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郭超 《天中学刊》2001,16(6):42-43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可以充分展示自身才华的舞台,知识分子也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出了重大的作用。在我国进行现代化事业中,知识分子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要进一步做好党的知识分子工作,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知识分子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力量,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知识分子理论和实践,创造性的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知识分子观,为知识分子创造了建功立业、和谐发展的大好环境。  相似文献   

3.
总结过去关于知识分子政策,更有效地发挥中国知识分子自觉积极地为人民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多作贡献,文章认为应当在坚持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大前提下,确定和肯定正确对待中国知识分子的四项基本政策,即知识分子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自己提高自己的政策;依靠知识分子的方针,尊重、信任、重用知识分子的政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把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严格区分开来的政策;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政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张杰先生知识分子题材系列散文的评述,阐述了作者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命运、性格和未来使命的一些思考,分析了知识分子与中国文化体系之间的复杂关系,肯定了其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知识分子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是关系到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性问题。怎样正确地认识知识分子在中国革命中所发挥的作用和他们的历史地位,毛泽东做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作出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杰出贡献。中国的知识分子在人口中占的数量不多.但由于它占有知识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在制定自己的方针和政策时,就不能不重视知识分子问题。中国共产党和共和国的创始人、缔造者们自身都是知识分子.他们运用知识改造了社会,也改造了自己,形成现代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最诸熟知识人…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现代人格意识的觉醒,是对“五四”精神的一种承袭。在新时期文学的第一个十年中,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现代人格意识的内涵,主要集中体现在:对压抑的畸形政治生活的叛逆,对“人”个体价值的沉思,对“人”作为一种生命现象的生命意义的质疑。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人格渗透着一种强烈的叛逆色彩。由于历史与现实等方面的原因,现代人格意识始终都无法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要确立自己的现代人格,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7.
本通过对张杰先生知识分子题材系列散的评述,阐述了作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命运、性格和未来使命的一些思考,分析了知识分子与中国化体系之间的复杂关系。肯定了其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8.
谢勇 《现代语文》2001,(7):37-38
什么人应该被称为知识分子而不是其他,在中国一直是一个模糊问题。这种模糊性造成了许多弊端和尴尬。我们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知识分子”概念的泛化而使知识分子负担了过多的责任和使命,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中国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知识分子不但在历次的政治运动中自愿地或被要求地高举旗帜,走向街头,沉溺于种种广场效应激情之中——当然在灾难深重的中国,这确是每一个国人的责任,但问题在于许多所谓的知识分子使知识成为各种意识形态的附属品。  相似文献   

9.
“屈原心态”是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原型之一,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屈原心态”是一种历史的延续,更是历史与时代合力作用的结果,新时期文学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屈原心态”的开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虔诚的牺牲-奉献意识;(2)负罪的忏悔-忍让心理,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屈原心态”的存在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必要。  相似文献   

10.
知识分子问题,是中国革命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对我国知识分子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分析,充分肯定了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为我们党制定了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的政策,并提出了造就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伟大战略任务。今天,重温毛主席的教导,准确地、全面地领会和贯彻毛主席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澄清“四人帮”在知识分子问题上所造成的混乱,对于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大路线,完成华主席提出的抓纲治国的各项战斗任务,把我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化都市的畸形发展带来的“都市症”与阶级斗争、民族危机重重交织,使置身其中的现代派诗人流露出极度的孤独感和寂寞感以及感伤而不消沉、迷惘而又执着追求的现代情绪。描写都市人挣扎和生存困惑的新感觉派小说,在揭示人生痛苦和无所皈依的同时,也表现出对都市文明厌恶的情绪,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in the perspective of dialectics, makes a discussion of three relations between modern universi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namely that between technicality and sociality, between service and criticism, and between temporal character and internationalism.  相似文献   

13.
近体诗形式并非内容的被动载体,而且是一种对客观世界和主体情感的概括和升华。近体诗形式的存在价值和现代意义在于,这种形式仍能够涵纳巨大的思想容量并对整个社会历史进程作出富有个性的积极回应和影响,仍能够提供具有永久生命力的东西并为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意识所照亮,并通过风格将这一切勾连为一个生气灌注的有机整体而独放异彩。  相似文献   

14.
:目前 ,现代管理直接表现为一种人与人的关系 ,其基本构成因素有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其基本职能是决策 ,其基本要求是开拓和创新。因此 ,现代管理逻辑思维必然而且必须具有 :总揽全局、统筹兼顾的总体综合性 ,尊重现实、放眼未来的具体同一性 ,趋利避弊、善进善退的能动转化性。现代管理者学习逻辑学 ,尤其是学习辩证逻辑是提高现代管理逻辑思维艺术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诗歌标题作为新诗的组成部分,形态多样,功能丰富,特征鲜明。新诗标题的现代变革,以中心词制题、意象性命题和开放性形态确立其基本面貌。与传统诗歌范式化标题不同,新诗标题以修辞的运用、叙述与抒情的参与和语言符号意蕴空间的建构,突显标题功能。新诗标题与诗歌内容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关联,诗人常常将诗旨和隐喻嵌入标题,诗歌标题与内容在诗歌意义上相互生成。诗人自我意识的突出使标题具有个性化色彩和风格化特征,时代的语境也影响着标题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是中国现代化惟幄拉开的初始时期,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现代特征,通过对近代留学运动的分析、总结,不难发现这一应时而生的现代阶段性特征,体现了中华儿女孜孜以求的梦想——为了一个强大的中国。  相似文献   

17.
现代契约理论与现代企业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契约经济学的研究是从一整套概念、范畴和分析方法开始的。在契约研究的过程中,创造了一系列的模型、公式和类型。契约理论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尤其是运用博弈论研究契约问题,对企业理论具有很强的阐释力,成了现代企业理论发展的一个新趋势。现代契约理论还回答了这样一个基本的问题:如何设计契约以解决由于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引起的可能的利益冲突。现代契约理论合理解释了作为现代企业经营的基本问题之一的资本营运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先决条件,作为中国最庞大的弱势群体队伍之一,农民工已经并将进一步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支劳动大军的现代化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的现代化和竞争力,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水平。因此,研究进城农民工的现代化问题,不仅是农民工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而且对我国的城市化、现代化的实施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新诗发展历程中,鲁迅的成就是十分特出的,他的新诗创作虽然数量有限,却在诗歌内涵上表现出了远远高于其所属时代并使后来者言说不尽的现代性特质,与西方现代诗直接接轨,并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树起了鲜明的路标。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人称代词大量进入现代诗歌,是现代自由体诗歌区别于古代格律诗歌的一个突出标志。人称代词从古代格律诗歌到现代自由体诗歌由隐到显的模式转变,与特定历史语境相关,大量现代人称代词的入诗是近代以来民主与科学思潮的产物。诗人对不同人称代词的取舍,反映出人称意识、体物视角、言说方式、诗意建构的差异性。现代汉语人称代词的大量入诗与多样化表现,打破了古代格律诗歌长期以来隐藏主体或主体缺位的含混状态,使现代诗歌的内涵趋于多义且具有了多重发声的可能性,对现代诗歌的句法、诗体结构及音节节奏等一系列形式变革带来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