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本文对成教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卓越工程师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求,创新了成教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学分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实践,有效的促进成教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对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不足,面向湖南省"四化两型"建设,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校企合作,创新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大工程"教育理念,构建电气信息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以学校为主、企业参与、分工合作、良性互动的教学质量监管机制;有效融合校企资源,营造校企合作特色的育人环境;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建立学生科技创新平台与团队.着力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提供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专业类第二课堂活动是对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水平。文章以电气自动化专业第二课堂为例,介绍了专业类第二课堂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和开展途径,并指出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对高校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新形势下,辽宁科技学院自动化专业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发挥其工科电气信息类代表性专业自身优势,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不断创新,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上进行了大胆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在电气信息类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介绍了盐城师范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实验室硬件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等途径对实践教学进行了研究与探索,旨在培养高质量的电气类专业人才,服务地方经济,适应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在第一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土木工程专业通过规范第二课堂学分认证的探索和实践,激励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了内涵式发展阶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职院校工作之重点,这其中与专业相关的第二课堂建设的成效又直接决定了高职的育人质量.笔者根据对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第二课堂建设与实践的研究,探讨当前加强高职专业特色第二课堂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电气信息类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创新人才培养是目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重大任务之一,实践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河海大学信息学院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国家特色专业建设及创新基地建设等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创新人才培养经验,在实践教学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文章从实践教学与能力培养相融合、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学科赛事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组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等4个方面,阐述如何构建电气信息类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该体系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高质量工程人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践教学是工科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该文介绍电气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方面的一些探索,以及在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是国家"十二五"实施的一项重要质量工程,其目的是要搭建自主学习、自由探索的实践平台,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系统培养与训练,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介绍了电气信息类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存在的问题、列举了建设内容、建设措施、取得的成绩、特色以及经验,得出了电气信息类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在培养创新性和应用性人才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高等教育“拔尖”“强基”人才培养改革的大背景下,地球物理学专业相关高校从大学科贯通、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等不同角度大力推动第一课堂建设改革,但在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探索上仍稍显薄弱。地球物理学专业兼具“理”“工”双重学科特征,而目前学生普遍存在偏工科化思维、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训练不足等问题。该文从“第二课堂”实践育人角度来探讨地球物理专业基础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实践育人作为科学教育理念与旅游类专业的特色彰显,有利于提高高素质旅游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课堂是实践育人的主阵地,研究科学构建了"三课堂"实践育人的内容体系、职能分工,就是以工学结合为取向构建并实施了"第一课堂"实践育人,以学科竞赛为龙头推进"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突出旅游专业优势推进"第三课堂"实践育人.为旅游高等教育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质量强国背景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质量人才需求也呈显著递增之势。为应对人才需求,多数地方院校逐步开设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基于此背景及宜宾学院教学管理实践,梳理总结出宜宾学院质量管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宜宾市经济及产业需求,确定质量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围绕目标要求,从教学和实践两方面着手,构建以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实践环节、行业实践体系、第二课堂等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其他院校的质量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构建教学型地方医学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针对教学型地方医学院校,建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专业实践教学、德育实践教学、人文素质实践教育的系统性、渐进式的科学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电气信息类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介绍淮阴工学院构建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建立适合专业大类理论教学的“三位一体化”模块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创建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阐述了开放式的方式、实施方法和教学环境,提出了电气信息类学生实践教学改革的整体思路和方法。实践结果表明,电气信息类毕业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明显的加强。  相似文献   

16.
从科研促进教学的视角,以电气信息类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平台,在分析相关研究与实践现状的基础上,提供了基于科研促进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案设计,包括教学理念的转变和主要实现途径,并对开展的科研促进教学实践及取得的主要成效进行了系统总结.可为多样化的工程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专业特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专业特色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依托煤矿行业,针对煤矿对自动化技术人才的需求,提出了煤矿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和方案,并在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中实践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第二课堂教学为艺术类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给予了新鲜的活力与充足的能量,为提高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搭建了重要平台,成为实现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结合近年来在第二课堂教学实践方面的经验,总结并提出开展第二课堂教学的四种教学模式、具体实施方案以及教学实践的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19.
高职高专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作为达到其培养目标的关键,为了达到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显得非常重要而且有意义。本文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根据生化制药专业的特点,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分析高职生化制药专业学科建设的需要,浅谈了药物制剂实训室建设在生化制药专业实践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制定了具有智能建筑技术特色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培养方案,这有利于优化课程体系,强化业特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