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近年来,深度报道在各种报刊上日益多了起来,并作为新闻的一种新的发展和走向,引起了新闻界的重视与关注。那么,什么是深度报道呢?我觉得,深度报道应当是理性的新闻。我之所以这样说,是从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论述中得到启示的。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提出了认识的两个形式和两个阶段,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2.
改革时代,新闻写作在不断创新。近几年来,一批新闻工作者的笔下,写出了一批“不伦不类”的新闻力作。这批力作,既非传统新闻学意义上的通讯、述评,也非新闻界近年流行概念所界指的“深度报道”、“立体报道”。以至擅写这类报道的人民日报经济部主任艾丰同志,出于慎重,曾著文表示,对这类报道属什么体裁,“连自己也说不清楚”。本文试图对艾丰同志“说不清楚”的这类报道,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一、理性报道:不容忽视的新  相似文献   

3.
深度报道是对社会问题或重要事件进行广泛跟踪、深入剖析的报道。最显著的特征是题材重要和报道方法上的广度与深度相结合。如何提高对深度报道理论和实践的再认识,特别是在采写中如何科学地、艺术地处理好这一报道形式,以促使其日臻完善,这不仅是搞好深度报道本身的需要,也是新闻改革的重要课题。——从深度报道的形成看其发展趋势。我国报纸刊登深度报道较晚。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讨论以后,新闻界在思想解放的潮头上也开始了自身的反思。尤其是1985年举行的“如何办好大报”的讨论会上,一些报纸负责人指出:报纸的新闻报道“深度浅了”,“动态性经济新闻太多,真正有思想性的深度报道太少”。许多同志认为:“党报应注重有深度的、提问  相似文献   

4.
似乎是改革的大潮,推出了一个与消息、通讯、评论等新闻体裁相并列的新品类——深度报道。它被悉心倾听改革“潮声”的广大读者所关注;它被新闻界推举到第8届全国好新闻评选会上,做为新闻的一个独立品种,首次在全国好新闻评选中接受审议和授奖. 富有开拓精神的新闻工作者正在进行着有益的尝试。深度报道已经迈出了艰难的步伐。——《人民日报》抓住人们关心的“热点”和“难点”连续报道《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答大学生问》引起各界共鸣之后,又推出了具有浓厚理论色彩的大型报道姊妹篇《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改革阵痛中  相似文献   

5.
1988年全国十佳新闻摄影记者评选揭晓后,不少新闻界的同仁向膺选者祝贺,但是,也有些同志撰文,对这次评选持不同看法。本刊本期发表的两篇文章,意在活跃新闻摄影界的讨论、研究,以促进新闻摄影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6.
两会报道,称得上中国新闻界一个传统的而又竞争十分激烈的报道领域。也正因如此,两会报道很能展示中国新闻的特色,它历年来的发展变化无疑是中国新闻界的一行改革与前进的足迹。今年召开的七届人大、政协五次会议,正处在党和政府决心加大改革力度的关键历史时期。在这特别的早春时节,改革中的新闻界会给推动改革的两会写下怎样一笔?  相似文献   

7.
什么样的报道是深度报道它从内容到形式与其他新闻形式有何区别这也是新闻界在不断探讨的一个问题。从深度报道的内涵上来划分,"深"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五个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三大以其更加开放的崭新面貌让全世界瞩目,而十三大报道则以其更加开放、更具透明度的特点,给新闻界带来一股强劲新风。新闻界不能再以旧有的步履行进了,改革的实践正在推动新闻界进行大胆改革。新闻工作者在认真思考怎样体现“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怎样更新新闻观念?新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党在新闻工作中的领导作用怎样才能得到更好发挥? 为了加快新闻改革,广泛听取新闻工作者对改革的意见和要求,1987年11月26日至  相似文献   

9.
关于深度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叫深度报道在西方,“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大同小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深度报道在西方崛起。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李普曼。他的专栏文章总是告诉读者“已经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意味着什么?”因而人们说他“教会了一代美国人如何思考”。在我国,“深度报道”、“述评性新闻”、“政论性新闻”大同小异。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深度报道在我国兴盛。我国新闻界1986年至1988年把深度报道单列成一个品种,参加全国好新闻评选。深度报道有时以消息——述评式消息的形式出现,有电头、导语;标题或一行,或多…  相似文献   

10.
何谓"深度报道"?其概念范畴的内涵和外延又是什么?深度报道是一种报道方式,还是一种新闻写作文体?怎样才能采写出深度报道的精品?自深度报道在我国兴盛以来,围绕它的这些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为此,笔者翻阅了十多年来出版的新闻书籍和期刊,现将有关"深度报道"的问题综述如下,供大家进一步学习和探讨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第八届(1986年)全国好新闻评选已于5月23日在上海揭晓。入选的231篇(组)好新闻作品,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这是我们新闻界和广大读者关心的问题。全国好新闻评选,一直强调在内容上突出改革,在写作上突出创新。因为,没有创新就不会有发展,要发展就必须创新,这关系到评选的方向问  相似文献   

