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左文娟 《传媒》2021,(20):42-43,45
《陇东报》创刊于1937年,经过80多年的发展,始终坚守"百姓情怀"、牢记职责使命,应时而动、主动作为,围绕受众需求,以融合创新推动地方主流媒体出新出彩.在内容维度,增强"流量"意识、打造区域名片、坚持价值引领;在合作维度,探索区域联动发展模式、启动市县媒体融合、要变"合"为"融";在技术维度,移动优先、智能驱动、探索智媒时代叙事规律、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2.
2018年10月24日,创刊于1993年1月1日的"新中国第一张晨报"《黑龙江晨报》宣告将从2019年1月1日起停刊。一石激起千层浪,纸媒的生存现状、融媒体时代下报网融合将何去何从立刻成为媒体圈关注的焦点。"互联网+"促进了媒体融合,分散的传统媒体资源得到最大化的集中、实现了相互叠加、扩展了生活空间,单一传播的渠道转为多元化、立体式传播渠道发展。国内外媒体纷纷建立传媒集团,媒体集群化逐渐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地市级报纸由于发展区域及当地经济状况的制约。生存上涨空间十分有限,而日渐增长的运作成本.使得地市级报纸的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同时.一些区域外的传统媒体及新兴媒体在生存的压力下开始走上跨区域、跨领域发展的征途,而面对外来新旧媒体的竞争,地市级报纸的抵抗力在不断地被消耗贻尽。如何摆脱眼下的困境,寻求突破路径则成为现在的地市级报纸的领导者们必须思考.并要求尽快解决的最迫切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县市区域报发展到今天,已经累积了很多办报经验和资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随着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处于媒体结构最基层的县市区域报,其生存和发展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如何在夹缝中生存、发展和壮大,成为县市区域报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前,新闻传播业正身处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媒体融合式发展变革中,行业报面临着转型与转制的双重考验。在媒体融合大势中,行业报能否突破重围、走出困境,如何抓住机会、再创辉煌,是所有行业报从业者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本文从"平台融合+服务提供"、"内容融合+调整产品结构"两方面探析,结合中国气象报媒体融合实践,对行业报如何开展媒体融合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黄义 《传媒》2021,(11):38-4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事业单位改革、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推动,处于媒体变局中的《湖南工人报》急需在"三工(工会、工厂、工人)"细分市场加强媒体机遇管理,探索传统媒体融合发展之路,目标是打造智媒体,成为工人报刊"三工"细分市场改革的领跑者.  相似文献   

7.
《记者摇篮》2015,(1):3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当前所有传统媒体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如何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鞍山日报社旗下的鞍山日报、千山晚报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并各自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报网融合之路。其中,依托鞍山日报官方微博建立起的鞍山日报《网闻》版,与官方微博相互联动,开创了鞍山新媒体与平面媒体互动的先河。千山晚报微信微社区的网友互动"球童评选活动"高访问量引起了腾讯微社区团队的关注,并作为典型向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8.
<正>浙报数字文化集团(原浙报传媒集团),是全国首家媒体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的省级报业集团,2017年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后,更名为"浙数文化",推动集团向互联网数字文化产业转型,并重点聚焦于数字娱乐、数字体育和大数据产业三大板块。超越"媒体+地方"的发展模式,继续积极探索"新闻+服务"的发展模式创新。并在舆论引导方面,利用"媒立方"打造全媒体中心,积极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高效护航G20峰会;在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9.
<正>面对互联网带来的媒体传播新常态,安徽经济报积极应对,精准定位,分众突破,以"融合"为手段,把传统纸质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优势相互整合、互为利用,使单一纸媒的市场竞争力变为多媒体的共同竞争力,传播功能、手段、渠道、价值得以全面提升,从而形成具有自身优势、特色鲜明的媒体融合新业态。安徽经济报着力打造的助力企业自媒体信息传播的"安徽媒企协同移动互联平台",被省委宣传部列为全省媒体融合发展示范项目。相继开通建立了"安徽经济网"、安徽经济报微信公众号、安徽经济报微官网、安徽经济报法人微博、社会组织圈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目前已初步形成全媒体服务矩阵。  相似文献   

