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离合词是汉语比较特殊的一类语法单位,该类语法结构介于词与短语之间,可离可合。留学生在初级阶段开始便学习到了离合词,此后中、高级阶段的词汇教学中都有大量的汉语离合词出现。由于汉语离合词自身结构特点,留学生在习得离合词时往往出现不同类型的偏误,而造成这些偏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于此对留学生习得汉语离合词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沙特阿拉伯学生在学习汉语初级阶段常出现一些语音偏误,这种偏误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规律性,且具有别于其他国别留学生语音偏误的特殊性。由于篇幅所限,文章仅选取了沙特阿拉伯学生的汉语辅音偏误为调查对象,进行了语音测试,测试分为听辨和朗读汉语辅音两个方面。根据测试结果,文章主要从学生母语即阿拉伯语对其习得汉语辅音的影响方面,分析了产生偏误的原因。最后提出针对沙特阿拉伯学生汉语辅音教学的建议。以期对来自阿拉伯国家、母语为阿拉伯语的留学生的语音教学,特别是初级阶段的语音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语音学习是外语学习的基础,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语音教学至关重要。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受到母语或英语负迁移的影响,很难发出正确的语音。洋腔洋调的汉语发音让学生自身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本文试以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实际教学为例,阐述语音习得难点,并找到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矫政杨 《考试周刊》2016,(9):143-144
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注意到学习迁移给留学生带来的种种影响。本文首先说明了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迁移概念,其次着重探讨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学习汉语时母语对目的语的正迁移和负迁移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本文将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在学习汉语时目的语和本族语的对应关系分为四种:词汇偶合、词汇并行、词汇空缺及词汇冲突,然后从这四个角度分别探讨正迁移及负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樊笛 《文教资料》2014,(15):44-45
汉语的篇章研究方兴未艾,其中衔接研究是一个热点。衔接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学界对留学生汉语语法衔接方面的偏误问题给予更多关注,而对词汇衔接的偏误研究较少。由于在中国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中,韩国留学生占比较大比例,因此解决语法中词汇衔接造成的韩国留学生汉语学习难题便成了当务之急。本文在对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现状充分考察的基础上,分析韩国留学生出现这些词汇偏误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一些教学建议,力图为韩国留学生汉语语法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孙俊 《文教资料》2013,(16):163-164
韩日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受母语正迁移影响较大,本文分析了韩日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受母语正迁移影响的元素,探讨了韩日语言文化元素对留学生汉语习得的影响,讨论了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张慧 《华章》2014,(28)
汉语中丰富的近义词体现了汉语的细腻缜密,但也成为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所在。留学生近义词习得偏误的原因多样。本文将从母语和目的语的差异、汉语近义词自身的特点和留学生的学习策略问题三个方面进行原因探究。同时,从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对近义词的辨析作出简要论述,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对策,以期对对外汉语近义词的辨析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多对外汉语教学机构中的语言教学,都按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分初中高级,很少考虑学生的母语类型和文化差异,从而使因材施教只停留于理论而难以实践.在探讨语言教学时,更多考虑了习得共性而对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注意不够.有研究者根据留学生母语对汉语习得的影响,提出了按照母语类型分别授课的方式,虽具备科学性,但在实际中又难施行.因此,目前混合班编制中明显的个体差异对教学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即讨论初级阶段混合班中非洲学生在汉语习得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对外汉语初级教材生词的英文译释是初级阶段英语背景的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词汇的桥梁,其质量至关重要.但是调查发现,对外汉语初级教材生词的英文译释存在译释方式不妥、译释不够准确、忽略生词的附属义和用法等问题,因此而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词汇学习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教学得法可以防止这种负面影响的产生.运用英译以外的方法和手段、运用汉英对比的方法讲解生词可以有效避免英译干扰.  相似文献   

