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5 毫秒
1.
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教育的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首先说明了课程生态观就是把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看作是有机的统一.然后阐述了确立课程生态观的原因在于三个方面:社会和人的发展对课程的基本要求、课程自身的特点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追求.最后提出应该确立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强调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使学生在面向自然、面向他人、面向生活中和谐而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从本质意义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因此,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便成为现代化课程生态观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3.
向晶 《云南教育》2004,(7):48-48
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从本质意义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因此,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便成为现代化课程生态观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4.
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强调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的理念。从回归生活课程生态观的视角,当前的学前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上都疏离了儿童的自我、儿童的生活、儿童生命的摇篮。以回归生活课程生态观的理念改革学前课程,课程目标应面向幼儿的完整生活;课程内容应回归幼儿的直接经验;课程实施应发掘幼儿游戏的应有之义;课程评价应关注幼儿主体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回归与整合——课程观演进的一种关系解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知识和理性主义课程观、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观、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观是课程发展史上三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课程观。从人与知识、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这三对关系中解读课程观的演进,可以发现“人的回归、、“生活世界的回归”、“课程与教学的整合”是其基本精神,同时,回归与整合也是我们新时代的课程精神。  相似文献   

6.
田婧 《地理教育》2011,(10):7-8
一、全面发展取向课程观与其它取向课程观的比较全面发展取向课程观的基本思想是:谋求学生智力、能力、人格的协调发展及追求个体、自然和社会的相互和谐,以“整体的人”的观念看待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传统三大课程观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顾振华 《职教论坛》2004,(12):10-14
本文首先对"管用、够用、实用"进行了分析,指出为了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社会、脱离实际,就应该强调实用性.但是,如果仅仅强调实用性,而忽略课程内容选择的其他标准,则是不全面的.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是多元的.实用性应当成为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准绳.其次,文章还简述了课程开发向度观的演变历史.最后,提出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基本向度应该是人、自然和社会.高职教育不仅要面向社会,强调实用,而且还要面向学生、面向自然,强调体验、强调理解,更要面向未来,强调创新、强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顾振华 《职教论坛》2004,(4X):10-14
本文首先对“管用、够用、实用”进行了分析,指出为了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社会、脱离实际,就应该强调实用性。但是,如果仅仅强调实用性,而忽略课程内容选择的其他标准,则是不全面的。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是多元的。实用性应当成为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准绳。其次,文章还简述了课程开发向度观的演变历史。最后,提出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基本向度应该是人、自然和社会。高职教育不仅要面向社会,强调实用,而且还要面向学生、面向自然,强调体验、强调理解,更要面向未来,强调创新、强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经历了三次大的改造,作者分析后认为,中国高校课程改革始终都在现代课程观的语境中进行,存在无法克服的弊端,而后现代课程观给当前中国高校课程改革带来新的意义,因而应该借鉴后现代课程观,在"面向职业生涯前景的复杂性"、"面向社会文化发展的丰富性"和"面向生活情境变化的不确定性"三个向度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到之际,作为教师,应认真学习《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以指导平时的数学教学。一、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它突出地体现了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数学学习的内容贴近实际的生活。1.《数学课程标准》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数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及人类社会,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理解周围环境;数学可以促进学生有…  相似文献   

11.
发展性课程观是在批判传统课程中根深蒂固的且至今仍存在于现实课程活动中的观念和行为以及人与课程之时代发展走向的基础上提出的,是课程观转型的时代主题。发展性课程观以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为理论依据,它的核心是教化个体与改良社会,而教化的目的在于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化成长,进而促成社会发展。构筑发展性课程观的互动、共生及再造的实践机制,廓清其运演的机理,激发个体的生命自觉,构筑和谐的课程生态,实现个体生命的超越,这是课程价值取向及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世界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关系上呈现出种种危机的极力批判与反思中兴起的哲学流派,具有批判性、超越性和建设性等基本特征,其持有整体、动态、发展的世界观,开发、多元的价值观,新型的时间观和认识观,以及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些基本观点对我国确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制定基础教育课程目标、选择基础教育课程内容以及基础教育课程实施和评价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论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新理念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现代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新理念是强调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均衡化的课程设计观、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  相似文献   

14.
孙美霞 《成才之路》2011,(34):87-87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注重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生活和经验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生态立省,是现代社会发展必然。道德思维与实践在"生态立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态立省"本质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处于生态和谐状态。人既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人的存在是依赖于他自身之外的人和自然界。在"生态立省"的建设中,人首先必须确立"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同一"的道德思维观,并贯彻于实践。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然而,在当代教育发展过程中,生活语境的缺场使教育游离于生活之外,导致作为现代教育基本要素和载体的课程远离了现实生活。课程发展的历史逻辑表明,面向现实生活将代表课程及其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诉求,生活基础也将成为当代课程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与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蔡悦茹 《考试周刊》2014,(32):183-183
正综合实践活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增设的一门备受关注的课程,这门课程的实施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国家人才素质结构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落实这门新课程,真正发挥这门课程的功效呢?笔者就这方面内容谈谈看法。1.面向学生生活。面向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活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一个最基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师现有的体育观、课程观和教学观与体育课程改革对教师各种观念的要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成了体育课程改革的阻力之一。为使课程改革能够顺利进行,应该努力促使体育教师确立正确的体育观、课程观和教学观,以适应素质教育和深化改革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的课程观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的课程观涵盖了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他的合乎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的课程目标观,生活即课程、课程即生活的课程资源观,做中学、做中教的课程方法观等等,体现了陶行知课程观的博大精深和与时俱进,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生态思想已经进入教育领域并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技术性课程过于标准化、封闭化,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降低了学生的生存能力,因此,应构建生态式课程,使课程回归其生态本性。生态式课程秉持动态、开放和生成的知识观,生命性与延展性的课程观,和谐、平衡与共生的教学观。实践生态式课程,要使课程回归生活世界,提升生命体的生存能力;加强课程统整,建构横向知能生态链;建立交互主体关系,构建“学习生态共同体”;创设“最适度”的教学环境,发挥要素的协同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