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谈“平分土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在《土地改革中没收和分配土地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二年第一期)一文中,对于“平分土地”问题单写了一段,但是写得比较简略,没有展开。文章发表以后,很快就看到了金德群同志写的《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党的“平分土地”的主张》(载《教学与研究》一九八二年第一期,以下简称“金文之一”),并重新读了金德群同志写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分配土地的标准问题》(载  相似文献   

2.
土地改革简称土改,当年的翻身农民称之为“分田分地”,中共称之为一场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的群众运动,时民主人士来说,真是“革命到自己的头上了”。1950年6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一届二次全会,刘少奇作《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系统说明了土改的“必要性”、“正义性”和各项方针政策。在讨论中,不少民主人士表露出“和平土改”的幻想,主张“只要政府颁布法令,分配土地,不要发动群众斗争”。  相似文献   

3.
1851年9月,在法国卢 昂远郊的克鲁阿塞,一个 三十岁的年青人正在家里 埋头疾书,他发誓要写一 部他“最没办法写的书”, 他预言,这本书“将是一个 前所未闻的坚持不渝的成 就”,虽然写起来“就像一 个人弹钢琴,每一指节骨  相似文献   

4.
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讨论如何放手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的问题,并制订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解放区开展起来。在土地改革中,中国共产党贯彻了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如何理解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呢?我们最近翻阅了这一时期毛泽东有关土地改革的文章,对“有步骤、有分别”的含义有了初步的理解。一、新区与老区土改策略的不同毛泽东把解放区按解放时间的先后分成三种类型:老…  相似文献   

5.
深思熟虑课乃成──小学语文教师备课谈牡丹江市教育学院初教部田常泰备课是教学链条上承上启下、关联左右的重要环节,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的教师把备课理解为“写教案”、“写讲稿”,这有失偏颇。顾名思义,备课包括上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写教案”、“写讲稿”...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通过对中国国情的研究,正确认识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同时科学地分析了中国农村社会各阶级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根据各个时期革命形势的发展,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制定了保证土地改革胜利实现的各项政策。毛泽东的土地改革思想给中国土地改革指明了方向,并领导中国人民胜利完成了土地改革任务。当今,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中国才能真正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阅读》2007,(11):6-7
长篇小说。作品以1946年中共中央发布“五四指示”,在解放区农村实行土地改革为背景,描写华北地区的暖水屯进行土改的故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在土地改革这个问题上,我想应该教导学生明确以下几个问题,这就是:(一)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二)党的土地政策及党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所采取的阶级路线。(三)土地改革对于革命的意义。我在下边就是按照这三个问题来写的。  相似文献   

9.
半个世纪前,西安事变曾震惊中外,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近年来,叶永烈写了百万字的长篇巨著《红色三部曲》。第一部《红色的起点》已于1991年出版。它写的是“中国有了共产党”。第二部《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亦已出版,写的是“中国共产堂有了领袖毛泽东”。目前,作者即将完成第三部《毛泽东和蒋介石》,写的是“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打败蒋介石”。《西安斗智》为其  相似文献   

10.
1977年,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广汉金鱼和西高乡悄然起行,燃起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点“星星之火”。也激活了这片土地改革、创新的“生命基因”。  相似文献   

11.
曾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优秀作品,深受国内外读者的好评。“四人帮”出于反党篡权的需要。挥舞“文艺黑线专政”论的大棒,把它打成“利用小说疯狂进行反党活功”的“大毒草”,封存达十年之久。他们攻击作品里的英雄人物“都是犯纪律的”,还把主人公的光荣牺牲歪曲为“人为地制造一个悲剧”。江青在一次讲话中荒谬、蛮横地下了结论:“周立波这个人很坏,他的  相似文献   

12.
自烨以“表象寂然,成果斐然”为题,在2008年1月4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概观2007年长篇小说,首先说到,进入新世纪之后,长篇小说领域一直呈现出两个基本的态势。一是无论名家还是非名家,都在面向市场和适应读者的同时,更为注重在作品的“写什么”和“怎么写”上用心思和下功夫,使得长篇小说在反映生活的点与面上都更为丰博,在艺术表现的手法上也更其多样。二是在年度长篇作品的总量构成上,一直稳定在1000部以上,而由于网络作品转换成纸质作品的数量日益增加,2006年的长篇小说总量即达到了1200部之多。2007年的长篇小说,也正是在这样的两个基本点上继续向前行进的。  相似文献   

