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禅是宗教,诗是文学,禅与诗的结合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禅诗既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是中国宗教史上一块瑰宝.  相似文献   

2.
审美认同是一种饱含艺术性的文化认同,它通过艺术化的传承、批判、创新来实现文化认同的审美建构,具有鲜明的顺承性、批判性、创新性。《沧浪诗话》以禅喻诗的诗学评论表征了严羽对"禅"的审美认同,其理论生成路径是:经由"佛学禅"的顺承与转化,到"诗学禅"的批判,再到"心学禅"的整合,最终创造性地统合禅与道、禅与理的诗学关系,实现了审美认同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以禅喻诗,在我国诗学发展史上别具特色,颇为引人注目。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以禅喻诗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描述了一种空灵的境界。他的观点影响深远。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探索:  相似文献   

4.
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以禅喻诗,在我国诗学发展史上别具特色,颇为引人注目。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以禅喻诗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描述了一种空灵的境界,他的观点影响深远。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探索:一、佛教“禅”对严羽的影响禅,首先是一种宗教,在其从印度舶来与中土柔和的过程中,顺势融合出一种精湛的人生之道,也在文化领域里演绎出了别样风景,尤其对文学艺术,一千多年来,犹如风过树摇,其响不绝。到了宋代,禅宗得以高度发展,士大夫谈禅成了一种风尚,以致到了不谈禅无以言诗的地步。诗与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以禅喻诗更是成为他们之间互相附庸风…  相似文献   

5.
严羽《沧浪诗话》是宋代众多诗话中最具有系统性的诗话之作,也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著名的文学批评之作。《沧浪诗话》以禅喻诗,历来颇引人注目,现就其中的妙悟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严羽《沧浪诗话》是宋代众多诗话中最具有系统性的诗话之作,也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著名的文学批评之作。《沧浪诗话》以禅喻诗,历来颇引人注目,现就其中的"妙悟"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但<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这种另类禅诗,从正面揭示王维复杂心理世界,风格近似白居易宗教诗,是王维诗作当中不常见的.王维不是"诗家佛陀"、"诗家菩提",而是一个普通"学佛者",一生都没能解脱,他只能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具有浓厚宗教情怀的儒士文人.  相似文献   

8.
王维称"诗佛",诗作禅意盎然,存"思与境偕"之妙。其三首诗典型地显示了禅诗的三重:《过香积寺》观安禅之境、《终南别业》显骋怀之境和《山居秋暝》感至乐之境,诗中安禅向佛、骋怀参佛、入禅悟佛之致可观。  相似文献   

