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凯 《新闻爱好者》2007,(10):73-7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视事业发展迅速。据《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5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拥有360家电视台,1300家广播电视台,2058套电视频道,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4.54%,有线电视用户高达1亿,成为世界上电视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然而与丰富的电视资源对应的是,受众市场的饱和和人均收视时间的缩短。调查结果显示:从1997年至2002年这5年的时间里,观众家中平均能够接收到的频道数量增加了一倍。中央电视台总编室每5年进行一次的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997年,全国有10.94亿人能够看到电视;到2002年,全国的电视观众数量达到11.15亿人。5年时间仅增加了2000万人,电视观众的数量增长接近极限。正如当年电视机基本普及之后,电视机厂家开始品牌战和价格战,导致生产厂家大面积死亡一样,观众市场容量饱和,标志着电视市场进入收视份额竞争阶段,一个频道收视份额的上升就意味着其他频道收视份额的下降,品牌战和淘汰赛打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12.05亿     
据中央电视台发布的“2007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中国4岁以上电视观众总数为12.05亿人,相对2002年的11.15亿人增加了9000万人,比20年前增加了一倍多。99.89%的中国家庭拥有电视机:有线网络和卫星天线接收进入更多家庭,观众户均收看的频道数量为32.4个,比5年前增加一倍:93.72%的观众闲暇选择看电视;电视观众在城市人口中所占比率为99.29%,在农村人口中所占比率为98.74%。  相似文献   

3.
传媒数字     
中国:电视观众已达12.05亿在最近中央电视台举行的"2007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新闻发布会上,有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4岁以上电视观众总数为12.05亿人,比20年前增加了一倍多。99.89%的中国家庭拥有电视机;观众户均收看的频道数量为32.4个,比5年前增加一倍;93.72%的观众闲暇选择看电视;有九成电视观众为高中以下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机普及到千家万户,报纸、电视、广播、杂志四大传播媒介的广告业,座次发生变化。一向雄居霸主地位的报纸广告业,1991年被后来居上的电视广告业取而代之。据统计,1991年我国全年广告营业额为35.09亿元,比1990年的23.3亿元增加11.79亿元,上涨比例为50.6%。其中电视广  相似文献   

5.
1953年2月1日NHK电视的出现和同年8月28日第一家民营电视台(NTV)的诞生,标志着日本电视时代的开始。从那时至今,已经30多年了,为了了解日本电视30多年来的发展和视听情况的变化,我们大体以每10年为一个时期,分别简略论述如下。一、成长期——电视观众的扩大和视听时间的增加(1953—1962) 这个时期电视视听变化最为明显的是电视观众的不断增加。首先,电视观众的扩大表现在电视机契约数的增加。我们知道,收音机是最早的电波新媒介,日本电视出现时早已有了收音机,因此电视的发展情况与当初收音机的发展有很大不同。由于1950年日本颁布了广播法,使NHK和1951年开始的民间广播事业  相似文献   

6.
电视作为最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更是以超常的发展速度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1978年,我国只有35家电视台,全国电视机的普及率仅为每千人3台,电视观众为8千万人。80年代中期以后,在“四级(中央、省、地市、县)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指导下,我国的电视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1995年,我国电视机的社会拥有量超过了2亿7千万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电视产业风云激荡,竞争日益激烈。一方面是电视频道林立,观众可接收频道数迅速增加。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国家会出现类似中国这样众多大大小小、级别错综复杂的电视台混战的局面。随之而来的是:一方面观众市场容量饱和。1997年,全国有10.94亿人能够看到电视;到2002年,全国的电视观众数量达到11.15亿人。五年时间仅增加了2000万人,电视观众的数量增长接近极限。另一方面广告市场增速减缓。据尼尔森媒介研究公司统计测算,近几年来中国电视广告市场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从1983年至2001年间,电视广告经营额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1.7%,1997年至2001年的年平均增长率降至14.8%,低于报纸广告的15.6%、杂志广告的17.2%和广播广告的16.6%。《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2003年全国电视广告营业额255.04亿元(电视行业统计为274.12亿元),仅增长10.39%。观众市场容量饱和,标志着电视市场进入收视份额竞争阶段,一个频道收视份额的上升就意味着其他频道收视份额的下降,品牌战和淘汰赛打响。电视媒体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必然要制定适合自身的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8.
中国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播影视产业总体发展状况 目前,全国有收音机5亿台、电视机4亿台,电视家庭用户超过3亿,城乡广播听众近12.22亿,电视观众12.38亿,城镇居民用于娱乐教育文化方面的消费人均年支出近1 300元,这些为广播影视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和社会支撑.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脑技术的迅猛发展。被成为“第四种媒体”的国际互联网的影响日益增大。到1999年1月,国内上网用户已经超过210万人,注册域名1.8万个,中文站点5300多个。仅在1998年年内,互联网用户就增加了3倍。而全球目前国际互联网的用户约5000万人,并以超高速增长。在美、英等发达国家,成年男子每天花在互联网上的时间己经超过看电视和读报纸。种种迹象显示.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传统媒体正受到互联网强有力的冲击。在未来十多年间,信息传播领域的格局将被报本改变,而作为四大传媒中最传统的报纸,无疑将受到电视机普及以来最严重的冲击…  相似文献   

