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五四时期我国翻译出版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外国文学作品的译介是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和影响远远超过了过去的任何一个时期。1918年6月,《新青年》出版易卜生专号,译载了《娜拉》、《国民之敌》等作品。随后,几乎当时的所有报刊都争相译载文学作品,外国文学名著开始比较有系统地介绍到我国来。在众多翻译过来的外国文学作品中,俄罗斯文学作品占有突出的地位。阿英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史索引》(1936年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第六部分《翻译编目》收录1917-1927年间的译作225种,其中理论25种,文学作品200种。…  相似文献   

2.
《天路历程》是一部英国古典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充满基督教(新教)教义的属灵著作,至今重印不断,成为《圣经》以外翻译语种最多的文学作品。通过《天路历程》和《圣经》两部作品的翻译史可以考察两者在中国的平行翻译进程及平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作家连线] 孙卫卫,20世纪70年代生于陕西周至,1998年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机关工作人员、儿童文学写作者. 出版《班长上台》《男生熊小雄和女生蒙小萌》《正好年轻的故事》等文学作品十余部.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中国新闻奖、全国人大好新闻奖等.作品被收入《中国儿童文学60周年典藏》《中国新文学大系·儿童文学卷》(1977~2000)等选本和高等师范院校儿童文学教材.图书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全国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等.  相似文献   

4.
《文学教育(上)》2014,(15):159-159
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畅销科幻作品《三体》三部曲——《三体》《黑暗森林》《歹巴神永生》的英文版将于年底在美国出版发行。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已与国际知名的托尔公司完成了《三体》英语版全球出版合同的全部签署程序。《三体》三部曲是刘慈欣的首部长篇系列小说,被称为是一部想象中的未来史诗,作品以恢弘大气的笔触描述了地球文明以外的“三体文明”。该作品被誉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  相似文献   

5.
于洋 《英语广场》2023,(2):17-20
《我在中国的童年》是清朝第二批留美幼童李恩富的回忆录,此书是华人在美国出版的第一部英文作品。作品在背景、取材、人物刻画等方面,都体现出了鲜明的中国色彩。李恩富将创作与翻译相结合,旨在消除19世纪美国对华人的刻板印象,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本文以归化和异化为理论框架来研究《我在中国的童年》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旨在促进文学作品及中华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曾腾飞 《海外英语》2020,(7):171-173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湘西地区一段淳朴的爱情故事,出版以来受到了海内外读者的青睐,先后被译成40多种语言.戴乃迭的英译本《边城》是其中一部英译本,对沈从文作品的研究,尤其是《边城》这部散发着浓厚中国传统文化和质朴民风的作品,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该文基于西方翻译伦理集大成者切斯特曼的五种翻译伦理,分析了其在戴乃迭《边城》英译本中的具体实现,希望借此加深对翻译伦理的认识,为日后的我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正>作家简介:安武林,儿童文学作家,已出版《泥巴男生》《十四岁的天空也下雨》《友情是一棵月亮树》《站在楼梯口的小熊》《一座颠倒的医院》《米粒上的花朵》等多部文学作品,荣获过冰心儿童图书奖、张天翼童话金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蒲公英儿童文学奖等,作品被翻译到美国、越南、新加坡等国,并被国内多种中小学生辅助教材收录。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翻译领域的研究已逐渐向语言学角度发展,这样不仅可以将文学作品原汁原味的翻译出来,同时也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文学作品中创作语言的特征,从而使文学作品译本可以引领更多的读者进行阅读。欧·亨利的作品一直以生动的语言、幽默的情节以及新颖的故事吸引了很多读者,但是要将欧·亨利的作品原汁原味的翻译出来是一件很难的事,而《警察与赞美诗》这篇作品的英语翻译技巧,已成为翻译领域在翻译英美学问作品中的分析典范,所针对《警察与赞美诗》翻译技巧开展研究对翻译领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翻译家对《警察与赞美诗》的翻译与英语学生的翻译进行比对研究,深入探讨《警察与赞美》这篇翻译作品中所使用的翻译技巧与细节。  相似文献   

9.
巴金在桂林抗日文化城翻译了屠格涅夫的两部长篇小说——《父与子》和《处女地》。这两部作品的翻译反映了意识形态对巴金的翻译选择和翻译方法的影响,体现了巴金的"信"与"达"的翻译态度。本文从意识形态理论这一宏观视角来探讨巴金的翻译选择,从传统的微观翻译理论来观察巴金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态度。  相似文献   

10.
2009年4月,美国出版了一本轰动全国的图书——《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当月即获得亚马逊图书销售榜冠军;至今,该书仍然高踞亚马逊教育类、心理类图书销售榜首。  相似文献   

