具有了必要性和迫  相似文献   

10.
韩德明  张红华 《文教资料》2005,(35):188-189
在市场经济社会,企业是社会的基本经济细胞,是社会财富的源泉,企业家作为企业的主体生产要素,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可以说,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企业,而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企业家。因此,企业家对社会的意义重大,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企业家也应当成为一种令人向往、富有吸引力的职业,这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实,并由此激励、孕育了像比尔·盖茨、福特、韦尔奇等不胜枚举的企业家。2002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在对全国近3600家企业经营者(其中近三成为国有企业)进行调查统计后,发现了如下数据:对于“对企业…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又是一种精神动力和文化资源。它包括现代化的经营理念、民主化的科学管理、日臻提高的全员素质、个性鲜明的企业形象等内容,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既取得了较大成绩,又存在着严重不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力度,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志平同志的这篇文章认为,企业家的管理才能是生产要素中最重要又最具活力的生产要素,这种要素对企业资源的优化劳动效率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企业家既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和灵魂,也是最重要的人才资本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要解决好这个问题,一是通过创造尊重企业家的社会氛围和强化激励机制等多方面的措施增强企业家职业的吸引力;二是通过建立新的选拔,监督和淘汰机制建设好企业家队伍。只有拥有一流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国有企业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摆脱困境,走向兴旺。  相似文献   

14.
造就我国企业队伍已是时代的呼唤。企业家的涵义是指具有创新才能和冒险气概,以经营企业为职业,策划和施行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有强烈的“自我实现”心理需求。现阶段中国企业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特征表现在“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等12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管理创新是指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生产要素的迅速变化,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一种新的或更经济的方式来整合企业资源,并能有效地加以实施,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预防管理活动演变为企业成长的桎梏,达到管理效益最大化的动态过程。管理创新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各种资源的整合,保障企业制度的创新。煤炭企业的管理创新要从观念、制度、体制以及组织等方面的创新做文章,保证企业做大做强,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己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根本性战略.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客观要求,又是企业在现代社会寻求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企业文化面临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企业的基础性管理、市场竞争、企业人力资源素质、转型期价值观念裂变等方面的挑战,中国企业应从建设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消化吸收中外优秀文化的精髓、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培育企业精神、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等方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真正把企业文化建设变成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在组成部分,变成推动企业发展的有力杠杆.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过程,也是企业制度改革深化的过程。社会实践告诉我们,企业家在企业制度改革中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呼唤真正的企业家。一、真正的企业家产生于现代企业制度市场经济是区别于计划经济的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家,不再是人们习惯认识中的含义。当前,大多数企业的领导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只能算作“企业官员”(国有企业)或“企业拥有者”(民营企业)。只有市场经济中自主企业的领导人,才可以称得上是企业家。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相似文献   

18.
职业企业家是现代企业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特定群体。企业家职业化能有效地实现政企分开,为企业家行为奠定科学化基础,是造就企业家的关键。创新企业制度,推行企业家市场化,创造和完善企业经营者的遴选、使用和有效监督约束机制与环境,是建立和壮大高素质职业企业家队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企业化是在一定社会化背景下的管理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 又是一种精神动力和化资源,它包括现代化的经营理念,民主化的科学管理,日致提高的全员素质,个性鲜明的企业形象等内容,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国有企业化建设既取得了较大成绩,又存在着严重不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企业化建设力度,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己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根本性战略。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客观要求.又是企业在现代社会寻求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企业文化面临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企业的基础性管理、市场竞争、企业人力资源素质、转型期价值观念裂变等方面的挑战.中国企业应从建设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消化吸收中外优秀文化的精髓、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培育企业精神、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等方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真正把企业文化建设变成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在组成部分,变成推动企业发展的有力杠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