9.
解读妙悟     
匡晶 《考试周刊》2014,(92):20-20
"妙悟"、"以禅喻诗"是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的有关诗学理论的著名论说。诗人结合自身学诗与品诗、作诗的体悟,提出"妙悟"说以阐述自己独特的诗歌理论,还将禅学引入诗学,使禅理与诗理融会贯通,由诗意求禅意,以禅理喻诗理,使诗歌理论得到突破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美国"垮掉一代"文学的代表人物杰克·克鲁亚克接受了中国的禅宗思想,将禅宗思想融于作品创作中。他的诗歌《金色永恒律书》以其独特的结构、语言风格和主题思想被称为"美国版的《金刚经》"。克鲁亚克还将诗歌与绘画融为一体,《金色永恒律书》以诗入画,以画悟禅,开创了美国禅诗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1.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及后现代社会,人们更需要精神和信仰。古代汉诗的禅诗传统源远流长.但现代汉诗中的禅诗较少。新诗草创期的一些诗作追求禅宗的空灵境界,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部诗歌中出现了明显的宗教倾向,21世纪新禅诗真正问世。新禅诗诗人的生存方式和诗歌的写作方式,对诗坛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大多数所谓的新禅诗思想境界与艺术质量并不高,很多是将“神性写作”与“人性写作”混为一体的诗作。优秀作品常常出自居士之手,包容冰是其中的优秀者,代表作是《拈花微笑》。只有修行深厚的佛的信徒与诗艺高明的诗的信徒才能写出好的新禅诗。新禅诗写作具有诗歌和文化上的双重意义,对传播和重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禅宗是中国人的佛教。王维因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笃信佛,精通佛教义理,创作出大量具有佛理、禅趣之诗歌,被后人誉为"诗佛"。其禅诗具有"静"、"闲"、"空"三方面的特征。"静"有两层涵义,一乃与"动"相对,二即"涅槃"之重要因素;"闲"为参悟万物后之心境;"空"乃物我两忘,达到"无欲、无执、不生、不死"的境界。本文从此三方面对王维之禅诗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优秀文化的外宣被提到国家战略层面。这其中,《金刚经》就是中国优秀文化典籍外译的成功案例。它的两部英译本——爱德华·孔兹本和宣化上人本,在美曾引起接受热潮。前者引发了禅在美接受的开端,后者引入的中国禅促进了《金刚经》的在美流布。两部英译本的对勘,是以《金刚经》为代表的中国优秀文化在英语世界、特别是美国的宣传策略和接受路径,为现今"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宣,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学史上的弃妇诗大都写得楚楚动人,以《诗经·国风》中的最典型。本文从《诗经·国风》中弃妇诗的界定及学界对《诗经·国风》中女子被弃原因的分析,对《诗经·国风》中弃妇诗的"本色"味道进行剖析,对这些弃妇诗"本色"味道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探求其背后所隐藏的某文化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吕澂先生的《禅宗》一文是我国现代思想史上禅批判的经典文本,此文不但对中国禅前后期的本觉论的脉络作了明确刻画,而且对禅宗发展过程中禅与禅定以及言教的关系也作了初步梳理。从整体上看,《禅宗》标示了一种可能的"禅宗谱系学",从历史叙述的框架或理论分析的框架看,《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的禅学论述是以《禅宗》为蓝本而展开的"禅宗谱系学"。  相似文献   

16.
石丽娟 《滁州学院学报》2012,14(4):12-14,23
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人们往往"道禅"同论,"庄禅"并举,这是非常令人寻味的思想文化现象。通过对这一现象的考察,结合对《坛经》文本及老庄哲学思想的比较分析,本文认为,人文思想是道禅理论旨趣和精神境界共通的重要思想契合点,这主要表现在:惠能禅所蕴含的人本思想———对个人主体意识的高扬,对自然修行方式的强调,对自由自在解脱境界的向往———都蕴含有道家人文传统的诸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国禅诗的翻译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禅诗的精炼语言、复杂蕴涵、宁静意境给西方文化以更深启迪和艺术灵感,禅诗的翻译对中西文化思想交流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严羽的《沧浪诗话》所运用的思维方式——以禅喻诗入手,具体分析了以禅喻诗的契合之点,以禅喻诗所体现的新的诗学境界,以及以禅喻诗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收入《中华文库》并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的覃召文副教授的《禅月诗魂——中国诗禅纵横谈》,可称得上是诗僧文化研究领城中的一朵奇葩。该书既很好地体现了《中化文库》“兼具学术内涵及可读性”的要求,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它站在文化哲学的高度,以中国诗僧与僧诗为研究的切入点,系统地研究了中国诗禅文化的历史内涵、思想逻辑与艺术精华。全书在纵向上展示了诗僧与僧诗形成发展的历史画卷,又从横向上探究了诗僧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剖析了诗僧的生命意志和伦常意识。该书在选题、立意、观点、材料等方面皆有出新之处,文笔流畅,有美文色彩。  相似文献   

20.
禅学自传入中土以来,对我国的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宋以来,"禅"在文学中发挥的作用更大了,以《沧浪诗话》为切点,通过对禅与诗各自特征的把握,及诗禅交涉的缘起,来阐明"禅"对我国传统诗学创作的影响,以及严羽的"以禅喻诗"的文学创作理论的形成及其对文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