11.
《狼图腾》是在我国文学作品学界引起过巨大反响的生态文学作品,是我国当代文学作品中灿烂的瑰宝。优秀文学作品的对外翻译是提高我国文学对外交往能力和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手段。《狼图腾》的英译本不仅做到了翻译到位、适宜外国人品读,更是在海外销量惊人,一度创造了我国文学作品版权海外输出收入的新纪录,成为我国当代文学作品向外输出的典范作品。该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出发,在充分分析生态翻译学及《狼图腾》的图腾文化及生态观念的基础上,评析了《狼图腾》英译本,并对文学作品对外翻译问题及如何使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更好地走出国门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相似文献   

12.
安武林,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出版过小说《泥巴男生》《夏日的海滩》,散文集《母亲的故事是一盏灯》《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群像》《黑豆里的母亲》,童话集《挂在月亮上的秋千》《烟斗里的星星》《明天树上长橘子》《菊花小巫婆》《老蜘蛛的一百张床》,诗集《月光下的蝈蝈》,随笔集《爱读书》等五十余本个人专著。荣获过中国儿童文学奖、张天翼童话金奖、冰心儿童图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文化部蒲公英儿童文学奖等。作品翻译到美国、越南、新加坡等地。作品被收入多种中小学生以及幼儿园辅助教材。曾被《中国图书商报》评为"十年优秀书评人"。  相似文献   

13.
书虫吧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学读本系列该系列选择曾经出版过的、在几代青少年中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文学图书,包括《轮椅上的梦》《、中国姑娘》《、谁是最可爱的人》《、林海雪原》《、可爱的中国》《、我的大学》《、绞刑架下的报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编选的出发点在于针对未成年人教育的需要,并根据青少年的接受特点,重在激发未成年人的革命理想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未成年人的意志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编选的作品侧重中国文学作品,兼有少量外国文学作品。张海迪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扬起创造的风帆——中小学生发明创造36讲》该…  相似文献   

14.
普希金的名字和他的文学作品,是在二十世纪初传到我国的。普希金在他一生中读过不少有关中国的书籍,如《三字经》、《中华帝国概述》、《中文识字课本》、《中庸》等,也写过一些提到中国的诗歌作品。他也曾想到中国访问,并于1830年1月7日写信给主管他的宪兵总督,但遭到拒绝。直到普希金逝世六十多年后,他的名字才被介绍到中国来。《上尉的女儿》是1903年根据日文转译为中文的,书名开始叫《俄国情史》,这是我国翻译最早的一部俄国文学作品。1908年鲁迅用笔名令飞写了《摩罗诗力说》,介绍了普希金的生平和作品。“五四”运动以后,普希金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杨骚在鲁迅的支持和影响下,投身现实的革命斗争,思想更加成熟。杨骚一生著述颇丰,正式出版的书有22本。他的翻译著作以文学作品为主。1930年6月,杨骚翻译的苏联小说《铁流》在上海出版,这部作品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杨骚给后人留下的遗产不仅仅是他的译作,还有他崇高的译德。  相似文献   

16.
吕霞 《海外英语》2012,(24):230-231
勒·克莱齐奥是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人物。曾出版50余本著作,作品有小说、随笔、翻译作品等,代表作有《诉讼笔录》、《寻金者》和《沙漠》等。200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偶遇》是勒·克莱齐奥的一部中篇小说集。文章介绍这部被法国《快报》称赞其为"一本边界广阔、内涵丰富的书",旨在解读其中的文学主题。  相似文献   

17.
在翻译领域中,译者主体性是翻译行业中经常讨论的话题之一,一部文学作品因其翻译的主体不同,翻译出来的作品风格以及语言效果等各方面也有所不同。《Moment in Peking》是我国著名学者和作家林语堂先生的主要英文小说作品之一,本文针对《京华烟云》两中译本译者主体性进行对比研究,从而说明译本译者主体对作品翻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据《文化中国》消息,纸质图书不是要消亡,而是在"十二五"期间一定会呈稳定增长的态势;数字出版也会快速增长,这两种图书发展并不排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在第22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新闻发布  相似文献   

19.
作家档案刘先平,1938年出生于安徽肥东。父母早逝,少年时离家外出当学徒。196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教书10年。1971年调文学期刊编辑部。1983年调安徽省作家协会。1984年创办文艺出版公司和文学期刊。1957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自1978年起,致力于大自然文学的创作;作品丰富,已出版二十多部作品,可分为三类:描写在野生动物世界探险的长篇小说有《云海探奇》《大熊猫传奇》等;大自然探险纪实的有《山野寻趣》《刘先平大自然探险系列》等;理论著作有《探险小说的审美特征》等。作品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等国家奖8次(项);有的被译成外文,有的被介绍到俄罗斯、法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安徽省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相似文献   

20.
徐冰是中国当代艺术"海外军团"的代表性人物,其作品中存在多种涉及翻译的视觉表述。本文借鉴"翻译转向"的研究视角,把"翻译"作为一种分析类属,结合徐冰创作于不同时期的三部作品《Wu街》《英文方块字书法》《地书》来探讨他的跨文化艺术实践下的"翻译式"视觉表述。同时,引鉴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认同理论来审视此中的文化认同的建构与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