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之一,心理学中的人性观必然成为影响教育理论与实践甚至教育理念的重要因素。回顾主要心理学流派基于他们对人性的看法而产生的一些教育主张以及他们的观点对教育的影响,并在了解其合理与不合理之处的基础上,探讨当代教育从心理学角度可以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由于人格研究的元研究是哲学人性现的探讨,故而笔者从人性观角度来反省人格研究,探索人格心理研究的广阔视野。首先阐述了哲学心理学中人性观的基本命题:身心关系、天性与教养、自由意志与决定论和知识来源问题;其次讨论了人格心理学中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自由意志对决定论,理性对非理性(意识与无意识),整体论对元素论,素质论对环境论。可知性对不可知性;最后集中探讨了哲学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中人性观的拟合问题。  相似文献   

3.
进化心理学的人性观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简要介绍进化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指出进化心理学人性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类具有先天的人性;人性的基础是由进化形成的心理机制;人性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人性的目的是为了生存和繁衍.分析了进化心理学人性观的意义:进化心理学对先天知识的来源、遗传和环境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为从实证角度研究人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关于人性本质的争论由来已久,却始终都没有统一的结论。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性本善,人性是发展的、自主的,人性是一个不断发挥自身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过程。后现代心理学看到了人本主义人性观的局限性,认为人性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是受话语、社会文化影响的结果,以一种整合的、多元的视角来看,创造是内在于人性的基本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人性是与人相关的学科都在共同探讨的问题,由于人性本身的复杂性,多层次性,致使每门学科都只能研究其一部分本性,都只能是局部的、片面的对人性给予认识和解读。心理学是以人为主题的学科,但心理学研究中的人性被分解与割裂,致使心理学面临危机四伏的不统一困境。当代心理学研究者只有以人为主题,在时人性全面、深刻的理解上展开研究,才能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和独特的学科,展示出它自身旺盛的生命力或它所存在的根据与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一、心理学的人性观(一)心理学:顾名思义,心理学就是研究人性的科学心理学方面的学者,不同的学派都建立在人性观的基础上,对人的行为和内心都有着相同或者相悖的见解。所以,一般而言,不同心理学派的理论基础都是建立在对"人性"这一关键词的不同理解,它的首要因素就是人性假设以及人性思想。研究心理学要知道心理学的起点与终点是归一的,起点是人,而又归结于人。从人出发的目的就  相似文献   

7.
人性化与去人性化是西方心理学对待人性问题的两种对立态度和取向。由于人性化的心理学与人文主义有关,因而成为非主流的心理学;去人性化的心理学则与科学主义相联系,因而成为心理学的主流。西方心理学科学化的进程使该学科陷入了一种二律背反的两难境地:如果心理学是科学的,那它必须是去人性化的;如果心理学是人性化的,那它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对此,本文认为,无论做出何种选择,心理学都应始终坚持“理解并把握人性”这一初衷,无论从哪个层面解释人性,都应坚持研究真实的人和人类真正的大多数。  相似文献   

8.
现代心理学科学观的哲学反思与理论重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科学观都具有本体论的特征,他们把人性看成是本质前定和自然已成的,要么把人的心理物化,要么把人的心理神化,使心理学的研究远离生活世界。所以,心理学的科学观应该突破这种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对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式和研究目的进行重新理解和定位。  相似文献   

9.
从类哲学看心理学的分裂与统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学分裂的根源在于对人性认识的分歧,科学主义心理学将人性视为物性,强调人的自在性和自然属性;人文主义心理学将人性区别于物性,强调人的自为性和精神属性。对人性的不同认识,促使二者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建构上尖锐对立。从类哲学的角度看,科学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心理学对人性的认识都是片面的,没有上升到类哲学的高度。类哲学是时代的精神,对人性的认识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所以心理学的统一应该以类哲学为哲学基础,以实践为研究的原则,以提升人的类本质为目标。  相似文献   

