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辽阳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评论部以关注民生作为办好栏目的落脚点,所创办的《新闻时空》和《行风热线》两个栏目,分别在2006年和2007年双双获得"辽宁省广播电视新闻十佳栏目"这在全市新闻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2.
范金华 《东南传播》2012,(4):112-113
在我国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新旧媒体竞争的加剧,收视率对新闻栏目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如何坚持正面宣传又能吸引观众,是我们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新闻评论部品牌栏目《新闻启示录》的八年新闻实践为例,进行深入细致的解析,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具体的事例和数据,从新闻传播学、羊群效应和电视评论的特性等方面探讨了正面宣传取得高收视率的理论依据和做法。  相似文献   

3.
笔者认为地市党报应当重视新闻评论,积极探索建立新闻评论工作的新机制。就像2007年,嘉兴日报社在全国招聘评论部主任和评论记者一样。  相似文献   

4.
佳季 《新闻实践》2007,(7):10-11
今年1月5日,嘉兴日报社同时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杂文报》上刊出《探索新形势下媒体新闻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嘉兴日报招聘新闻评论部主任、评论记者》的启事。2月10日,该报面向全国招聘了5名评论记者;3月5日,该报在头版推出“嘉兴时评”专栏,周一至周五每天一篇;在二版推出评论专版,每周五期。该报率先探索建立评  相似文献   

5.
李鸿谷 《青年记者》2006,(15):49-51
“亮出你的额头来!”进入北京羊坊店西路,那个被央视新闻评论部称为南院的三楼《新闻调查》办公室,在这里呆了有些年头的“老人”庄永志望着柴静,直截了当地说:能不能变变你的发型?这是柴静《新闻调查》生涯的第一天。“非典”来了柴静进入《新闻调查》的第一天,制片人张洁在权  相似文献   

6.
木东  力茗  柯根松   《今传媒》2006,(4X):9-10
赵振宇。辽宁人。满族。2001年从长江日报社调入华中科技大学。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团长、新闻媒体研究所所长、新闻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此前,曾任长江日报社理论评论部主任、《化报》总编辑、高级编辑,有多篇作品获全国和湖北省好新闻一等奖、特等奖。撰写《应用新闻论》《现代新闻新闻评论》《新闻传播划导论》等作多部。  相似文献   

7.
由保定日报新闻评论部主编的言论栏目--《大家谈》,在第三届河北省报纸质量综合评比中被评为"优秀专栏".作为负责这一栏目的编辑之一,总结获奖原因,可归纳为入题发微,缘事而议,于平常中见深刻的鲜明风格.  相似文献   

8.
冯并,1945年出生于河北省阳原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获硕士学位。曾任《人民日报》文艺部编辑、《经济日报》评论部主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经济日报》副总编辑,现任《经济日报》总编辑。社会兼职有: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中宏经济专家百人团成员、北京杂文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摸索中的冯并冯并大学毕业后,做过教师,做过伐木工,也做过文化部门的新闻干事,进入新闻界是在宁夏日报做文艺部的编辑,1981年,在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9.
2009年5月16-17日,新闻评论机制创新与实务操作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各报社评论部的约50位负责人出席研讨会,浙江传媒学院和浙江财经学院传播系的部分教师旁听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语:曾以30万元年薪聘请视觉总监的嘉兴日报社,今年又出惊人之举:他们以“不问学历高低、不问学科背景、不问年龄大小、不问性别男女”的方式,面向社会招聘新闻评论部主任和记者。这“四个不问”是科学人才观的最好注脚。 新闻界的有识之士指出:“新闻媒体的竞争,已从信息量竞争阶段进入到观点竞争阶段。”诚哉斯言!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新闻已不仅仅是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还包括报道最近发现的新观念和新思想。怎样引领这些新观念和新思想,如何挖掘新闻背后的观点,这是新时代媒体尤其是党报所必须解决的新课题。正是因为如此,嘉兴日报社成立“新闻评论部”,建立“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第一时间发表评论,以记者的视角采撷新闻并同时发表评论,以观点来见证这个伟大的时代。成立“新闻评论部”、建立“评论记者”工作机制,据说这在全国报纸中是第一家。我们无法考证是否真的第一,但或许,今天《嘉兴日报》迈出的一大步,将是中国新闻史上的一小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莺飞草长翠柳长,西子湖畔春意浓。4月10日,由《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实践》杂志联合主办的"全国新闻专业期刊总编辑年会(首届)暨新闻专业期刊的角色定位与功能拓展研讨会"在杭州浙报集团举行。来自《新闻记者》、《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与写作》、《青年记者》、《新闻前哨》、《传媒观察》、《南方电视学刊》、《新闻知识》、《新闻爱好者》、《新闻世界》等全国主要新闻专业期刊的负责人和清华大学、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专家学者,围绕新媒体时代新闻专业期刊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并达成《全国新闻专业期刊总编辑年会(首届)“杭州共识”》。  相似文献   

