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拟声词是某种特定语言中用来模拟自然或人为声音的词项。英语和汉语都有大量拟声词,并且呈现出诸多共性和个性。本文从语音、句法功能对比英汉拟声词,分析异同并总结拟声词英汉互译的技巧。了解和掌握英汉拟声词各方面的差异,能丰富我们对于拟声词这一特别词汇类型的知识面,提高译者对拟声词的翻译水平,促进我们更加准确地实现拟声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互译。  相似文献   

2.
拟声词在世界各国语言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修辞手段,它可以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产生画面感和身临其境的感觉。莫言在《蛙》里使用了大量的拟声词,葛浩文在翻译这部作品时采用了音译、直译、意译和减译等翻译方法和技巧。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来讨论拟声词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这对我们学习和使用英汉拟声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哲学、人类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基础,它对翻译的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文章认为它在英汉拟声词的对比和翻译领域有如下启示:在英汉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中,拟声词在人们认知结构中所处的范畴层次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为了达到认知领域的更佳效果,在翻译拟声词过程中可以采用对等翻译法,因境择词翻译法和笼统化翻译法。  相似文献   

4.
根据英汉拟声词的特点以及语篇语用功能,汉语古诗词中的拟声词可以有三种译法:译出拟声词、增译拟声词和省译拟声词。这三种翻译策略的选择应该以最大化展现古诗词为首要原则。  相似文献   

5.
英语和汉语中都有极其丰富的声音词,在口头表达和文学作品中都被广泛运用着。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和语言表达习惯不同,英汉两种语言在声音词表达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该文通过分析英汉"声音词"(尤其是单纯摹声词)表达形式上的差异,来探讨英汉"声音词"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6.
英汉拟声词与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拟声法造词产生的拟声词广泛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由于拟声词产生发展的特殊性,使得它与各民族的文化紧密相连,许多民族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将拟声词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加以运用.本文通过对拟声词的分析,讨论在英汉翻译中如何处理拟声词的翻译问题,以使译文更加充满美感.  相似文献   

7.
英语拟声词的词性比汉语的要灵活;英语拟声动词通常兼具描述动作和声响的双重功能,而相应的汉语则需用动词加拟声副词的结构.英、汉语中均存在一些拟声名词,用来指发出被模拟的声响的事物;英语中拟声词的转义现象远多于汉语.在英汉互译过程中,非拟声词可以译为拟声词;而拟声词却并不一定需要译为拟声词.能把拟声词的痛感体现在译文中,将是翻译功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拟声词是模仿人和事物声音的词,其种类在中英文中都很繁多。本文拟从语音结构和修辞功能两个方面对比分析英汉拟声词的异同,以便揭示拟声词这一广阔世界的奥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  相似文献   

9.
简单介绍了英语拟声词的应用范围,通过对文学作品中拟声词的赏析,体现了拟声词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英汉语中拟声词都是对自然声音的模拟,但是由于两种语言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汉语和英语的拟声词各有各的特点;汉语拟声词和英语拟声词的应用范围也不尽相同。英语拟声词在文章中运用得当,可以起到拟声状物表情达意的特殊修辞效果。因此,在学习英语和从事翻译时就不能不注意拟声词在这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有何不同,并进行对比讨论。  相似文献   

11.
把人、动物或自然物所发出的声音如实地加以描摹.这种修辞方法称为拟声词,英语中有许多表示不同声音的拟声词。一般可分为两大类:1):是直接描绘和反映声音的;2)是不直接描绘和反映的。翻译拟声词时,既要考虑其音响效果,音韵之美,又要注意其译文的忠实、畅达。必须在选词上进行锤炼。  相似文献   

12.
在英汉两种语言里,拟声词都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从英汉拟声词的语音理据、语言结构、语法功能等方面对它们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汉语中的拟声词在结构上更具多样性,使用起来比较灵活,直接拟声词居多,而英语中的拟声词词性更为多样,在句中的功能更强,且间接拟声词较汉语拟声词为多.  相似文献   

13.
非礼貌用语虽然是一种不礼貌语言,但却是文化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在文学作品中也随处可见。文学作品中非礼貌用语更能彰显人物的个性,刻画人物的性格。虽然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的语言,然而它们在非礼貌用语的类别及翻译方法上有许多共同点。本文将对英汉非礼貌用语的翻译进行对比研究,希望读者对英汉文学作品当中的非礼貌用语翻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对文化在翻译中的作用能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英语和汉语中有着丰富多彩的拟声词。从英汉拟声词的模拟对象、语言结构、语法功能、语义作用及修辞手段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之处,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汉拟声词。  相似文献   

15.
拟声词拟态词的丰富是日语的一大特征,它们可以传神地表达声音、状态和情感,是日本人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因为这种特点在对它们进行中译时,产生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本文根据夏目漱石的《我是猫》以及于雷先生的中文译本,对作品里的拟声词拟态词的翻译问题进行探讨,以求对这类词的翻译能有跟好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魏艳  陈喜贝 《海外英语》2011,(11):188-189
模糊语言理论为数字模糊语义翻译开辟了新的途径。英汉数字在民间语言和文学作品中具有模糊语义,起到修辞和增加语势的作用。该文从英汉数字模糊语义出发,探讨毛泽东诗词英译中数字模糊语义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7.
模糊语言理论为数字模糊语义翻译开辟了新的途径。英汉数字在民间语言和文学作品中具有模糊语义,重在表义、言情、显势。本文从英汉数字模糊语义出发,结合毛泽东诗词中“万”字的翻译探讨数字模糊语义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寄望于对模糊语言研究和模糊语义数字翻译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日语中有大量的拟声拟态词,包括拟声词、拟态词和拟情词三类。其中拟情词是非常感性和抽象的,与日本文化和语境密切相关,也是非母语者理解和翻译的难点。本文从拟声拟态词的隐喻性为出发点,考查对日本文学作品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实例,探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翻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拟声词在英语和汉语中是非常重要的词汇和语言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它极大地丰富了两种语言。本文试图分析英汉拟声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探索拟声词的英译汉方法。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双关语的运用可以使语言幽默含蓄、富有情趣且耐人寻味,因此英汉文学作品中含有大量的双关语。然而,双关语所蕴含的双重含义使它成为英汉互译中的难点。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对原文中双关语的翻译,得出切实可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