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要坚持多种形式,多措并举,而开发和实施地方课程是最直接的途径和有效载体。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2.
将地方优秀戏曲艺术赏析纳入地方高校课程教育体系和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已经成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和趋势。丰富的地方戏资源不仅蕴含着深厚的传统伦理价值,也具有对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诸多因素,值得进一步发掘和探索。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也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认识影响着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红色文化具有显性的教育意义,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来说,其丰富的精神内在时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渐成熟的过程中,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中学语文课程,具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四平市为例,探析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学语文课程的现状和路径。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活动中,提高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家国情怀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广泛的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途径,利用乡土资源开设校本课程又是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的有效方法。本文从校本教材《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开发和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开发乡土资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本德育。  相似文献   

6.
地方特色文化形态多元多样,与"课程思政"改革具有很强的融通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将地方优秀文化融入到地方高校的"课程思政"改革中,让文化资源和"课程思政"深度融合。要构建文化育人的"课程思政"体系,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整理和利用是支撑,学校的顶层设计是保障,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的文化认同是关键,课程的文化实践是补充。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障。高校教师要充分提炼课程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德育贯穿教学全过程。课程思政的难点是如何将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政要素,探索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把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中可以选取有关中国文化的优秀教材,用英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传统文化精要"课程把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生教育三者贯穿起来,引导学生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根源,在对传统文化精华的体认中深化对于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课程内容,从知识、能力、情感认同和人生境界等层面多维度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体认,并以课程为辐射,结合校园文化活动、地方文化活动,在实践中内化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价值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之间本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本文总结了笔者所在学校通过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中小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体化培育取得的实践经验。一体化培育实施的三个基本原则:一是整体设计,有机协同;二是立足课程,有机融入;三是转化发展,学以致用。实施的基本途径和策略:一是研读课程标准,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在学科教学中有机融入和贯通培育;二是合理补充教学资源,拓展经典阅读,在人文素养培育中开展价值观教育;三是整合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多种主题活动,在实践育人中落实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0.
乡贤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玉林市具有丰富的地方乡贤文化资源,而乡贤文化又具有垂范乡里、温暖桑梓、践行核心价值、涵养文明乡风等德育价值。通过政府、社会和学校三方共同构建本地乡贤德育教育资源库、开发乡贤文化为内容的德育课程、营造彰显乡贤精神的生活环境和开展弘扬乡贤精神的实践活动等途径,能有效将乡贤文化融入到中学德育教育中,使广大学生在乡贤文化的熏陶下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1.
欧阳娟蓉 《文教资料》2021,(2):46-47,6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统一性,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承载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主体。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具体表现为帮助大学生树立高尚纯粹的自我价值追求;推动大学生进行自觉自信的文化理性塑造。基于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路径为理性传输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思政教育资源供给;拓宽传统文化传递方式,构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丰富传统文化实践教育,增强学生实践感知。  相似文献   

12.
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地方课程,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以杭州雕版印刷为例,教师以资源为依托、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方式、以生活为阵地而组织实施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地方课程,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认知、深度实践和深度传承,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3.
区域优秀文化资源融入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区域优秀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二者的结合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主导地位,以及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等方面有着重要价值.探讨了区域优秀文化资源融入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优秀文化资源融入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国人的职责与义务,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塑造优秀的人格。中职学校中,思政课是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就业观的重要课程,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有关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等策略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如此既有益于提升教学质量,也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欧阳前春 《海外英语》2023,(22):234-237
高职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理应肩负起传播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寓课程思政于语言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然而,高职英语教学却一直侧重语言能力的训练,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仍较严重,文化自信融入课程思政目标泛化;教材内容追求原汁原味,文化自信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固化;文化自信融入课程思政的方法僵化,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外来文化资源的输入与融入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文化自信的课程思政资源积累滞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改变了一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建立。为了尽快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从四个方面与文化自信相结合创新教学:明确思政教育目标,凸显中国精神的理解与传播;深耕课文内容,厚植中国精神与家国情怀;创新教学方法,润物无声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学生文化鉴赏力,自觉传播中国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使大学生成为民族振兴、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其中的时代价值,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本文从"尚和合"文化传统的历史渊源、发展趋向入手,阐发了"尚和合"文化传统的时代价值,论述了"尚和合"文化传统对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解析入手,阐述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联结。从课程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其中课程创新包括国学课的创新和思政课的创新,实践创新包括辅导员工作创新和学生活动创新,得出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符合“文化自信”政策的举措、意义深远、势在必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教材是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可以发现:在整体上,教材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在载体上,综合运用多种载体,注重传统经典;在内容上,凸显精神文化,注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在功能上,力求全面体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成长的价值。为了更好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之中,教师应当优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探索法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好融合,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境界,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阳明学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七个方面的文化资源:“心即理”提供精神信仰的内化资源;“致良知”提供信仰与价值确立的本体论资源;“知行合一”提供信仰践行的方法论资源;“万物一体”提供价值理想的伦理学资源;“心物之辨”提供个体日常生活信仰化的启示;“群己之辨”提供社会生活信仰化的启示;“有无之辨”提供圆融个体、社会、国家之价值的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为我们的民族、国家铸魂、筑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