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7 毫秒
1.
在小提琴发展史上,浪漫主义时期是小提琴音乐的鼎盛时期,小提琴音乐的艺术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据浪漫时期音乐的总体风格与特点,从不同的作曲家所写的小提琴作品中分析浪漫时期小提琴作品的风格与特点,使我们更好的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风格的作曲家所写的作品中了解了浪漫时期小提琴作品的风格与特点,从而有助于在演奏中更好的诠释这个时期的小提琴作品。  相似文献   

2.
在小提琴演奏进程中不同的技巧可深入诠释音乐内涵,赋予音乐艺术性与欣赏性,使演奏者可以借助小提琴与听众交流互动,在演奏技巧加持下提高表演者综合实力。本文通过分析小提琴演奏中技巧同音乐表现的关联,以期提高小提琴演奏质量。  相似文献   

3.
在小提琴教学中的音乐考理论主要分为基本乐理知识与视唱练耳技巧理论,学生通过学习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能够更好地锻炼自身的专业技能,从而不断提升艺术修养。音乐理论对于小提琴教学而言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学生只有掌握音乐理论,才能了解小提琴的基本乐理以及主要构成部分,更好地进行小提琴演奏训练,有效解决背谱难以及视谱能力比较差的问题,使小提琴音乐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以小提琴教学中音乐理论的作用展开了深入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应用音乐理论开展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4.
在小提琴教学中的音乐考理论主要分为基本乐理知识与视唱练耳技巧理论,学生通过学习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能够更好地锻炼自身的专业技能,从而不断提升艺术修养。音乐理论对于小提琴教学而言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学生只有掌握音乐理论,才能了解小提琴的基本乐理以及主要构成部分,更好地进行小提琴演奏训练,有效解决背谱难以及视谱能力比较差的问题,使小提琴音乐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以小提琴教学中音乐理论的作用展开了深入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应用音乐理论开展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5.
小提琴进入中国后,小提琴家与作曲家逐渐借鉴西方小提琴音乐创作手法与手段、结合中国人审美爱好与音乐审美习惯出发。探索小提琴音乐性民族元素的有效融入,将民族音乐创作材料与民族思维方式、民族特色旋律有效融合改编。创作了众多中国音乐审美特质的小提琴作品,也使小提琴音乐更加符合国人审美目标,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成为了我国音乐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此背景下简要分析民族新音乐元素在中国小提琴作品中的应用,希冀促进中国小提琴创作进一步发展,充分展示中国民族性的音乐元素。  相似文献   

6.
承载了西方审美情趣的小提琴,自被传入中国开始就被赋予了特殊的艺术特征。在长久的发展中,中国的小提琴艺术家们逐步意识到中国小提琴必须走民族化道路,这不仅是中国本土音乐的发展需求,同时也是让世界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举措。笔者以中国的小提琴音乐艺术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当前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发展现状,旨在揭示中国小提琴民族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小提琴是自17世纪以来西方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被誉为乐器皇后,它在中国近百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深受传统音乐文化的影响,产生了许多民族风格浓郁的经典作品.这些经典之作在创作上既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与风格,同时在演奏上又吸收了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技法,丰富了小提琴的音乐表现力,从而推动了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进程.通过分析中国小提琴音乐的创作历程、中国传统音乐对小提琴演奏的影响、中国民族化小提琴作品的艺术特点等三个方面,以期对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作出较为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化科技发展的今天,电影艺术里出现了新的艺术表现方式,那就是电影音乐,而电影小提琴音乐是其较为显著的一种艺术形式。对小提琴音乐应用于电影中的各式各样的方式和效果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以期在更多的艺术领域充分发挥小提琴音乐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小提琴演奏是一门演奏技巧与艺术具有着密切关系的音乐艺术。若想更好的呈现小提琴演奏就需要处理好小提琴演奏技巧和艺术之间的关系,以此将小提琴的音乐艺术魅力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笔者针对小提琴演奏中的技巧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希望有助于小提琴艺术魅力的充分呈现。  相似文献   

