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4 毫秒
1.
在学习日语过程中发现日语中男女用语有很大区别,本人就二者区别产生的原因及演变过程进行探讨分析,同时分析男女用语不同今后发展的趋势,本人认为社会文化方面对语言特点的形成有很大影响,日语男女用语不同正是这个方面的反映.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要了解其语言特点产生的社会文化等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其语言  相似文献   

2.
男女性别差异在语言中的显著体现是日语区别于其他语言体系的一大特点。女性用语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语言现象,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由政治、经济、文化及思想等因素综合影响下的社会现象,属于日语位相语的重要研究内容。文章从社会语言学及历史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以女性用语为研究中心,多角度、全方位地重点分析明治维新以来,女性用语在日本近现代社会的阶段性特点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3.
日语中不仅有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在日本社会中还存在着针对女性的大量词汇。从报纸中该类词汇的使用频率,可以体察出当代日本女性的真实社会地位。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词汇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文章从复合词——"男性""女性"构成的复合词——在日本报纸上的使用频率,分析当今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及中国隋唐文化特别是宋文化对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准确理解和正确使用语言是人类顺畅交流的基础。在日语语言中,除了一般中性语外,还有女性惯用的语言或表达方式——女性用语。通过研究分析女性用语,可以帮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日本社会的女性以及日语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日本女性用语的由来及其发展历程,分析了不同时期出现的女性用语所对应的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并简述了日本男女性用语在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语言是社会经济文化的反映,此项研究有利于加深我们对日本经济文化发展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女性用语与日语的位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用语是日语的一大特色之一。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语中因职业、年龄、性别等形成的语言的差异。同时也揭示出日语的位相与日本人社会位相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日语中的女性语可以说是日语不同于其他语言的一大特色。日语中女性语的存在决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语言问题,从本质上说它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及变迁,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对女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日语中有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的区分,女性用语主要产生于平安时代,后受到女性文学的影响而逐渐得到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日本男女的社会地位日趋平等,女性用语亦出现了衰退现象。但当前,男女语言的表达习惯仍有不小差别。女性用语在用词和语言表达形式上有别于男性用语和一般用语,其特点是含蓄、委婉、优雅。该文将对女性用语的历史变迁以及各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李会珍 《考试周刊》2009,(18):207-208
世界上每个国家,男性和女性所使用的语言都有所不同。日语是男女性用语差异较大的一种语言。其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本文主要从人称代词、感叹词、终助词、语体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日语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的不同。日语中男女性对于人称代词的使用有很大的不同,对于感叹词和终助词的使用男女也有明显的区别。另外,不管是在古代日语还是现代日语中,女性都比男性更多地使用敬语。日本历史上还有一种“女房词”,是在宫中服务的女官们所使用的语言,虽然其中大多数已经不被使用,但是也有很多流传到今天,不仅被女性广为使用,还被男性所用。  相似文献   

10.
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国家,但日本社会制度与我国不同,日本社会有其独特的生活习俗和语言文化使用习惯。文章归纳、分析了日语敬语、寒暄语等的运用与日本社会的内在联系,从日语语言运用的角度探讨了日本社会制度、文化生活、人们思想观念等问题,为日语学习者提供一个更为全面了解日本和日语的学习窗口。  相似文献   

11.
用好礼貌用语是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最重要一步。英日礼貌用语既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也有明显的区别。不同地方反映了国家民族文化间的差异。日语礼貌用语反映的是日本“独特的岛国文化”,其起源于封闭、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表现为循规蹈矩,重“义理人情”;而英语礼貌用语反映的是“西欧的畜牧文化”,其表现为相对地自由、民主。  相似文献   

12.
周志柏 《文教资料》2006,(22):122-123
本文对日语初学者难于理解的男性和女性的语言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从语法角度考察了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的表现特点。从文化层面对语言性别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究,最后指出了作为日语学习者的指导方针,注意事项,并预测了语言性别差异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委婉语是一种很重要的社会语言现象,是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润滑剂"。委婉语既是一种语言学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而孤立存在,要正确理解日本人的委婉表达,必须研究日语委婉的文化内涵和形成原因。日语的委婉表达根植于日本文化的土壤中,鲜明地反映出"以心传心"、"以和为贵"的文化特征。本文从日本文化的视角探讨和分析日语的委婉表现形式,让更多日语学习者进一步了解日本的民族文化和思维方式。从而扩大接受、兼容外来文化的视野,有机地处理好异文化之间的碰撞。  相似文献   

14.
日本动漫产业是非常著名的,对日语学习者的影响非常大。因为日本动漫不仅是日本民族文化的反映,反映日本社会的现状,而且对日本人的社会价值观和日本的语言现状是很好的反映。多接触日本动漫对于日语学习者学习日语及日本文化是很好的途径。因为日本动漫场景会话有助于提高日语学习者的会话能力,极大地丰富日语学习者的知识面,是了解日本社会文化和社会价值观不可缺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近年,中国学生对日语学习普遍淡化,同时学日语的人多数认为日语中的男女性用语结构较复杂,特别是称谓语,敬语等方面男女性用语有明显差异,本文希望通过对日语男女性用语差异的主要表现形式的探讨及其产生的社会文化原因等进行分析,以供学习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提到年轻人用语,常被人们说成是语言的混乱,无论从哪一方面讲,大多数人还是持否定态度的。然而,语言产生于社会,反映着与之产生背景相对应的一些社会现象,年轻人用语如实地反映了现代日本社会、日本人的价值观,决非人们所认为的“无意义的、错误的语言”。本文着重以日本社会中年轻人用语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特征与年轻人用语有关的各种社会语言学现象进行分析,并从中探求现代日本年轻人的生活现状、对于社会的态度及其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7.
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在考察Et语当今流行网络语言的形成背景、涵义的前提下,概括归纳日语网络语言的构词类型,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研究重点在于从更为宏观的视角人手,对日语网络语言产生及流行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日语网络语言对日本语言文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学习日语的人都知道"暧昧"是日本语言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日语表达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既反映了日本人的传统生活态度,行为方式,也反映了整个日本民族的文化特性.暧昧的语言表现几乎涉及到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我们在学习日语当中的难点.本文从表现形式入手分析日语"暧昧"表达的内涵,探究其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9.
中日语言文化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语中虽然大量地使用了汉语词汇和汉语修辞,但日本人对汉语只是采取了吸收-消化-发展的模式.中日语言从结构上看,语序不同,重点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导致结论不同.汉字通过字形分析可以窥探到一些湮没已久的某些上古的文化遗迹.汉语的句子注重理解功能,注重内容,讲究意会.汉语的结构印证了中国人注重整体性,注重系统性的思维特点.敬语作为日语的主要特点之一,历史渊源十分悠久.日语的另一显著特点就是女性用语.主要是在语用上表现出一种女性特有的委婉和含蓄.汉语和日语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语言行为上对环境都有高度的依较性.  相似文献   

20.
赵秀英 《考试周刊》2010,(57):87-89
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习俗,每种语言都反映着产生它的一种特定文化。中日两国的社会文化有相同之处,但在多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在日语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