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代局长,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出版家陈翰伯同志因病于8月2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4岁。  相似文献   

2.
原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代局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第一届主席、第二届名誉主席陈翰伯同志,离开我们已近三载,在人们的心里,铭记着他一生为党的新闻出版事业的奉献。近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报人出版家陈翰伯》一书,客观、翔实地记述了翰伯同志的生平、情操、学识和风范。陈原同志在《记陈翰伯》一文中,说他是“倔强的人,正直的人,勇敢的人,永不向邪恶低头的人;为人民奉献了毕生精力的人……”。我们最初相识于抗战时期的重庆,在沙坪坝中外出版社孙伏园先生处。他是生活书店的朋友,赞佩邹韬奋。我们不在一个部门  相似文献   

3.
我国出版界卓越的领导者、老报人、出版家陈翰伯的文集近日由商务印书馆隆重推出。2月28日,在京的翰伯同志生前友好王益、陈原、宋木文、许力以、姜德明、赵晓恩、林尔蔚、沈昌文、胡企林、胡邦秀、方厚枢、陆本瑞以及商务职工和翰伯同志的家属等共20余人,出席了由杨德炎总经理主持的《陈翰伯文集》出版座谈会。  相似文献   

4.
我们杂志的编委、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原国家出版局局长,卓越的出版家边春光同志因心脏病猝发,于1989年12月29日上午逝世在他工作的岗位上。噩耗传来,惊痛万分。对故者最好的纪念,是将他长存的浩气、闪光的精神传给世人。为此,我们组织了两篇回忆边春光同志的文章,以俟纪念。  相似文献   

5.
黄苗子致傅璇琮信(1979年5月23日) 璇琮同志: 美国耶鲁大学中国历史教授黄仁宇先生,托我把他的著作《万历十五年》转交中华书局,希望在国内出版。第一次寄书稿来时,金尧如同志知道,表示只要可用,就尽快给他出版。这样做将对国外知识分子有好的影响,并说陈翰伯同志也同意他的主张。但书  相似文献   

6.
悼原放同志     
丁景唐 《出版史料》2005,(3):106-108
著名编辑家、出版家、本刊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原放同志,1923年1月生于江苏扬州,早年于苏北参加革命,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从事党的出版工作。1959年1月,担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和不公正待遇。粉碎“四人帮”后,恢复职务。1980年11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局长,1983年1月至1985年10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党委书记。离休后,致力于出版史的研究整理工作,主编《上海出版志》、《中国出版史料》(十卷本),并热情支持在上海筹建出版博物馆的工作。1996年,他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授予“伯乐奖”;2004年被授予中国韬奋出版奖。2005年6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相似文献   

7.
许觉民 《出版史料》2005,(3):108-108
著名编辑家、出版家、本刊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原放同志,1923年1月生于江苏扬州,早年于苏北参加革命,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从事党的出版工作。1959年1月,担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和不公正待遇。粉碎“四人帮”后,恢复职务。1980年11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局长,1983年1月至1985年10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党委书记。离休后,致力于出版史的研究整理工作,主编《上海出版志》、《中国出版史料》(十卷本),并热情支持在上海筹建出版博物馆的工作。1996年,他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授予“伯乐奖”;2004年被授予中国韬奋出版奖。2005年6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相似文献   

8.
王界云 《出版史料》2005,(3):110-112
著名编辑家、出版家、本刊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原放同志,1923年1月生于江苏扬州,早年于苏北参加革命,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从事党的出版工作。1959年1月,担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和不公正待遇。粉碎“四人帮”后,恢复职务。1980年11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局长,1983年1月至1985年10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党委书记。离休后,致力于出版史的研究整理工作,主编《上海出版志》、《中国出版史料》(十卷本),并热情支持在上海筹建出版博物馆的工作。1996年,他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授予“伯乐奖”;2004年被授予中国韬奋出版奖。2005年6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相似文献   

9.
徐学林 《出版史料》2005,(3):114-115
著名编辑家、出版家、本刊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原放同志,1923年1月生于江苏扬州,早年于苏北参加革命,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从事党的出版工作。1959年1月,担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和不公正待遇。粉碎“四人帮”后,恢复职务。1980年11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局长,1983年1月至1985年10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党委书记。离休后,致力于出版史的研究整理工作,主编《上海出版志》、《中国出版史料》(十卷本),并热情支持在上海筹建出版博物馆的工作。1996年,他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授予“伯乐奖”;2004年被授予中国韬奋出版奖。2005年6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相似文献   

10.
胡小静 《出版史料》2005,(3):112-114
著名编辑家、出版家、本刊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原放同志,1923年1月生于江苏扬州,早年于苏北参加革命,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从事党的出版工作。1959年1月,担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和不公正待遇。粉碎“四人帮”后,恢复职务。1980年11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局长,1983年1月至1985年10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党委书记。离休后,致力于出版史的研究整理工作,主编《上海出版志》、《中国出版史料》(十卷本),并热情支持在上海筹建出版博物馆的工作。1996年,他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授予“伯乐奖”;2004年被授予中国韬奋出版奖。2005年6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相似文献   

