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巴人是一个巫风烈烈的民族,占卜文化发达,占卜形式殊多。随着现代考古的发展,一系列巴人文化遗址被发掘,巴文化遗物得以面世。湖北长阳香炉石、忠县瓦渣地、云阳明月坝、万州麻柳沱等遗址出土了诸多的巴人甲骨,这对于我们了解巴人的占卜习俗、占卜形式、占卜文化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先秦时期,巴人西迁枳地,拓土创业,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斗争。深入考察枳地巴人的军事活动,对于我们深刻把握巴人的军事风云,考察巴人的军事斗争,总结巴人的军事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评价了巴人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时期的文学创作、文学理论著述及文学活动,评价了他对海外华人文学(主要是新华、印华文学)的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巴人是一个能歌善舞、对中华民族有着重大贡献的民族,其巴渝舞、竹枝歌、下里巴人等在中国历史上声名卓著,泽及后世。本文主要考察了巴人的乐器文化及其内涵。  相似文献   

5.
巴人是一个能歌善舞、对中华民族有着重大贡献的民族,其巴渝舞、竹枝歌、下里巴人等在中国历史上声名卓著,泽及后世。本文主要考察了巴人的乐器文化及其内涵。  相似文献   

6.
"巴"字是基于巴人的崇蛇文化而产生的.远古巴人特定的生存环境以及在多种原因影响下形成的族群文化心理,使其形成了独特的崇蛇文化.先有巴文化,尔后有"巴"字.作为巴文化之产物同时又是巴文化之一部分的"巴"字,其构字理据与巴人的崇蛇文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并鲜明体现了巴人崇蛇这一族群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古代巴族拥有悠久的崇虎历史,巴式青铜兵器上大量存在的虎纹图案反映出巴人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崇虎宗教文化内涵.文章在对虎纹释解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记载阐述了巴人崇虎的宗教文化内涵和意义,以期从新的角度全面认识巴人崇虎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教材发展史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重庆炳先生是继巴人、霍松林、刘衍文、李树谦、李景隆、冉欲达、蒋孔阳、以群、蔡仪等之后,在教材建设者庞大著述群·体中引人注目的一位著作家。他的教材著述以其观念之新、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影响之大,确立了他在我国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建设者群体中的中坚地位。童先生的教材著述,在笔者看来,至少有下述三个方面的特色,在这些特色中实际地显示着他对我国文学理论教材建设所做出的贡献。首先,数量多、适用范围广、社会效益高。童庆炳的教材著述始于八十年代初期…  相似文献   

9.
巴人、巴国与巴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巴人是诞生并聚居于巴地的原住民,可能是因为其中较大一支的图腾是龙蛇而得名;巴国主要是白虎巴人创立的古国与方国,重庆曾经是巴人方国的都城;巴文化是巴人在自身的民族繁衍、发祥的历史进程中,在巴地高山大川的自然基础上,创立并与汉文化、楚文化、蜀文化等融合而成的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区域文化形态,既是一种山地文化,又是古代巴人及其巴属领地进步和开发状态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剡社作为一个地方社团,与巴人早期的革命活动关系相当密切;《新奉化》则是剡社的会刊,是巴人青年时主编过的刊物,里面还发表着他的文学作品和政论文章。但由于资料散失,有关剡社和《新奉化》的一般情况,人们似乎至今还所知不多,连巴人自己在有关著述里也语焉不详,至于《新奉化》上的巴人作品更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笔者最近在巴人家乡找到了两册《新奉化》杂志,看了一些资料,拟结合巴人的《旅广手记》及地方党史的有关材料作些探索,以供巴人研究者和地方社团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论巴人的白虎武神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人崇拜白虎,创造了极有特色的白虎文化。在其白虎文化体来中,白虎不仅是巴人的图腾神与祖先神,更是巴人的武神,反映了巴人崇力尚勇的历史传统,体现了巴人精兵尚武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2.
巴人作品达一千多万字。抒情诗、叙事诗、散文诗、史诗,诗歌创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出版《鲁迅全集》、中国古典现当代及外国名著,建立了卓越劳绩;巴人是杰出的杂文家,有一千多篇杂文;巴人是成就卓著的小说家;巴人对文学理论有独特的建树与贡献;巴人是罕见的史家,他以个人的力量,撰写出了印尼通史;巴人一生,充满曲折,富于传奇色彩;应从文化史上研究他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巴人不象现今的急功近利者,却如王夫之、曹雪芹等大家,身后有六百余万字遗稿,其遗著之巨,可谓中国作家之最。同时,也表现了文化巨子的谨严、苛于律己的道德风范  相似文献   

