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围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嘉兴日报策划推出了“民情新闻日记”专栏,记者深入基层一线,蹲点乡村、社区,访民风、听民声,与村民拉家常,在社区给居民帮忙,到企业看发展,讲述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  相似文献   

2.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广西北海市出了一个靠信访“吃”信访的工作人员,在长达4年的时间里,他以帮忙解决问题为由,收取上访者及他人钱款46万多元。近日,“吃”信访的韦克强被法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揭开盖子2004年11月,原北海市食杂综合公司4名下岗职工到北海市纪委信访室举报:市信访办一名叫韦克强的干部收取了他们6万多元,答应帮他们补办养老保险手续,却一直没有办成,他们怀疑是诈骗。纪委信访室根据领导批示,将材料转到市信访办,要求核实。市纪委分管办案的一位副书记当即指示纪检监察一室进行初查。为了弄清韦克强是否还有类似行为,一…  相似文献   

3.
第十一届亚运会首枚金牌得主邢芬遇到了难题:当她力拔千钧,夺得桂冠,气喘吁吁地走下举坛时,一位记者第一个冲上去,伸过话筒,向邢芬提出第一个问题。我们不能不佩服这位记者强烈的新闻意识,其精神可嘉,其勇气可贵,然而,其提问却让人大失所望。他的问话是“我是××台的记者,请你向听众说几句话好吗?”天哪,他竟将使尽全力争  相似文献   

4.
为了不被"一票否决",地方政府采取多种手段对本地访民进行截访,为此发生诸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恶性事件。专家建议,未来改革方向应是撤并信访机构,用法律取代上访  相似文献   

5.
最近,社会上出现了一批信访掮客。他们若打听到谁家出了什么事,便怂恿其上访,并通过种种方式赢得当事人的信任,以此收取不薄的“代理金”和“打点费”。信访掮客借“帮忙”之名,行诈骗钱财之实,通过“地下途径”来谋取利益,给当事人和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危害。但据了解,这些信访掮客也并非全部整天靠蒙事吃饭(如果这样,恐怕也不会成为一种现象),他们中间也真有些“成功人士”。一些信访掮客之所以能够成功,一是他们对政策、法律法规学的多、学得深,而一般人往往对此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真要上访解决问题,不是有理说不清就是…  相似文献   

6.
久闻丁沟镇广播电视站站长余锡虎其名,据说他把小小的镇广播电视站办得红红火火,站上50人,不仅没要国家一分钱,反而创下了100多万元“家业”,被誉为“江苏乡镇广播第一站”。是什么力量使他在镇广播站这片小天地里耕耘了21年,至今仍乐此不疲呢?他说:“我热爱广播事业!” 30年前,余锡虎15岁,刚从中学毕业,听说大队部有广播喇叭,就到店里买了20根竹杆和几十斤铁丝,请两个小伙伴帮忙,自己动手,架  相似文献   

7.
大约是5月中旬的一天.副总编周志春把一组报道(四篇)交给我,让我看一看,他曾请一位编辑代他看看.谈谈感觉。半小时后.编辑把原稿退给了他。志春说:“我想.一组稿件.记者肯定是下了功夫的.里面就真的设东西啦?”我问:“你想让我做什么?”“你看一看.它是应该枪毙的稿件吗?如果不是.你帮忙编辑一下。另外我想通过这件事.或许可以在编辑问题上形成一些共识性的东西。”我很高兴。记者会刚刚开过.记者们给编辑部提了些意见.多是关于用件编辑问题的。会后.我写了点东西.希望问题能够很快解决。但现在看.我性急了些。记者…  相似文献   

8.
陈开心 《云南档案》2004,(3):16-16,13
彝族山寨的彝族人家是很讲究口风的,凡事都要说几句吉利话,以此期盼前途光明、心想事成。若不分时候不分场合地说些晦气话,就会有人骂你破嘴破舌乌鸦嘴:如果遇上建房、娶亲、丧葬等家庭中的重大事件,主人家还要请能说会道的人帮忙,不失时机地讲上一些吉利话。慢慢地,在有些  相似文献   