10.
樊万朝 《传媒观察》2011,(12):59-61
县市报是当地党委政府指导中心工作的唯一纸质媒体,拥有得天独厚的区域资源。在新媒体、多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县报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只有传统的观念,没有传统的媒体",一大批县报正越活越滋润,其核心在于抓住了新闻创新这个法宝。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新闻创新,既要借鉴省报、地市报成功的经验做  相似文献   

11.
2009年8月22日,新浪首页弹窗的流媒体广告开始为刚上线的"新浪河南"摇旗呐喊--"河南,新浪为你而来".随着新浪与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合办的新浪河南网上线,中国互联网巨头开始大举进军各大都市的区域市场.而于2006年就涉及这一领域的腾讯网,早已在都市网方面有了良好开局,大渝、大秦、大成、大楚四网在重庆、西安、成都、武汉四地全面盈利,并都成为居当地用户量前列的网站.这种基于我国区域市场,针对都市人群的信息需求,具有明显都市类媒体特征的网站可被称为"都市网".  相似文献   

12.
行业报与产业报虽一字之差,内涵却大相径庭。当下,各行各业正面临深化改革,努力探索转型发展之路,有的已步入"深水区"。传统媒体受新媒体冲击、挤压以及同质媒体间的激烈竞争,举步维艰。作为媒体大军中一个重要方面军的行业报更是面临挑战,同时又是机遇,唯有变革才能重获生机,转型发展是唯一路径,由行业报向产业报转型成为我们思考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3.
面对飞速变化的传媒生态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区域媒体集团的发展受到传统媒体日渐式微、区域经济总量有限、媒体覆盖半径不足、跨地区扩张难度极大等因素的制约。在打造"双百亿"乃至"双两百亿"文化集团的政策驱动下,国内区域性综合媒体集团如何实施有效突围?  相似文献   

14.
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作出深刻阐述,强调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省级党报集团,加速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既是重大政治任务,也是使命和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5.
常峰 《传媒观察》2014,(8):43-44
正●2013年7月,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全国百强报刊",是入选的全国唯一一家县级报。●2013年10月,获评中国县市报研究会"2012年度全国县市区域报最具实力媒体奖"。●在全国县市报中率先出版双面彩印对开大报,发行量多年保持5万份,位居江苏省县市报第一。●以建设全媒体为目标,做好"三报一网"互动融合,搭建常熟新闻网、手机报、"民情在线"论坛、"常熟在线"手机客户端等多个新媒体平台。●依托主流媒体资源优势,大力拓展壮大文化产业,多元化经营稳步迈进,会展经济、文化培训、出版等各项事业发展形势喜人,2013年报社综合营业额超5000万元,其中全媒体广告收入超3000万元。  相似文献   

16.
论坛观点     
<正>当日下午,由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曹三省教授主持的"融合发展路径与愿景:问道区域媒体"主题圆桌论坛上,昆明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彭涛,曲靖日报党组书记张国强,昭通日报社社长刘范兴,德宏团结报社长、总编辑熊艳,结合各自的融媒体发展现状,探讨区域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并为媒体融合发展提出观点、建议与未来愿景。  相似文献   

17.
陈阁 《传媒观察》2012,(8):42-43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和移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全媒体时代加速到来,传统的纸质媒体受到巨大冲击。都市报的兴起,加上自身定位的尴尬,读者群的萎缩,使财经媒体更面临着"报业的寒冬"提前到来的挑战。作为根扎江苏经济大省的一张专业经  相似文献   

18.
2003年下半年全国报刊治理整顿后,全国400多家县市区域报保留了48家,《萧山日报》是其中一家。2004年1月正式加盟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标志着其开始由地方党报转型为市场化运作的县市区域报,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加盟杭报集团8年多来,《萧山日报》坚持一手抓好品牌媒体建设、做大做强主业,一手抓好报业经营、发展传媒产业,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特经营模式,拉长产业链条,实力不断增强,报业不断壮大。这是一个颇具启示意义的过程,也是报业提升发展"天花板"路径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9.
当今,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随处可得,媒介无处不在”的时代.在中国,新兴媒体蓬蓬勃勃、生机无限,传统媒体仍保持活力.在这样的时代,探讨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如何共同创新、共同发展,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20.
吴超 《军事记者》2007,(4):40-41
信息技术与现代媒体的“联姻”,托举出一个媒体大发展的时代。作为信息时代的特征之一,以走进千家万户的互联网为依托的新闻传播,给纸质媒体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