13.
巴人是一个巫风烈烈的民族,巴人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根据民族、地域、物产等特点,创造了丰富的占卜文化,占卜历史悠久,占卜文化发达,占卜形式殊多,占卜选材广泛,就是在中国占卜史上亦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巴人评传》最近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它被列为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项目。巴人生前友好、前中顾委委员韩念龙为主题写书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在扉页上题词:“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巨人。”这本专著是丹东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主任袁少杰副教授历时七年研究撰写的。全书40万字,分十八章,以丰富的材料,真实的史笔,评价了巴人悲壮的一生,多视角地透视了巴人  相似文献   

15.
涪陵是巴枳文化的重要地域。春秋战国以后,巴人西迁枳地,积极进行政权建设、经济开发和文化创造,形成了极为重要的、卓有特色的、绚丽多彩的巴枳文化,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对之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常璩《华阳国志》所录42首歌诗谣谚,直接或间接地留下了作者、形成时间等较为具体的背景信息:部分格式较为严整、内容较为典雅的歌诗明显为文人作品,而大多数童谣、谚语等则为民间歌谣。它们形成时间上至西周,下及两晋交替之际、巴人李氏家族建立的大成政权时期。与同时期的中原文学作品相比,《华阳国志》存录的这些歌诗谣谚蕴含着更为清晰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内涵,对现代的许多文学史著述也具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今年十月十九日是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著名文艺理论家、作家王任叔(巴人)(1901—1972)诞生八十五周年。为了缅怀巴人为中国革命事业和新文学运动所作的贡献,推动对巴人文学创作和文艺理论的探讨和研究。在巴人家乡,由宁波市文联和宁波师范学院中文系共同倡议:召开全国性的巴人学术讨论会。得到了中国作家协会、人民文学出版社、文艺报、浙江省文联、作家协会浙江分会、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艺理论学会、杭州大学  相似文献   

18.
节奏为音乐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巴人音乐的灵魂和精髓,是巴人音乐所独具的艺术特色.巴人注重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强劲与抒情是宫廷和民间巴人音乐的节奏特点:强劲的节奏是巴人音乐为军阵之乐的音乐特点所决定;节奏的抒情性特点,宫廷方面主要是为了迎合统治阶级的审美情趣在艺术形态和艺术风格上所作的相应的转变;民间方面则主要是以表现巴地民俗风情的民歌、情歌等艺术作品中所体现出的节奏特点.强劲明快、强调集体合作精神,是巴人音乐节奏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9.
金秋十月,桂子飘香。来自北京、上海、广东、辽宁、山东、浙江等省市的作家、教授80余人聚集于港城宁波,举行全国第四次巴人学术讨论会。会议收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雷洁琼、浙江省文联名誉主席黄源等发来的贺电、贺信。25日上午,中共宁波市委副书记李从军、市人大副主任孙光锵、市政协副主席徐季子出席了开幕式。李从军讲了话,他说:巴人是我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作家,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巴人(王任叔)生于奉化大堰,这是我们宁波的骄傲。他希望专家学者深化研究巴人,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在开幕式上讲话的,还有:原文化部副部长周而复,他热情赞扬巴人一生对革命和文学执着追求的崇高精冲。原浙江省外办主任王黎夫,高度评价了巴人在对外文化交流上作出的业绩。开幕式由宁波市人大副主任、市文联主席陈继武主持。  相似文献   

20.
宋代蓝田吕氏家族对宋代学术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李如冰博士《宋代蓝田四吕及其著述研究》对蓝田四吕进行了深入系统而又全面细致地探讨.作者凭借扎实的文献学功底、深厚的史学知识、简洁明晰的语言表达和严密周到的逻辑思维,对四吕家世渊源、生平事迹、姻亲交游、著述贡献、文学观念、家学传承等做了详细的考证分析,使此书颇具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