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个自杀的人都认为他们只服从自己,而实际上他自己不过是集体力量的玩物. --[法]埃米尔·迪尔凯姆 自杀是中国青少年死亡的首因 自杀,一个沉重的话题,一个时髦的词语.在现代的语境中论起,竞已无痛心疾首的心悸,亦无宗教习俗的禁忌,却添了些许后现代的意味,激起的千层浪也形态各异:有的扼腕叹息,有的熟视无睹,有的……  相似文献   

2.
在宗教与艺术的关系研究中,戏剧起源问题一直受到关注。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1912中提出"中国戏剧起源于巫觋"说,与英国剑桥学派学者简·艾伦·哈里森在《古代艺术与仪式》(1913)提出的戏剧起源于宗教仪式观点在国内外学术界形成较大影响。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人类表演学理论对"戏剧起源于宗教仪式"说提出商榷,认为仪式和戏剧并存于原始宗教活动中,历时上难分先后,戏剧与仪式的分离可以从实效/娱乐的二元结构加以区分。从人类表演学的角度看,我国春秋战国以前巫术、祭祀、礼乐的文化变迁中,蕴涵了戏剧的起源与形成。人类表演学理论有助于戏剧起源问题的深入探讨,但实效/娱乐的二元结构无法彻底解决戏剧与仪式如何渐进分离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秦雪珍 《图书馆》1994,(2):41-42
论外国责任者姓名的著录问题秦雪珍外国责任者姓名的录著问题,在图书编目工作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因为世界各族人民的姓名起源、含义和现状都很复杂。主要表现在:①各个国家姓名使用的习惯并不一样,有的姓在前,有的姓在后;有单姓,有复姓...  相似文献   

4.
对于苏州广电总台的生命三部曲,有的人体验到生与死的机缘,人为何而生,又如何面对死亡,这是每一个都要面临的人生大考;有的人看到了民族的亲情,海峡两岸同根同祖,一脉相连;有的人看到了信仰世界大同的东方文化、宗教和世俗在人间大爱面前达成了感恩的共识等等。  相似文献   

5.
一.为什么要走出去笔者本来以为这个问题不用再赘述了,但在就中国传媒业的走出去问题与业内有关人士交流时,发现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差别很大,有的人认为现在中国的传媒没必要走出去,在国内好好的,为什么要走出去呢?有的人认为,中国传媒首先要影响中国人,走出去影响谁呢?也有的人认为,就是要走出去,首先也得在国内做大之后再走出去(有点儿像攘外必先安内的论调)。还有的人认为,这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的,像美国那样,经济上发达了,文化产业自然也就走出去了。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临潼区五大宗教俱全,信教人数众多,68万人口中有3万余人信教。平均每三个信徒中,就有一人信基督。而陕西临潼区基督徒的八成是妇女。是什么样的宗教传播使妇女信仰基督教?那里的宗教传播现状是什么?如何面对或者解决出现的传播问题?  相似文献   

7.
范鸿鹄 《大观周刊》2011,(28):208-208
宗教的本质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了,如何才能准确的理解和解释宗教的本质?首先就要给它一个本质上的界定,同时,结合宗教的起源、发展、兴起以及宗教的特性、社会功能、本质甚至是地域范围等等一些列的因素来把握或者说是确定宗教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有的学者从心理上探讨新闻的起源时,认为“由欲知道的欲望才生读者,由欲使人知道才生新闻纸,由欲被人知道才生新闻广告。”有人说:“新闻之所以发生,实缘于‘新闻欲’。……所谓新闻欲,乃由‘欲知道’、‘欲使人知道’及‘欲被人知道’三个心理作用而发生了新闻欲。”还有人  相似文献   

9.
人的姓名是民族文化特点的重要表现形式,它具体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色.世界上有几百个国家,民族众多,民族文化在姓名上的表现更是五彩纷呈:大多是有名有姓,有的单有姓而无名,有的只有名而无姓.探索多种多样的姓名起源、姓名的演变和构成方式以及同图书编目学科的相互关系,对图书编目中的个人名称合理化、规范化会有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一.为什么要走出去 笔者本来以为这个问题不用再赘述了,但在就中国传媒业的走出去问题与业内有关人士交流时,发现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差别很大,有的人认为现在中国的传媒没必要走出去,在国内好好的,为什么要走出去呢?有的人认为,中国传媒首先要影响中国人,走出去影响谁呢?  相似文献   

11.
我认为,到21世纪,我国宗教学研究将会有一个超常的发展,其前景将是非常光明的。宗教研究本来是哲学研究题中应有之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把自己的第一哲学即关于有之为有的哲学宣布为“神学”;黑格尔曾突出地强调过艺术、宗教和哲学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尤其是宗教同哲学的内在关联;我们中国历来就有艺术、宗教、哲学统一互补的思想,《中庸》宣布“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鲜明地强调了宗教与哲学之间的相通性、一致性和互渗互补性;我国当代哲学大师贺麟先生在谈到“儒家思想的新开展”时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艺术(…  相似文献   