12.
薛宝海 《视听界》2013,(2):126-126
过年期间,翻看了柴静的新书《看见》,感觉非常亲切,因为书中记述的很多人我都熟悉。比如南院,那是新闻评论部的大本营,位于羊坊店国税总局旁边;再比如她说到的摄像大老杨,真名叫杨明泽,我到《时空连线》的时候杨老师已经是摄像组的组长,为人宽厚,对我们这些后辈尤其关爱。不过,更让我熟悉的是《东方时空》那种充满人文气息的创作氛围。  相似文献   

13.
今年4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开播整整10年。应本刊之约,央视新闻评论部的同志从最新出版的《见证〈焦点访谈〉》一书中选出3篇文章在本刊首先发表,以飨读者,并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14.
似乎这些年中国的广播电视有一个“爱好”:改版。改版好不好?从十年来的情况来看.也好也不好。1996年,《东方时空》正大红大紫极具人气.也走到了1000期。改版了。因应着新闻评论部的定位,《音乐电视》(即《金曲榜》)还有《奇绝大观》(《生活空间》的周末版)挪位了、消亡了,  相似文献   

15.
田安莉从事电视新闻工作近20年,做过多年采访记者,现任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电视新闻中心评论部主任,曾任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采访部副主任、东方电视台新闻娱乐频道专题部主任。  相似文献   

16.
2011年8月初,中宣部和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中央新闻单位的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到革命圣地延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深入农村体验生活.笔者和中央电视台频道编辑部、评论部、中文国际频道、财经频道以及中国网络电视台的同事们代表中央电视台参与了此次基层体验,此行一共6个人,平均年龄32岁.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世界》2005,(2):27-29
自1996年央视新闻评论部集合一大批新闻人智慧的结晶.把一个新颖、闪亮的《实话实说》打造出炉之后,各地迅疾刮起“谈话”、“对话”类节目的狂风,涌现出一大批类似“小崔”的谈话主持人和模仿《实话实说》的谈话节目,然而并不是每个节目既赢得了观众,又赚到了钱。目前不可避免的事实是:风起云涌之后的谈话栏目已经越来越不好做,  相似文献   

18.
当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当新一轮的科学技术革命浪潮向我们扑面而来的时候,世界在变小、信息在共享、传播速度在加快,可供人们选择信息的媒体在增多。严峻的市场竞争向各新闻媒体提出了挑战:各新闻单位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不得不注重策划,争取时时拿出最有新闻价值、最能满足读者需求的报道来。当中央电视台率先将新闻与评论融为一体,成立了新闻评论部并相继推出《焦点访谈》等栏目以来,就已经把新闻策划的课题摆到了全国新闻媒体的面前。近年来,各地纷纷效仿,电视、广播和报纸等传媒在争取受众  相似文献   

19.
李振 《青年记者》2007,(22):83-84
2007年7月26日,江苏广电总台新闻中心《1860新闻眼》联合全国19家媒体在南京结成了"情感新闻联盟"。这次结盟是中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在当今剧烈的新闻竞争中,为了开拓自身发展空间的一次新尝试。  相似文献   

20.
张涛 《新闻知识》2006,(5):61-63
2004年被称为“民生新闻年”,紧随《1860新闻眼》、《南京零距离》全国各大电视台几乎都办起了民生新闻。迅速走红的同时批评的声音不绝于耳, 因为很多民生新闻逐渐恶俗化,娱乐化,既没有新闻性,也无关乎民生。于是很多民生新闻开始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