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人类视觉工作记忆有限资源分配的机制,研究者进行了丰富的行为和脑机制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客体复杂性与视觉工作记忆广度的关系,视觉工作记忆中客体表征的精准性与资源分配机制,视觉工作记忆广度有限性的大脑生理基础.仔细分析这些研究可以发现,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视觉工作记忆中是否存在固定数量的"贮存槽"以及资源的分配是否具有灵活性;客体复杂性与客体表征精准性之间的关系;视觉工作记忆有限资源动态分配的大脑机制.解决这些问题将是视觉工作记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对由不同维度(颜色和形状)的不同特征构成的客体进行探测,以正确率和反应时为指标,探索视觉工作记忆存储的基本单位是客体还是特征。实验1结果显示特征数显著影响了被试的记忆成绩。实验2结果显示客体数对被试的记忆成绩没有显著的影响。最终实验得出记忆由不同维度的特征组成的客体时,视觉工作记忆存储的基本单位是特征。  相似文献   

3.
存储与加工的关系和性质是工作记忆研究中的基础性问题。对于工作记忆中的速度———广度关系,经典的理论解释是凯斯提出的“资源权衡模型”,认为在总加工空间不变的情况下,存储广度的增大是由于操作空间的减少造成的,但近来Towse和Hitch提出质疑,认为,上述关系也许是由于加工时间的增加而导致更多的遗忘造成的,由此提出了“任务转换说”,并获得了实证研究的支持。在工作记忆存储与加工的性质上,领域一般性和领域特殊性的争论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关注,一种代表性的观点是,加工效能体现领域一般性,存储容量具有领域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关于工作记忆如何加工记忆客体的序列信息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者试图从人类认知和行为研究中寻找证据。就前人认为工作记忆中的客体及其序列信息是独立存储的实验证据进行讨论,进一步阐述工作记忆如何加工序列信息提出的多种理论模型,并就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客体一直是知识产权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智力成果说和知识财产说分别从智力和财产角度界定知识产权客体,新兴的信息说则将客体表述为信息,这三种观点都有合理性.在理清客体和客体属性的基础上,信息说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和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6.
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完成客体记忆任务和空间记忆任务情况.研究表明,客体型被试在客体记忆任务上成绩较好,而空间型被试在空间记忆任务上成绩较好,说明了不同认知方式的个体在完成记忆任务上的分离;客体型被试在两类任务上均比空间型被试反应较快,说明两类被试在信息加工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本研究支持个体对空间位置的记忆容量大于对客体工作记忆容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研究过分看重工作记忆的成分而忽略了其功能,从功能角度可以将工作记忆划分为加工功能和存储功能.加工和存储的关系历来是认知心理学家关注的焦点.介绍了一些加工与存储之间关系的理论,探讨了材料的领域特殊性、认知负荷和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加工和存储的影响.当前的研究在工作记忆的研究范式上和对工作记忆功能的认识上都存在问题.将来需要在加工与存储之间的关系方面和情绪性工作记忆方面做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回溯线索范式在视觉工作记忆相关研究中被广泛用于提高工作记忆效能,前人研究已经证实了时间序列线索在工作记忆提取过程中的促进效应。然而,记忆负荷与时间序列线索的交互作用依然有待探索。当前研究采用工作记忆的变化检测任务结合回溯线索范式,考察记忆项目负荷变化对时间序列线索效应的影响。实验设计连续呈现两个记忆阵列,并使用序列线索提取指定的记忆阵列来考察线索对记忆表征的提取效应。结果表明:在高负荷与低负荷条件下都可以观测到序列线索效应,并且序列线索效应会随记忆负荷变化,记忆负荷的上升会减弱线索效应。该研究评估了不同负荷条件下序列线索对视觉工作记忆表征的加强,加深了对时间序列线索作用机制的理解,并拓展了时间序列线索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论教学的主体性与主客体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学论中,关于教与学关系的理论一般归因于“主体-客体”关系的界定。以教学主体性及其转换、扩展作为逻辑起点,抓住主客体关系的统一性和动态性,有助于探究教学主体性与主客体的共变关系,从而正确认识和评价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中的相对地位。在这种认识活动中,把握静态客体和动态客体是认识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动态性的关键;理解教学主体性的转换和扩展过程,充分发挥教学的主体性,是研究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动态性的内涵和根本;而贯彻主体性原则,实现课内向课外延伸,则是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转化的根本保证和原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基本范畴之一.本文分别从静态、动态维度分析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试图就如何培养高校辅导员的主体性素质做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1.
语义分析存在如语义场理论,成分分析,语义公设等分析研究的方法.认知语言学家们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对OVER语义加以探讨,提出新的阐释方法.基于本领域对OVER的研究,本文从意象图式的视角解析OVER,并尝试一种新的意象图式结合方式对OVER语义加以分析,即将OVER用法大致分化为静态场景与动态场景,并结合意象图式中的路径图式与容器图式,对OVER的语义提出见解.从而使对OVER的理解简单明了化。  相似文献   

