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激发学数学的兴趣。在课内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应从阅读数学课本开始。数学课本是专家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依据学生学习心理状态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学习内容,适时提出数学阅读的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和习惯。课上在教师指导下有要求、有检查地阅读数学课本,也是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培养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对于一些关键性  相似文献   

2.
穆玲数学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大纲要求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对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已具有了一定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作铺垫。因此要教会学生会学,首先要教会学生掌握阅读教材内容的方法,克服学数学不看课本的不良习惯,才能...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所以,自学离不开阅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自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他们认识事物掌握知识的第一个环节.本文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落实数学文本阅读和交给学生阅读方法三方面入手,探讨了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为学生探求知识指明方向,使学生逐渐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学习。指导看书,教给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抓好这一环...  相似文献   

5.
张秀梅 《成才之路》2012,(34):42-43
众所周知,未来的社会高度发展,瞬息万变,这决定了未来人不仅鬻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功底,更需要他们有较强的自学功底从事终身学习。而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教会学生自学的重头戏就是教会学生阅读。数学教育重视数学阅读,重视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本人结合小学生数学阅读的现状与自身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对课本阅读进行有效训练,提供丰富的数学课外阅读素材,提高学习兴趣:规划阅读类型,提高阅读效率: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数学阅读方法,提高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 :“授人以鱼 ,只供一餐所需 ;而给人以渔 ,终身受用不尽。”国内外许多学者也一致认为 :“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 ,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 ,自己不会钻研问题和没有预习能力的人。”因此 ,数学教学不应仅仅停留于向学生灌输现成的数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数学的方法 ,培养自学能力 ,让学生学会学习 ,这是数学课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下面笔者浅谈学法指导的几点做法。一、编拟导学提纲 ,教给自学方法数学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重视发挥教材的作用 ,教给学生看书自学的方法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根据…  相似文献   

7.
数学学习离不开数学阅读。教师深入把握数学阅读的特点,挖掘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与技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还要有计划、有策略地教会学生数学阅读,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数学文本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教师设计课外阅读导学案,以导促阅读,提供一些展示平台,学生的数学阅读将会更精彩。  相似文献   

8.
<正>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责任不只是传授现成的知识,同时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学。教师在教学数学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看课本例题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使学生形成独立获取知识、掌握技能这一最基本的学习能力。但长期以来小学生看课本例题往往被教师忽略,造成学生喜欢听老师讲,不愿看书,也不会看书。而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严格的序列化的培养训练。下面就这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责任不只是传授现成的知识,同时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学。因此教师在教学数学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看课本例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形成独立获取知识、掌握技能这一最基本的学习能力。但长期以来小学生看  相似文献   

10.
梁丽芬 《教师》2010,(6):83-84
阅读理解题是近几年来中考数学的常见题型,而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根本在于落实数学课本的阅读.本文从激发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兴趣。使学生掌握阅读课本内容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方面谈利用课本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代金凤 《新疆教育》2012,(17):31-31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呢?①应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爱学数学;②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数学;③培养良好的习惯,使学生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的目标是要改革过分注重传承知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强调课程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教会学生自己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便成新课改面临的迫切任务之一,而自学能力的培养无疑要从阅读课本做起,因为课本是学习的依据,是基础知识的源泉,是学习方法的指导,所以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教学二题     
为了培养合格的小学、幼儿园教师,根据笔者在数学教学中的体会,中师的教学必须重视两个问题。一、要教会学生会学现代教学的任务,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学到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会怎样学习”,使学生善于自己补充知识,增强能力。因此,教师应把“教会学习”、“教会使用一个人终身都靠它来掌握知识的那种工具”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怎样教学生学习?主要是教给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必须从指导学生阅读开始,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读书方法概括起来有三——粗读、细读、精读。粗读就是把  相似文献   

14.
张庆丽 《中国教育学刊》2023,(S2):123-125+128
目前初中学生的物理阅读能力较为薄弱,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好课本,教会学生阅读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初中物理教师应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如下: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意识,课上创造阅读条件;重视课本阅读指导,逐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通过预习指导,培养学生阅读课本习惯,促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给予学生展示机会,以评价促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内在兴趣;复习型阅读,充分利用课本,培养自主复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阅读能力是最为重要的自主学习能力之一,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其阅读理解的能力也相应较强,特别是在自主阅读数学概念的过程中,对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更为精确,其自学能力也比较容易迁移到其他学科。这一事实说明,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概念的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我们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把教给学生阅读数学概念的方法和步骤作为教会学生阅读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掌握新技术、学习新科学,数学课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要教会学生课本中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分析问题,怎样解决问题,即通过数学教学,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授之"鱼"不如授以"渔",是说我们教育者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掌握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下面,就具体谈谈低年级学生应具备哪些基本的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必须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一套实用的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一、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对于识字不多、思考能力有限的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应采取在教师指导下讲解和阅读相结合的办法。首先要帮助他们初步了解数学课的特点,知道数学课要学习哪些知识,看数学课本的插图时要看清、数准图上各种物品的个数。接着教他们学会有顺序地阅读教科书,即要从上到下、从左往右地看,要学会先整体后部分地看。  相似文献   

19.
邱德英 《家教世界》2013,(9X):71-71
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就是教给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数学教材、数学课外读物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从而使学生的数学阅读意识得到增强,数学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李玉华 《甘肃教育》2000,(10):25-25
数学课本是数学教师的教学之本,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依据。在小学阶段,重视学生阅读数学课本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受益“终身”。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教给预习方法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在预习时应逐步教给学生一些阅读课本的方法。课前可先布置一些预习作业,要求学生结合阅读新课内容尝试做几道习题,了解新课将要讲哪些内容,什么地方自己不懂,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听课效率。有些内容的预习可以出一些归纳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