10.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张和后现代思潮在许多方面不谋而合,他们的研究倾向和对人性的看法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的思想动态。探讨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后现代思潮的契合之处,不仅开拓了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也为认识教育学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进化心理学之人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化心理学用适应来解释人的心理与行为,认为适应是生命之本性,进化的心理机制是人性的基础。我们在阐述进化心理学对人性的基本看法的同时,亦就在人性的基础上研究个体差异。这里还讨论了:从进化的观点看人格的稳定性与可塑性,进化心理学对性别差异的解释以及进化心理学研究之不足。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的科学。每位心理学家、每一心理学观点或理论的背后都有一种对人的理解,都有一种对人性的看法。人性规定了具有心理活动的活生生的"人"的特点,人性是心理学必须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在心理治疗理论的领域里,人性观是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不同的心理治疗学派基于不同的人性观,建立了各具独特风格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本文就三大心理治疗派别的人性观作一阐述,以帮助心理治疗和咨询者有一个清晰的理论取向,从而使心理治疗和咨询工作更富成效。  相似文献   

13.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新的发展趋势,也是心理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对人性、道德、认知的看法都是积极而乐观的,它非常重视从积极价值观角度去激发个体的优秀品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的情况下,许多高校在心理学健康教育中都引入了积极心理学理念.文章从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入手,分析了传统心理学影响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就高校如何在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导走心理健康教育之路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现象学心理学是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心理学中的两种重要人文取向,它们在心理学的终 极理念、学术对立面(反对行为主义与精神分析)和人性观(心理学研究中对“人的形象”的理解)等方面存在共 性,但同时在心理学理智背景、心理学方法论、学术重心以及解决核心问题等方面又有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罗蒂与休谟在哲学基本理论与政治哲学方面有相当接近的立场:在基本理论方面,都拒斥形而上学;在政治哲学方面,都是自由主义者.但由于他们对理性和人性的看法不一致,导致他们对自由主义的起源与合理性问题存在完全不同的看法.罗蒂强调自由主义在西方社会产生的偶然性,这使得他未能提出协调不同的"我们"之间关系的合理性方案.休谟认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谈论人性仍然是合理的和必要的,重新理解的人性论可以成为解释自由主义的合理性基础.罗蒂的自由主义理论可以融合进休谟所解释的人性与理性,这样,"民族中心主义"问题或许可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6.
现代人性观与心理教育人性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人性假设是构建心理教育范式的逻辑起点和思想基础。从心理学发展的历史来看,人性是不同心理学学派间争论的焦点之一,有认同也有分歧。就心理教育本身所包含的意义而言,心理教育应该是一种最基本的人性教育,因此,重塑现代人性是心理教育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运用积极心理学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心理学反对传统心理学有关人性的消极隐喻及其对消极心理研究的过度偏爱,强调人性的积极性,主张心理学重在研究和培养人固有的积极潜力.应把握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以积极心理学的取向赋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内容和更高目标,从而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基础、教育思路和技术手段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是由许多持有相近观点的心理学者和学派联合发起的一种学术思想运动。这一运动的主要发起者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强调人的意识的选择和自由,强调人在困境中的主动性,鼓励人们发展自我、积极向上,主张促进人格的发展。他们反对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性兽化和行为派的人性机械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人本主义心理学,或人本心理学,是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心理学新思潮、新学派。作为对传统心理学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的反叛,它弘扬历代人本主义"尊重人性"的精神,倡导对人的尊严与价值的研究,强调社会文化应促进人的潜能的发挥和普遍的自我实现,以解决现代人所面临的科学技术与人类生存的二律背反,成为代表心理学发展趋势的"第三势力"。人本心理学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心理学、哲学伦理学和社会学,而且直接影响了教育。对教育心理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本心理学家主要有马斯洛、罗杰斯和库姆等。  相似文献   

20.
当代心理学体系的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学是研究人性的科学.但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和文化思维方式的局限,东西方传统心理学思想对人性并未作出全面、合理的解释.本文在批判地反思传统心理学对人性的误解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对人性的新的理解,并试图以此为根据构建一个新的心理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