13.
南京国民政府于1927年成立后,为了标榜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实现中山先生民生主义中“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的思想,在一些省份首先推行减租减息,接着制定了《土地法》和进行土地改革。但是,由于国民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决定了南京政府不可能进行彻底的土地改革;也由于南京政府从未真正地统一中国,国民党新军阀割据纷争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内乱外患,使南京政府所进行的土地改革尚未认真开展即告失败。本文试图对南京政府在1927—1937年期间的土地政策、土地改革及其失败的原因作一评析。  相似文献   

14.
赛珍珠一生共写了85部作品。1938年,因创作了描绘“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多彩而真挚坦率的史诗”和“传记文学的杰作”而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圣诞早晨》是她的名篇之一,作品传达出的浓浓亲情具有巨大的震撼力。  相似文献   

15.
自1992年3月13日《书刊导报》批露出“红楼梦应有两部”说后,国内国外反响强烈。笔者从王国华的“两部”说不过是旧红学家张新之“情与《易》理”说的翻版,“一枝笔写两部著作”是一种间隔性叙事模式,《红楼梦》结构是对立的章法而不是对称的章法等角度考察,认为王国华的“红楼梦应有两部”说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6.
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所提供给文学史的,不单是一两个乃至几个光彩照人的人物形象,而应有几组凝重而丰富、博大而深刻的人物群象。以此在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上,再现历史的进程、描绘时代的风云、揭示生活的真谛。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之所以被誉为”是一部相当辉煌地反映了土地改革的,带来了一定高度真实性的,史诗似的作品。”而荣获一九五一年斯大林文学奖金二等奖,就在于它不单是着力刻划了几个典型的农民形象,而是通过农民队伍中两组不同的人物群象,从更深远广阔的背景上,宏观地反映了伟大的土地改革运动。 历史已经证明,一场伟大的运动往往标志着一个伟大的转折。土地改革运动,就是  相似文献   

17.
第三期的《当代》只有两部长篇小说:程琳的《香水》和王华的《傩赐》,都是以“奇”取胜——前写“奇警察”,后写“奇风俗”,足够吸引眼球。  相似文献   

18.
刘绍棠1936年生于北京市通县儒林村,13岁开始发表作品,读高中时写的《青枝绿叶》便被选进高中语文课本,他是众所周知的“神童作家”。然而,这位幸运的作家却走过了一条不幸的路。1957年被错划成右派,在家乡度过二十年的“践民”生活。这种生活却给予他丰厚的积累,重返文坛,便进入创作的“井喷期”。几年来,已创作长篇小说11部,中篇小说集11个(收中篇小说40余部),短篇小说集7部,散论集7部,还有2部选集和5种外文版选集。计43种,500余万字。丰富浩瀚的著述和作品构建起刘绍棠的“运河文学”体系。 “运河文学体系”,也是他倡导的“乡土文学”体系。 1979年,刘绍棠重新执笔,面对的是千帆竞发,万木争荣的文艺春天。前辈作家重新焕发创作青春,同辈人扬鞭策马,后起之秀脱颖而出,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文坛几乎每周、每天都在报导着激动人心的消息。从来不甘落后的刘绍棠感到形势逼人,产生危机意识。于是他以文坛才子的敏感,把自己放到当代文坛的作家队列中,认真比较分析,从而选定自己的创作方位。他分析道:“写干部我不如王蒙,写知识分子我不如宗璞,写士兵我不如王愿坚,写工人我不如胡万春,写劳改队我不如从维熙,写市井我不如邓友梅。但是,相对而言,我在写农民上比他们有优势。然而,写农民也有强手,李准和  相似文献   

19.
不少民主人士与土地和地主阶级有不同程度的关系,对土地改革有疑虑甚至抵触情绪。如何让建国初期这场史无前例的土地改革运动赢得广大民主人士的认同和支持,对于刚刚执政的中共来说,是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中共提出组织民主人士参加或者参观土地改革,通过土改改造他们的思想,使他们过好土改“关”。亲历过土改的民主人士体认到了土改的必要性及其伟大意义,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等方面的认识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心理学译著出版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第一部汉文写的西洋心理学”是哪一本心理学界老前辈张耀翔教授在1941年写的《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史略》一文中曾写道:“第一部汉文写的西洋心理学是江苏师范编的心理学,江苏宁属学务处出版,时在光绪32年(1906年)。”华东师大图书馆现藏有一本光绪31年(1905年)出版的《心理学》又名《教育的心理学》,编辑者湖北师范生,具体署名:陈邦镇、范维藩、郭肇明、胡鹏翥、傅廷春合编,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