12.
情景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被频繁使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法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通过这种场景的搭设让学生“投入”其中,达到教学所需的目的。而视听说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必须把视,听和磺.三者结合起来,使学生英语听力,口语及思维分析等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库恩的范式理论建立了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前科学时期——常态科学时期——危机时期——革命时期——新的常态科学时期……。科学从一个范式转向另一个范式,变得更为复杂和专业化,科学进步了,但科学并不必然越来越接近真理。库恩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与现代语言学的变迁基本上是契合的,现代语言学的变迁线索,是从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到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再到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现在语言学已进入后现代语言学时代,进入一个没有"常态"的"新时期",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单一的语言学研究范式,语言学的研究范式已发生了转向,即从结构转向解构,从一元转向多元,从静态转向动态。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在很多方面对前人小说有所超越,突破了历来才子佳人小说俗套。脂砚斋作为主要的评点者在脂评中也强调了小说创作应符合生活,不落俗套。从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情节模式叙事表达以及文中对户外室内的场景器物描写三方面反映出脂砚斋在小说上的深厚修养和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5.
The goal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xplore the deficits in working memory associated with literacy disorders (i.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of reading and/or spelling) and the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of these working memory deficits. The performance of 28 children with literacy disorders was compared to a non-disabled control group with the same group size at five bi-annual times of measurement in a three-year-longitudinal study beginning at the end of primary school (9.5 years of age). Storage capacity and central-executive working memory were assessed in phonological and visual-spatial modalities, the latter under static and dynamic conditions. Overall, children with literacy disorders were outperformed by their typical developing peers in all phonological and in dynamic visual-spatial storage and central-executive tasks except for the static visual-spatial storage task. Results at single times of measurement revealed that the most consistent deficit was found in the storage capacity of the phonological loop. An additional central-executive impairment is supported by low backward spans. The causes for output deficits in dynamic visual-spatial tasks and good performance under static visual-spatial condi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情绪记忆和孙惠芬小说意象创造关系密切。情绪记忆,是意象创造的资源。她偏于情绪记忆,能记住"感动的情境"与机理,主体情绪时而与意象创造呈现共时性状态。这样的情绪记忆使她擅长在文本中捕捉人物心灵的瞬间,并把微妙作为最崇高的审美追求。小说中的意象多是她情绪记忆的审美对象化,是创作主体与人物主体的精神寄托,是文本欲望世界的敞开,是"乡下人"情绪记忆的回溯与印证。成功的意象创造源于情绪记忆而又超越情绪记忆,在动与静、诗性与哲性、感性与理性、并置与对比中充满张力,又充分统一,体现审美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肥皂剧《老友记》被众多中国青年作为当代都市生活模本的现象,以影视美术造型理论为解再器,从场景感染力、造型语言、场景风格化与图式化四个方面,通过对其场景设计的精妙进行层层破译,从而深悟影视场景艺术的创作之道。  相似文献   

18.
小说叙事中出现了大量"失控"的场面。通过对各种类型"失控"场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失控"是某种精神创痛的泄露。"失控"场面将多方面地揭示各色人等灵魂的真相。在不同小说家的笔下,"失控"的层次性和"失控"的连锁性呈现出奇异的叙事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19.
范式产生于自然科学范畴。这一术语十分重要,内涵十分丰富,却很难定义。尽管有很多种不同的理解和用法,其实还是有其明确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规定性,那就是学科基质。虽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使用范式概念至今还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但是范式对于教育科学研究的文化价值意蕴却是鲜明的:通过对范式的研究,推动教育科学的改革,以人的主体性构建研究共同体。增强研究的规范性和示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