12.
1996年度河北省新闻奖评选工作结束后,承德日报认认真真地向全体编采人员传达评比情况,传达省记协主席林放同志的讲话,紧密联系实际,在编辑部开展了“学比查定”活动,力争在新闻写作质量上实现新的突破。 首先,领导上重视,真正做到认识上提高,工作上到位。由参加评选的同志详细地向社长、总编汇报全省新闻奖评选情况及稿件特点和本报作品存在的问题,结合领导  相似文献   

13.
深度报道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活跃在美国新闻界的重要新闻写作理论,后来传播到英、法、日等国家,在指导新闻实践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深度报道理论传入我国,对促进我国新闻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深度报道理论的提出 从20世纪初叶开始,客观报道理论所确立的客观、迅速、将新闻报道与意见写作分开的报道原则,成了西方新  相似文献   

14.
经济报道,已经成为我们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我国已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经济报道的重要性,早已被大家公认。怎样改革和改进经济报道,是新闻界议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它是广大读者关心的事情。我这里只想谈这中间的一个问题,即提倡多写“社会经济新闻”。什么是社会新闻?就字面来说,很难下定义。因为一切新闻都有其社会性,没有社会性则很难成为新闻。从这种意义上说,一切新闻都是社会新闻。但它有个约定俗成的涵义。在旧中国,在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新闻主要是指社会上发生的反常事件,趣味性事件以及其他难登大雅之堂事件的报道。因此,“社会新闻”在50年代后期,在我国曾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我国新闻界出现了一个时髦的字眼:“透明度”。提高新闻透明度已经成为新闻同行的热门话题。怎样理解新闻的透明度,怎样提高新闻的透明度?本文谈一点不成熟的意见。何谓新闻的透明度?敝人一孔之见,“透明度”者,公开性、开放性之谓也。换言之,即是新闻的公开程度或者开放程度。透明度的提出,既是新闻界自身改革的成果,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而且归根结底是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产物。“文革”中,新闻报道基本上无  相似文献   

16.
认为“协商对话”是十三大赋予我国新闻界的一项特殊任务,也是新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出台,新闻改革怎么办?这是党的十三大后首都新闻界在学习赵紫阳同志的政治报告,落实十三大精神中所共同思考的问题。在11月17日首都新闻学会举行的学术讨论会上,大家就这个问题展开了探讨。胡绩伟等同志做了中心发言。  相似文献   

17.
长时期来,新闻界有些同志认为,写新闻(指消息)只能是倒金字塔式。就是说,把重要的事实写在前面,次要的写在后面,并认为这是新闻写作的规律,不许违反。近几年,有些同志反对这种观点,提出借助散文笔法写新闻,认为新闻应该向自由活泼的散文式的方向发展。从而引起了争论。这个争论开展得好。它活跃了新闻界关于文体和结构问题的学术空气,有利于促进新闻形式的丰  相似文献   

18.
新闻作品同文学作品在质上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写作不需要文学,同样是描述事实,为什么有些新闻作品生动感人,令人回味无穷;而有些则枯燥无味,形同嚼蜡?笔者以为,在内容真实可靠的前提下,新闻写作借鉴文学手法是很有必要的.早在1982年,穆青同志就提出"新闻报道形式和结构应向自由的活泼的散文式的方向发展"的主张.随着时代的进步,新闻事业的发展和受众已对固有的新闻表现形式不满足,穆青同志这一主张越来越显示出其现实意义.观察身边的报刊、广播和电视就不难发现,新闻界正悄然走出诸如"导语、背景、主体、结尾"之类的传统方式,努力探寻一条更加灵活、更有潜力的新闻写作路子.  相似文献   

19.
用什么标准对新闻作品作全面评价?在历次好新闻评选中,均以习仲勋同志提出的“真、短、快、活、强”五字为依据。但是,新闻作品是一种精神产品,要对某一作品作出正确评价,较之评价物质产品要复杂得多,而且受参加评选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评定的结论不可避免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因此究竟怎样科学地评价新闻作品,还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探求的课题。下面,笔者结合今年参加全省报纸好新闻评选的实践,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新闻改革的问题提出以后,新闻界出现了十分活跃的局面。一些同志认为,新闻改革要从改革新闻入手,报面的新闻条数要多,使新闻能在报纸的版面上占主导地位。也有些同志认为,新闻改革应从改进宣传入手,重点要放在报道内容上。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要在抓典型和人物报道上多下功夫。这些都是在实践中得到了证明的很好的意见。问世不久的《经济日报》十分重视上述意见,他们利用典型事件组织连续报道,在新闻改革上进行了一次可喜的尝试。《经济日报》创刊以来进行了一系列的连续报道,如:关于北京和郑州两个照相机厂的对比连续报道,关于新型运鸭车的连续报道,关于电子分色机和双城堡车站野蛮装卸问题的连续报道,等等。其中最成功的是关于保定市一轻局分房问题的连续报道。这次连续报道,在指导思想、报道内容、报道形式和报道作风上都不乏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