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来八年我国体育科技、教育发展的战略构想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体育科技、教育体系是科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相当的体育科学技术学科是科学技术母体学科在体育领域的应用、渗透而形成的,由此构成了体育科学技术体系的重要内容。21世纪现代奥林匹克的进一步发展,将更加需要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渗透,而在我国举办奥运这一新历史环境下,国家创新体系将延伸成为体育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使体育科学体系出现个体学科突增发展、学科群落拓展优化的趋向;体育教育传播体系将更加开放、普及和优化,使各类高等教育体系出现超前创建体育新专业契合社会化、健康服务需求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前言体育作为一项具有古老悠久历史的社会活动,已经越过自然发展、新技术(器械)发展和经验发展的阶段,进入了科学发展的新时代。体育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新兴学科。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它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数学乃至思维科学等大的门类。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向体育科学的各个领域内渗透;现代科技的发展又及时地为体育运动和训练科学化提供着愈来愈先进的手段和途径,促进体育科学的飞跃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向体育运动领域不断渗透,竞技体育出现日益现代化的趋势。现代科学高度分化与综合,研究成果的体育效益越来越大,现代技术装备的运动技术功能越来越多,作用日渐增大。现代科学与技术已经成为运动技术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当前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必将进一步加速竞技体育现代化的进程,对运动技术的发展产生更加巨大的影响。这对我们来说,的确是迎头赶上、改变落后状态的良好时机。因此,我们研究竞技体育现代化的趋势,对于如何适应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特点和要  相似文献   

4.
<正> 体育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社会现象已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科学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体育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体育实践活动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展与渗透,体育科学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众多的学科的体系:(诸如:体育自然科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  相似文献   

5.
中国体育科学学科发展综合报告(2006-2007)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体育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和体育运动的不断普及,体育科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增强人民体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心理学学科为主要内容,撰写2006-2007学科发展报告,重点介绍2005年以来中国体育科学的学科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向体育领域的渗透,体育教学也正在朝着科学化方面发展,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在体育领域中被广泛地采用和试用着,推动着体育运动的迅速发展。体育辩证法是在我国现代体育科学发展中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唯物辩证法在体育科学和体育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它是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念、基本方法去研究和指导体育理论和体育实践的各个方面。实践证明,以往在体育工作中凡是做得好的,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辩证  相似文献   

7.
中国体育     
G812.0 20033428未来八年我国体育科技、教育发展的战略构想与政策建议=The suggestions of policy about sportsscience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in eight years[刊,中,A]/韩丁(天津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19(1).-11-15参12(SJ)体育科技//体育教育//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当代体育科技、教育体系是科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相当的体育科学技术学科是科学技术母体学科在体育领域的应用、渗透而形成的,由此构成了体育科学技术体系的重要内容。21世纪现代奥林  相似文献   

8.
<正>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向体育运动领域不断渗透,竞技体育出现日益现代化的趋势。现代科学高度分化与综合,研究成果的体育效益越来越大,现代技术装备的运动技术功能越来越多,作用日渐增大。现代科学与技术已经成为运动技术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当前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必将进一步加速竞技体育现代化的进程,对运动技术的发展产生更加巨大的影响。这对我们来说,的确是迎头赶上、改变落后状态的良好时机。  相似文献   

9.
科学学被称之为“科学的科学”,从出现至今仅有50多年的历史,是一门新兴学科。科学学的诞生和发展同半个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进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边缘学科,综合学科把整个科学连成体系,专业分支学科又把科学体系分为更细的结构和层次。体育科学作为一综合性科学,亦有必要对其结构、体系以及各门学科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和探索。建立体育  相似文献   

10.
体育科学是以体育运动为研究的对象,是体育运动实践和过程的概括与反映。体育科学系统是体育运动系统的反映和集中表现。 体育运动的系统方法是立足整体、统筹全局的、考虑结构、层次及其关系的一种科学方法。体育科学反映了体育运动在现代发展的基本趋势,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并以分化占主导地位。人体是一个有机的多层次的高级系统,体育运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运动,是具有独立系统的整体运动,  相似文献   

11.
几个国家体育科研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新兴科学。它是随着体育运动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同时又大大促进体育运动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为改善人类健康水平作出重大贡献。如果我们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世界体育发展的一个标志的话,那末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不过八十多  相似文献   

12.
体育科学是体育运动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现代科学体系中人体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体育运动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人们对体育运动实践的客观认识。所以说体育科学在当今人们攀登世界体育高峰,征服自然,战胜生理极限时,激发了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关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3.
科学的进步,往往始于方法的突破。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与体育科学的不断进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随着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加强体育科研方法论研究,建立体育科研方法论的学科体系,已成为发展我国体  相似文献   

14.
现代科技对运动训练的全面渗透已成为当今竞技体育的主要趋势。科学化训练不仅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体育人才,而且能增加运动训练的科技含量。因此,构建科学化训练体系,是实施科学化训练,培养高水平体育运动人才的重要途径。1.科学化训练体系的意义及作用利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减少甚至避免训练的主观性和盲  相似文献   

15.
动用文献和系统科学的方法,对建立体育锻炼学的条件,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关系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地位;体育锻炼学体育科学体育中的地位进行探讨,指出: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同处体育运动的应用技术层次,构成完整的体育运动技术系统。体育锻炼有着相对独立的运动形态和理论、方法体系。体育锻炼学是探讨体育锻炼理论与方法的一门体育应用技术学科。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体育科学的内涵、体育科学的划分和体育科学体系的现状; 指出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要抓住两个基本点: ①要从多视角、多层次细化角度进行研究; ②要从体育科学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和渗透角度进行研究。按照这两个基本点, 文中设计了一个包括一般基础学科、对象分类学科、运动技术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和生物自然学科等5 个学科群组组成的21 世纪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的景象。  相似文献   

17.
笔者认为,总有一天,体育学科群中会出现“体育生态学”这样一门新兴的学科,虽然我们目前暂且还无法深入探讨“体育生态学”的主要概念体系、研究对象和理论框架等,但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来论证体育理论研究和生态学讲究相互渗透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体育理论是研究体育运动发展的规律,以及体育运动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和社会对体育运动发展的影响,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  相似文献   

18.
1 问题提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对竞技体育各个环节的渗透,体育运动已经从经验时代逐步走向科学化、现代化的新时代。计算机科学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已经涉及到管理、训练、信息自动化等许多方面。近年来,  相似文献   

19.
1983年全国体工会议指出:为了迅速提高我国体育运动水平,必须抓好基础、尖子、科学技术三个环节。怎样抓好科学技术这个环节呢?我们认为,重要的是把最新科学技术成果运用到体育运动中来,用工程技术的观点与方法充实和发展体育科学。这里所谓最新科技成果特别指系统工程的发展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以体育系统为对象,用现代科学技术所提供的理论工具和技术手段采集和获取各种必要的体育信息情报,用数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0.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是本世纪四十年代产生的新兴的学科,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三大支柱,它们进入体育科学技术领域是必然的。随着学科的不断综合与分化,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逐渐向着体育教学、训练中渗透,作用日益明显。本文试用在教学实践中所获得的有关反馈信息,来研究教学信息反馈与教学效果的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