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孔乙己和范进都是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都处于穷困潦倒的地位,对社会的摆布都软弱无力,都空虚麻木、迂腐至极,都不会"营生",都没有一个正常人应有的感性自我,都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这两个人物有很多相似之处,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人物形象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都”的语义分合及解释规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静忠  潘海华 《中国语文》2013,(1):38-50,96
本文对潘海华(2006)所提出"都"的语义解释规则"话题规则"(P1)和"焦点规则"(P2)进行了修订,并在一个"都"表示全称量化的大前提下,把"都"的用法细分为两个次类:"都1"和"都2"。尽管它们都表全称量化义,但是"都1"的量化域中的成员无等级差别,而"都2"的量化域中的成员有等级差别。同时,"都1"和"都2"根据语义解释规则的不同又各分出两个小类:"都1a"、"都1b"和"都2a"、"都2b"。"都1a"和"都2a"适用于左向量化的P1规则,无排他性,"都1b"和"都2b"适用于右向量化的P2规则,有排他性。修订后的规则能够解释更多的例句,并且更加符合人们的语感。  相似文献   

3.
期待     
我相信每一朵花里都蕴藏着果实,相信任何姻缘都包含着甜美的隐私,也相信各种各样的梦呓都有成为现实的可能。人生在世,很苦很累,但也是很美好的。所以每个人都不会满足,每个人都不可能真正地心如止水,与世无求无争。谁都希望自己手中的  相似文献   

4.
曹丕改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五都大有深意。若检索曹魏兴起之历史,则五都仿如曹魏走过的五个脚印。一言蔽之,谯乃曹操兴起之都,许昌乃汉亡之都,邺乃魏兴之都,长安乃稳定关中、凉州,防范蜀汉之都,洛阳乃混一区宇之都。  相似文献   

5.
汉语风格论     
汉语的各种语言形式都带有汉民族历史的痕迹 ,都与汉民族的风俗息息相通 ,都体现了汉语是单音缀孤立语的特点 ,都具有音乐节奏感 ,富于声律美  相似文献   

6.
汉代都试内容为演习射御、御骑、战阵,并测试骑士、材官、楼船高下。都试分为中央都试与地方都试,建武六年罢郡国都尉,由郡太守和都尉主持的地方都试随之废止,中央都试则与貔刘礼演练军阵、习射御的内容重合,成为貔刘礼的一部份。汉简中所见秋射为边郡都试,在候官所在地举行,根据每人成绩赐劳或者夺劳,性质上等同于都试,但在制度上和内郡存在差异。汉代“三时不讲”,都试惟在秋季。中央都试与狂刘礼在立秋日举行,地方都试和秋射则略晚,七、八、九三个月份均有可能,通常应在十月上计前完成。  相似文献   

7.
不是所有的种子都发芽,发芽的不一定都开花,开花的不一定都结果,结的果不都成熟落下,世界充满变数和酸甜苦辣,经得起筛选打磨,才活得坦然潇洒!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2010,(4)
父母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长一帆风顺。显然,什么都做和什么都不做都过于极端,失之偏颇,并不可取。杰出的父母从来都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更明确地说,只做三件事。  相似文献   

9.
这就是生活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每个人每天都要生活,每个人每天都离不开生活,每个人每天都要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这就是生活。  相似文献   

10.
元上都是元代独特的两都巡幸制度中所巡一都,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草原都城。作为蒙元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近年来元上都遗址立足于草原文化沉淀深厚的历史名城预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本文拟在元上都历史沿革和现今环境的基础上来把握其地理特征,通过对元上都概况的分析来对其中遗活动做一粗浅的定位和思考,进而对申报文化遗产点出已有的优势和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父母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长一帆风顺。显然,"什么都做"和"什么都不做"都过于极端,失之偏颇,并不可取。杰出的父母从来都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更明确地说,只做三件事。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上期回顾:整整一个学期,邬迪都没有看杜小都一眼,这让杜小都很不服气。她期待着期末考试的得意成绩让邬迪刮目相看。说到考试,杜小都特有成就感。每次都是轻轻松松拿第一,她能不喜欢考试吗?不过,在班里杜小都最佩服的还是小黑猪。小黑猪分数总不如杜小都,但杜小都明白,他是个数学奇才。小黑猪轻轻松松地做出奥数卷子,引得全市最好的初中天天往学校跑,要破格接受小黑猪跳级。这个决定却被小黑猪断然拒绝。就是这样一位数学天才,到考试时,也很反常。杜小都却丝毫不惧,每天听歌、看电视、上网……又到期末考试了,杜小都这次还能像以前一样自在吗?接着往下看吧!  相似文献   

13.
一、填空题1.球的三视图都是——,长方体的三视图都是——;圆柱的正视图、左视图都是——,俯视图是——;圆锥的正视图、左视图都是——,俯视图是——。  相似文献   

14.
启功与东坡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他们都是诗人,诗作特立独行、幽默诙谐,都是各自时代背景里的诗词改革家;他们都是大学者,精通相关学科的学问,将杂家之学推向极致;他们都是大书画家,在书画造诣上都雄踞不同历史阶段的顶峰,都是书法史上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是集写家与理论家于一身的全才;他们都是教育家,教育理念、态度和方法有孔子之遗风;他们都具有高尚的品格,仁者爱人、热爱生活。他们是悠久的文化传统中的星座,我们在仰视他们的时候感到的是格外的明亮和永恒。  相似文献   

15.
“无时无刻不”和“时时刻刻都”在句法、语义、认知、语用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句法上,当搭配对象为领有动词、能愿动词、形容词和否定词语时,一般只能用“时时刻刻都”,当前面为副词“都”时,只能用“无时无刻不”。在语义上,“无时无刻不”比“时时刻刻都”要丰富、复杂一些。在认知上,人们对“无时无刻不”的理解难于对“时时刻刻都”的理解。在语用上,“无时无刻不”比“时时刻刻都”语气更强烈,“无时无刻不”经常进行主观陈述,“时时刻刻都”则经常进行客观描写。从规范化的角度看,只有“无时无刻不”的用法,不存在“无时无刻都”的用法。  相似文献   

16.
少数派报告     
有人说,“我们都是多数派”,因为人人都有“从众心理”;也有人说,“人人都是少数派”,理由也很充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嘛。  相似文献   

17.
声乐艺术是一门最普及最具群众性的艺术。很多人都能唱歌,都喜欢唱歌,都会唱,但并非所有人的歌声都优美动听,怎样才能唱出美妙的声音(美声),这就要求声区必须统一。  相似文献   

18.
陈毅 《宁夏教育》2010,(6):73-73
在广袤的教育原野上,我希望每一粒种子都能破土发芽,每一株幼苗都能茁壮成长,每一朵鲜花都能自由开放,每一颗果实都能散发芬芳!  相似文献   

19.
“都NP了”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从句法的角度还是从语义的角度来分析,“都NP了”句式中的“都”都很难被看作是时间副词,只是起增强语气的作用。同时,“都NP了”句式的主观意义也未必是由“都”造成的,该句式主观意义的实现主要与后续句相关。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学习方式的理论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真正的理论都是实践的,所有的实践也都是理论的。真正的理论是能够指导和解释人类实践活动的,人的实践活动也都具有理论前提。因此,任何人类实践活动方式的进步都不是偶然的,都可以找到理论的出处,也都可以接受理论的解释。本文试图从理论阐释的视角来认识信息化学习方式,力图由此探视到存在于信息化学习方式背后的秘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