12.
有诗歌写作原则的时期是我以虚无为宗教的时期。我现在没有了,我自由了。自由是我的宗教。我想写作靠的不是信心吧。我写诗多年,不是好事。路长易生厌倦,蛇长让人害怕,诗龄长了,也就缺乏新鲜感。诗毕竟是新鲜感的产物。诗当然要有思想,但诗人也不是问题专家。至于成名不成名,不是我不好名,好名好利好货好色都是第一推动力,但有的事业就不需要成名,而有的事业却必须成名,比如央视主持人、好莱坞演员、总统竞选者、明清妓女就必须成名;间谍就不需要成名,成名的间谍就很难说他还是间谍,基本上是畅销书作家了。诗人是语言的间谍,怀着太多的秘密,或者不太多的秘密,或者没有秘密。  相似文献   

13.
方志平议     
在图书馆的社科参考谘询工作中,经常碰到查阅有关地方资料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图书,首屈一指的是地方志书,因为地方志书是保存地方资料的专书。一向大家都认为它品种繁多、卷帙浩繁、记述详尽、内容丰富,是我国特有的文化典笈和史料宝库,举凡一地的疆域沿革、山川形胜、政治制度、人物传记、武备兵防、经济盛衰、文化发展,以及户口、赋役、风俗、宗教等,莫不有所记载。有的人甚至说它“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地方志既是保存地方资料的专书,在它里面究竟有那些地方资料?它究竟是一种以什么内容为主的图书?  相似文献   

14.
《印度宗教哲学概论》从一种全新的视角、以丰富的文献资料系统地阐述了印度哲学的起源、发展过程和主要宗教哲学流派,比较分析了各派别之间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和差异,并且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健康·新知     
《中国新闻周刊》2003,(13):77-77
东亚人群起源非洲 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金力、卢大儒等科研人员经过3年时间,系统地利用遗传学规律,探讨了东亚人群的起源、迁徙及其相互之间的遗传关系,并得出结论:东亚现代人来源于非洲。 关于现代人的起源,主要有两种假说。“多区起源”假说认为,自100至200万年前直立人从非洲扩展到世界其他大陆以后,在各自的地区独立演化为现  相似文献   

16.
夏日嬷嬷茶     
茶杯是茶的舞台。有的人讲品位,用紫砂杯;有的人讲实用,用保温杯。这样的杯子我都有,但在夏日,我认为应该给茶一个清凉和开放的舞台,也就是说,夏天,应该用玻璃杯泡茶。  相似文献   

17.
文书的起源──河图、洛书为我国文书之首关静芬文书起于何时,自古以来众说纷坛。1949年以前的诸多学者认为,文书起于氏族社会,但又纷争于不同的历史阶段;也有的学者认为“人文肇自太极”;1949年以后,认为文书是国家出现的产物者居多,广传于史学界、档案学...  相似文献   

18.
一、《科学与宗教》《Anjam Khursheed:SCIENCE AND RELIGION,Bahs’i StudiesPublition,1987.) 本书认为,科学和宗教之间的关系本质上不是敌对的,而是和谐互补的,但是,在过去的四百年间,科学和宗教之间一直在进行着一场赢得人心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什么是现存世界的本质?什么是生存的意义?争论的结果,似乎科学占了上风。因为科学就此提出了一系列振聋发聩的理论,使宗教的有关教诲暗然失色。多数现代西方人对宗教失去热情,认为宗教充其量是一套过时的价值和信仰,它对原始社会有用,现在就没有必要存在了。有些人干脆把宗教和迷信混同起来,认为它的存在是世界上无数冲突和争斗的根源。在行为和伦理标准方面,科学同样占尽了上风。因为科学总是谦逊地将它的所有的主张和发现摆在世人面前,任  相似文献   

19.
《青年记者》2010,(13):28-28
今年上半年,国内发生了几起针对幼儿、小学生的暴力伤害事件,媒体的相关报道引起了公众的议论,有的人认为媒体的报道渲染了社会上的紧张气氛,并且容易引发其他人的模仿行为;而有的人则认为如果不让媒体报道,只能掩盖问题,引不起人们对校园安全问题的重视,只能带来更大的问题,有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20.
宗教与艺术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从最早的舞蹈起源学说中便可以找到宗教说的踪迹。本文通过对唐代代表性乐舞及其形象的研究,挖掘舞蹈语汇所表达的宗教意图,总结宗教思想对乐舞形式及内容的影响与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