10.
张娜 《现代语文》2006,(9):97-99
引言 汉语结果补语是汉语言中经常使用而且外国留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对于母语为英语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由于隶属不同语系英汉补语在概念、性质及作用上具有较大差异.英语国家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结果补语时,初级阶段经常由于母语的负迁移出现一些对比性偏误,但是由于英汉补语系统的巨大差异,他们很快就会摆脱母语的干扰,但是此时又会因为对目的语的过度泛化而出现许多"非对比性偏误"(田继善,1995).  相似文献   

11.
为帮助外国留学生摆脱汉语词汇记忆难的困境,扫除汉语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笔者以"过度学习原理"为基础,借鉴英语单词记忆的经验,尝试设计一种帮助外国留学生记忆词汇的方法,并随机选取了8位不同国籍的留学生对此方法进行实验性研究。笔者根据实验效果的反馈,提出了一些有利于促进留学生汉语词汇记忆的教学建议,借此期望能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和教学能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母语对二语学习的影响是深刻的,二语水平较低者在二语学习中常常依赖母语思维。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使得中国人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汉语的影响,如句法层面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在其初级阶段就普遍存在。运用对比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大学生句法层面的母语负迁移现象进行分析,解读汉语和英语的共性和差异,有助于教师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增强教学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也有助于学生最大限度地减少母语负迁移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汉语作为越南学生学习的目标语言,在语音学习过程中存在一种"交叉性",既依赖母语中与目标语相同或相近的发音,又要排除母语对学习目标语的负面干扰。基于此,越南留学生中介语声母发音也是如此,从实验语音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声学分析,可以找出发音偏误,以辅助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4.
在母语非汉语的留学生汉语学习中,规范而正确地记忆和书写汉字一直是困扰他们的一大难题。笔者通过实践教学中不断观察他们汉字的书写过程、对留学生作业中错字的累积、课堂或课下与学生的交流以及调查问卷的方式,总结出留学生字形学习中常出现的问题,讨论部件教学在他们字形学习中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代睿 《文教资料》2012,(28):169-170
对在华理工科学历留学生开设的科技汉语课,要重视词汇的教学。本文从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的角度,探讨了留学生科技汉语课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侧重点和教学方法。以期能够架好从通用汉语到专业学习中间的这座桥梁,使学生通过科技汉语的学习满足专业学习的汉语需要。  相似文献   

16.
词汇是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许多留学生在汉语词汇习得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偏误。这些偏误涉及语音、语法、词汇、语用等诸多方面,但在各种类型的言语错误中,词汇偏误是最严重的。因此,教师有必要对留学生的词汇学习进行经验总结,要有提高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质量的教学对策,重视留学生在汉语词汇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教师要认真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找出相应解决对策,提高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语音教学是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汉语中的重音与其他语言有着较大的差别,而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又容易受到母语的影响,因此重音教学成了汉语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本文致力于研究汉语词重音、句重音的发音特点,并应用于汉语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对中外交流和留学生汉语学习现状的分析,基于世界上先进的认知心理学和语言生成学科的研究成果,借鉴国际上非母语教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倡导充分发挥以汉语为母语的语言环境中隐性课程的作用,提出了构建在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汉语习得模式的基本策略:即教学设计情境化、学习过程游戏化、师资构成多元化、日常生活中国化、校园活动经常化、对外交往社会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56名本科留学生、70名硕士留学生学术汉语写作的词汇复杂度、语法复杂度和准确度进行多维量化分析及定性研究,发现:在与母语者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二语者与母语者语法复杂度差别不显著,在学术语体中都倾向于使用复杂的长句和T单位,词汇复杂度、句法准确度有显著差异;随着语言水平的提升,二语者学术汉语写作的词汇多样性有所发展,词汇密度和虚词运用发展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来华留学生游学项目将“游”与“学”相结合,内容包含语言学习、参观游览及文化体验等。游学项目能够在轻松真实的情境中提高留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并使之获得真实的文化体验。在游学项目的开展中,如何消除留学生对自身母语的依赖,帮助留学生克服海外陌生感,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紧密结合,保证各项活动的实施成效等,是游学项目组织者应重视与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