10.
小提琴演奏中的揉弦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为音乐的艺术表现服务的。十九世纪的小提琴演奏中的揉弦在浪漫主义音乐文化思想、小提琴音乐和演奏艺术的影响下,揉弦不仅在小提琴演奏中得到了普遍运用,而且与以往相比还拓宽了运用的领域。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科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实用电子音乐创作中,仿真音色已成为构成音乐作品的重要素材之一。仿真音色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可以运用在交响音乐中,而且在流行音乐和许多电影音乐中也可以“看到”他的身影,给音乐的制作带来极大的便利,降低了制作的成本,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评说《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不能偏离这个核心。《老子》论道,涉及音乐的话虽然只有四旬,却体现了“道”是音乐的灵魂,音乐是“道”的音、声外现的思想。“大音希声”是《老子》音乐审美的至高境界;“音声相和”是《老子》音乐审美的标准;“五音令人耳聋”是《老子》的音乐批判的准则;“乐与饵,过客止”是《老子》的音乐审美追求。这四句话共同体现了“道为乐魂”的音乐美学思想。“道为乐魂”是《老子》音乐美学思想的实质。  相似文献   

13.
摘要:多元化的20世纪音乐为人们所反思:什么是音乐?怎么音乐?音乐为什么?音乐怎么了?任何声音、任何组织方式,不管是否表现什么、甚或什么声音也没有都可以构成音乐作品。这确实为音乐、为大众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改变了我们的音乐理念。  相似文献   

14.
多元化的20世纪音乐为人们所反思:什么是音乐?怎么音乐?音乐为什么?音乐怎么了?任何声音、任何组织方式,不管能否表现什么,甚至什么声音也没有都可以构成音乐作品。这确实为音乐、为大众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改变了我们的音乐哲学观。  相似文献   

15.
《唱论》作者燕南芝庵首倡的“宫调声情说”是著名的曲学难题,是研治古代音乐与古代曲学的学者都难以回避的话题。从一定的宫调自身有无声情,《唱论》所言宫调是否就指元曲的宫调,《唱论》对各宫调声情的描述是否合理、准确。宫调的声情与文本的文情是否一定一致等问题入手,得出结论:“宫调声情说”是古代音乐家长期实践的总结,不能够轻易地加以否定,同时也不能把它绝对化,认为毫无问题。就《唱论》而言,“宫调声情说”指词而不指曲,指单曲(词)而不指套数。  相似文献   

16.
音乐审美是人们的一种情绪活动,人们从音乐中体验到具体的情感内容,对情感内容的理解带有主观性。但是,音乐审美价值具有客观性,它的客观性在纵向上体现为历史文化的客观性,因为音乐作品中所体现的内容、形象都不是听众从音响中直接感知到的,它必须通过想象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17.
道家“大音希声”的美学思想,因其所体现的朴素、自然、清静之道,可谓之民间歌曲“神”之所在,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绕不开的一个美学思想,并贯穿于中国音乐的发展之中,是民间歌曲之筋脉。从“大音希声”出发,剖析民歌中所特有的质朴与审美意蕴。最终论证民歌是“以天合天”,从而契合了“希声”最本质的“大音”。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欣赏是一种细腻的审美评价。这种评价可以通过某种途径,按照某种规律得以实现。在音乐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引导和想象进行音乐欣赏。  相似文献   

19.
音乐教学中理论性的以及音乐史论、音乐欣赏等内容,必须通过音乐音响的平台对受教者进行传递。因此,在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中,必须加强这一应用课程体系的研究,音乐教学必须以音乐音响的方式进行传递,才是最为准确的。构建应用课程体系包括以实践课程方案为主体的应用课程,以实践性教学内容为主线的相关多学科融会,以教育实习为手段建立实验性的教学检验机制,强化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中应用技术环节,以此提升音乐教师通过音乐音响将音乐理论及相关综合信息转递给受教者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钢琴"乐器之王"美誉来源于其转调的方便性、音域的宽广性、音色的丰富性和思维的多声性。中国传统音乐通过钢琴改编,使传统音乐以多声思维的方式存在和流传。在一定程度上,中国传统音乐可以通过钢琴得以发扬并得到新的发展,展现出具有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独特的声韵音乐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