11.
柳肇瑞 《出版史料》2005,(3):108-110
著名编辑家、出版家、本刊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原放同志,1923年1月生于江苏扬州,早年于苏北参加革命,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从事党的出版工作。1959年1月,担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和不公正待遇。粉碎“四人帮”后,恢复职务。1980年11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局长,1983年1月至1985年10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党委书记。离休后,致力于出版史的研究整理工作,主编《上海出版志》、《中国出版史料》(十卷本),并热情支持在上海筹建出版博物馆的工作。1996年,他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授予“伯乐奖”;2004年被授予中国韬奋出版奖。2005年6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相似文献   

12.
王益 《出版史料》2005,(3):105-106
著名编辑家、出版家、本刊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原放同志,1923年1月生于江苏扬州,早年于苏北参加革命,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从事党的出版工作。1959年1月,担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和不公正待遇。粉碎“四人帮”后,恢复职务。1980年11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局长,1983年1月至1985年10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党委书记。离休后,致力于出版史的研究整理工作,主编《上海出版志》、《中国出版史料》(十卷本),并热情支持在上海筹建出版博物馆的工作。1996年,他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授予“伯乐奖”;2004年被授予中国韬奋出版奖。2005年6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相似文献   

13.
海英 《出版史料》2005,(3):104-105
著名编辑家、出版家、本刊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原放同志,1923年1月生于江苏扬州,早年于苏北参加革命,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从事党的出版工作。1959年1月,担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和不公正待遇。粉碎“四人帮”后,恢复职务。1980年11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局长,1983年1月至1985年10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党委书记。离休后,致力于出版史的研究整理工作,主编《上海出版志》、《中国出版史料》(十卷本),并热情支持在上海筹建出版博物馆的工作。1996年,他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授予“伯乐奖”;2004年被授予中国韬奋出版奖。2005年6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相似文献   

14.
陈翰伯同志离开我们已经11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至今依然十分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翰伯同志从事新闻出版工作50年,他从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到顽疾缠身的暮年时光,半个世纪内为党和国家的新闻出版事业作出了许多贡献,也历经风雨磨炼和许多坎坷,在“文革”中更受到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残酷迫害,但他始终坚韧不屈,保持一个战士的本色。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执著,对工作的严谨细致,对同志的真诚坦串,对后辈的关怀爱护,至今仍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1986年11月29日,首都新闻出版界200余人集会,举行翰伯同志从事新闻出版工作50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优秀的青年教育工作者、著名的编辑出版家,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出版局局长、新闻出版署特邀顾问、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边春光同志,因心脏病猝发,抢救无效,于1989年12月29日上午10时45分在北京逝世,终年64岁。  相似文献   

16.
本文摘自《报人、出版家陈翰伯》一书的《在白区新闻战线上》一文。标题是摘后加的。陈翰伯同志“青春办报,皓首出书”。他是新闻出版界前辈,生前曾任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代局长。1936年,他从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供职的第一家报社就是张学良将军办的《西京民报》。西安事变是他到报社后第二个月发生的。1936年12月14日他开始担任《西京民报》总编辑,直至停刊。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优秀的青年教育工作者、著名的编辑出版家,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出版局局长、新闻出版署特邀顾问、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边春光同志,因心脏病猝发,抢救无效,于1989年12月29日上午10时45分在北京逝世,终年64岁。边春光同志是山东省莱芜县人,1925年生,1940年1月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边春光同志先后担任山东莱芜县青救会儿童部长、青救会长、莱芜县羊里区区委书记等职。他不顾个人安危,出生入死,深入基层,发动群众,开展了抵折日寇  相似文献   

18.
1983年1月9日至10日,紧接着中宣部、文化部召开的全国出版工作会议之后,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召开了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理事100人出席了大会。大会由协会主席陈翰伯同志主持。会议听取了王仿子同志对主席团提请理事会审议的《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三年来的工作报告(草案)》的说明,宋木文同志对主席团建议补选协会副主席、调整秘书长、副秘书长的问题的说明。经  相似文献   

19.
刘杲同志在《中国编辑》创刊号发刊词的最后,指出了我们要朝气蓬勃地继承先修前贤。文中他提到了5位前修,陈翰伯同志是其中出生最晚的。翰伯同志已经慢慢淡出我们的记忆,但他有4个字常常从记忆中跳出:“石沉大海”。与这4字“匹配”的还有“函电交催”。前天电话中宋原放同志说  相似文献   

20.
这封信,最初写于1988年3月,因我手边的有关史料不足,需到图书馆核对,继因生病和他事牵扰,以致拖延多时,直到8月份才根据所得当时报纸史料,核对清楚,作了一些必要的补充改写。不料正欲付邮之际,惊闻翰伯同志不幸逝世,此信也就搁置下来了。今年1月初旬,我宿疾发作,住院诊治,迄今未能出院。困顿病榻,思绪万千。想到这封信应有一个交待才好。由于这段“历史纠葛”的当事人双方均已逝世,有关同志也多已辞世,剩下我这个了解全部情况的病夫,从道义责任上讲,或从作为《新闻研究资料》和《人物》杂志的忠实读者来说,对刊物所载著作中存在的差误问题,不应采取漠不关心、冷眼旁观的态度,故将这封尚未寄出的信和有关史料分寄两刊,以供新闻史学研究参考。 1991年6月8日于重庆第三人民医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