10.
2005对于中国电视产业来说是个丰收年。据国家广电总局广播影视统计快报反映.2005年全国电视产业在改革中稳步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年播出电视节目1283万小时.比2004年增长了16.35%。制作电视剧976部15801 集,制作动画电视110部3555集。广播电视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005年全国广播电视实际创收收入(财政拨款和补贴收入除外)为764.94亿元,较2004年增加79.75亿元.增长 11.64%。其中,全国广播电视广告收入458.63亿元.较2004 年增加44.13亿元.增长10.65%;全国有线电视收视费收入151.28亿元,较2004年增加13.94亿元.增长10.15%.已完成有线电视数字整体转换的青岛、杭州有线电视收入分别达到2.26亿元和2.20亿元.较2004年分别增长了35.51%  相似文献   

11.
从快、量、质中寻找广播新闻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担心,一旦电视机普及的程度超过收音机,受众从看电视、听广播,改成了看电视、听电视,广播怕要遭灭顶之灾。也有人乐观,刚刚开始试播的可视广播,将使广播重振雄风。我们不必杞人忧天,也不可守株待兔。广播还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我们的信心来自于一次──客观的调查1998年春,南京一家媒体在城市抽样调查队指导下,按科学的方式进行了一次涉及500多户、取得5015个数据的广播市场调查。下面是这次调查中的几组数据:表示每天都听广播的人占41.97%;经常听的38.33%;表示很少听(一周少于一次)只占18%。在较固定的收听时间…  相似文献   

12.
博览     
新闻传播与农民张学洪在论文《略论农村的新闻传播》一文中,根据一九八三年江苏省受众抽样调查的结果,得出了几个有趣的结论: 在农民中,广播作用最大,占首位,人际传播占第二位,电视、报纸的作用加起来还不及人际传播。报纸、电视的普及率是相当低的,大多数农民很少甚至不接触报纸。电视的稳定观众只有百分之十三,报纸稳定读者只有百分之十四点七。电视观众少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电视机拥有量小。一九八四年,江苏省平均每百户农民只有五点四台电视机。其次,农村电源缺乏保证。阅读起点线偏高是报纸在农民中难以普及的一个主要原因。一般来看,报纸在初中文化水平以上的人中才比较普及,而在农民中,文盲和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机普及到千家万户,报纸、电视、广播、杂志四大传播媒介的广告业,座次发生变化。一向雄居霸主地位的报纸广告业,1991年被后来居上的电视广告业取而代之。据统计,1991年我国全年广告营业额为35.09亿元,比1990年的23.3亿元增加11.79亿元,上涨比例为50.6%。其中电视广告额为10.1亿元;报纸广告额为9.62亿元;广播电台广告额为1.4亿元;杂志广告额0.99亿元;广告公司广告额为6.93亿元;其  相似文献   

14.
自从上个世纪初无线电广播诞生之日起,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叶电视尚未在我国普及之前,广播在我国一直是时尚的代名词,购买收音机,收听广播,享受广播文化,也一直是城乡广大人民群众引以为荣的现代文明富裕生活的一部分。接受广播记者采访,面对话筒谈话,走入播音间发表讲话,则更是为数不多的人们所能经历的为之紧张、为之兴奋也因而是难以忘怀的事情。但是随着电视技术的发明,随着电视机在我国的普及,整个社会媒体消费的兴奋点急剧地由广播向电视转移。接受电视记者采访,面对镜头,进入演播大厅,参与电视节目,在电视画面上欣…  相似文献   

15.
电视,作为现代化的新闻传播手段,具有冲击力强的特点,远非广播和报刊所能相比。但电视机的出现,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在西方发达国家,电视机的普及时间先于我们中国,普及的程度也超过我们。因此,他们已经形成了专业化极强的电视节目制作队伍。而电视节目主持人也应运而生,在广大电视观众的心目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知名度甚至不亚于总统。而节目主持人本身的形象、气质、才华所构成的独特魅力,不亚于歌星、舞星和影星。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全国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5.96%、96.95%,比2007年增长了0.56%、0.39%。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到1.64亿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4527.86万户,付费数字电视用户449.34万户,分别比2007年增长了7%、68.57%、156.19%.  相似文献   

17.
钟剑茜 《视听界》2001,(6):8-10
在电视、广播、报纸三大传媒中,电视是人们从中接受信息最多、受众人数最多的一种大众媒体。据悉,美国70%以上的人,德国约一半的人,主要靠电视新闻了解国内外大事。日本人则日均看电视时间达3小时。在1997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中发现,我国观众平均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为2小时11分钟。近几年,这个数字呈逐年增长趋势。从2001年1月中央电视台观联处  相似文献   

18.
一、高度发达的电视技术在美国,几乎每户人家都有一台电视机,确切地说,99.6%的家庭拥有电视机,其中许多家庭拥有两到三台电视机已是司空见惯。他们平均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从6小时到8小时不等,周末时间更多些。在全美电视观众中,有70%通过付费收看有线电视节目。有线电视的诞生极大地改变了电视最初受制于美国广播公司、国家广播公司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三大电视网的空间广播服务性质。今天,美国已有60多个商业性公共集资和非商业付费有线电视频道全天候播出,其中至少有三家新有线电视服务网堪称“电视网”。它们是TedTurner的有…  相似文献   

19.
资料卡     
《视听界》1986,(2)
广播电视发射设备产量成倍增长五年时间,一共生产广播发射机1200部、电视发射机600部、电视差转机13700部,分别比第五个五年计划实际产量增长1倍和1.5倍。这些设备都已投入使用,扩大了我国广播电视信号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20.
《声屏世界》2009,(6):67-67
5月18日,《2009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指出:2008年,全国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5.96%、96.95%,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到1.64亿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4527.86万户,付费数字电视用户449.34万户,分别比2007年增长了7%、68.57%、156.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