9.
报纸     
《新闻实践》2005,(8):58-59
杭州日报创刊50周年活动拟定;台州日报推出“高温访民情”专栏;余姚日报做好战“高温”文章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个写儿童诗的,不是研究儿童诗的,儿童诗的理论和作法,我都不懂。好在大家也只是要写儿童诗,我就大胆地来“自说自话”,说几句自己写儿童诗的点滴体会,供参考。错了,请批评。一什么是儿童诗?一句话,儿童诗是诗,是专门为儿童写的诗。  相似文献   

11.
郭洁 《军事记者》2011,(4):71-71
报道员小王在写一篇新闻稿,只见他一会儿拿起电话打给某连指导员:"我这还缺一个战士舍小家为大家的事例,请帮忙找个例子";一会儿又给士官小张打电话:"我这稿件里需要一句话,到时我就写上是你说的"……如此一阵忙乎之后,一篇反映基层连队争先创优的新闻稿就出炉了。这种“拿靴找脚”的新闻写作方法,在一些通讯员身上并不鲜见。  相似文献   

12.
记得去年五月,在上海文艺出版社成立三十周年的时候,出版界老前辈叶圣陶先生写了一篇感人至深的短文《说几句心里话》,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就是如何克服出版工作中的一个“慢”字。他说,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出版事业犯了个毛病,用日本的说法来说就是“牛步化”。样样件件都比解放前慢了,定谋组稿,审读来稿,接洽作者,去信复信,发排,校对,装订,  相似文献   

13.
2009年8月24日,星期一,北京。齐振明一大早就来到位于永定桥附近的国家信访局接待司。齐是河北省晋州市周家庄乡信访助理,此前一天,他接到上级部门的电话,有6个村民因举报村里的账目问题进了京,要求一定要“劝回来”。  相似文献   

14.
佚名 《新闻世界》2008,(1):17-17
1.互相猜疑 “这么晚才回家,你和谁约会去了?”丈夫一回家,妻子就不停地翻他的手机,检查有没有陌生的电话号码和肉麻的短信,甚至当他与异性多说几句话也醋意横生。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报社老兵、后道编辑,我想跟新进同仁说几句话。第一句话:我的媒体我热爱“新华日报”4个字可谓金字招牌,传统深厚.风气优良,我们只有更好地从几个方面认识“新华日报”,也才能更好地热爱这个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16.
常淋 《大观周刊》2012,(6):25-25,35
“三农”问题是我国的根本问题,而出现在农村中的信访数量,近年来也在不断增加,这不仅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本文从农村信访的现状入手,窥探出其所反映的法律问题,进而分析农村信访的成因,试图提出了预防和减少农村信访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7.
陈平 《出版参考》2010,(6):I0006-I0006
有这么一件事儿,让我哭笑不得。去年年底,我申请一家商业银行的信斥卡,提交表格后,等了将近两个月,溜有回音,后来请朋友帮忙问问,才知暹我被拒绝了。理由很简单,因为我的工作单位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我一直用这件事儿自嘲,表明自己的“民营”身份,同时也不难看出民营出版公司处境的尴尬。虽然民营出版已成为中国出版业无法忽视的生力军,但由于不具备出版资格,至今无法改变“夹缝中生存”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8.
“老姚,这彩电颜色不对劲,你帮忙看一下吧!”“老姚,我这VCD出毛病了,你给瞧一瞧?”这个老姚就是某团电影组三级士官姚帮华。几年前,有个连队的空调坏了,几个老电工摆弄了好几天都没有修好,没料到他仅用半天就把故障排除了。从此,他成了团里家喻户晓的人物。姚帮华入伍第一年在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信访困局与基层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挽霞 《新闻传播》2009,(12):24-25
信访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既反映出社会的不和谐程度,又可以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和谐。当前的信访困局暴露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是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但是.信访困局的出现不仅仅缘于信访制度的缺陷.而有着更深刻的体制根源。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治体制的整体改革。这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当前的一个突破口在于基层治理.通过强化基层治理.可以从源头遏制“信访洪峰”,为打破信访困局、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6月6日,参加山西省公安部门“大接访”采访活动的记者在启动仪式上。当日,为期100天的山西省百名新闻记者深入公安机关,以“规范执法司法行为,促进执法司法公正”为主题的采访活动在太原市启动。随后,山西省百名新闻记者将分赴11个地市.跟踪采访当地公安部门接待和处理群众信访问题。通过宣传报道,使群众了解信访基本程序,规范信访行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